06.14 重遊北京後海古玩市場

我最早逛地攤搞收藏,是在後海,大概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所以,後海常常令我魂牽夢繞。

重遊北京後海古玩市場


為了幫助我回憶當年逛後海地攤的往事,2000年,一天,我重遊了宋慶齡故居、銀錠橋、郭沫若故居以及荷花市場。當時的文物地攤就在這塊兒區域,在公安、文物部門等所謂管理者們的驅趕下,追追跑跑地轉悠。

重遊後海,別有一番情愫在心頭。

我們沿著當年我逛地攤的路線,從德勝門內大街南行,路旁的大雜院似乎還是許多年前的樣子,有些陳舊、有些擁擠,兩邊成行的槐樹已然凋零。我們左轉向東前進,不多會兒到了“宋慶齡故居”,這裡與我腦海中的記憶一模一樣。

重遊北京後海古玩市場


故居對面的水面如今已結上厚厚的冰,岸邊的垂楊柳已失去春夏季節的風姿。這時,天空飄起細密的雪花,使得這個冬日顯得有些寒冷。但我們興致盎然,步行片刻,到了銀錠橋,這裡依舊那麼熱鬧,人來人往、川流不息,不同的是衚衕兩邊多了許多現代氣息的酒吧、咖啡廳。聽街旁老人說,這裡的晚上熱鬧得很……

我們途經郭沫若先生的故居,到了位於北海後門的荷花市場,這裡就是當年有鐵皮房的古玩店鋪和幾家花鳥魚店,旁邊有幾個不大的土堆,除了那個寫有“荷花市場”的紅牌坊還有當年的印記外,其它的已和我當年的記憶相去甚遠。年輕一些的人,都不知道當年這裡曾是改革開放後北京最早的古玩市場,他們對這裡的感覺,恐怕就僅僅是“北京著名的酒吧街”,是“小資”們的樂園……

重遊北京後海古玩市場


我們轉了一圈,又回到銀錠橋,有“立地一望而大驚”(明崇楨帝曾在此感嘆景色之美)之感。我不禁感慨時代的變遷,在這個越來越模式化的時代,古玩和古玩市場,會不會也像這條古玩街一樣慢慢地消失?!

重遊北京後海古玩市場

​​(內容載散文集《潘家園》)

重遊北京後海古玩市場


[王金昌 ] 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