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小米8和小米8SE上手體驗,更期待mix3了

週末小米之家人頭攢動,而大部分人群都聚集在同一塊展臺,是的,這就是小米8&小米8SE的展臺,小編擠過人群,終於體驗到了小米8真機。

小米8和小米8SE上手體驗,更期待mix3了

渲染圖顏值很不錯

外形設計

小米的外形保留了家族設計的延續性,後背採用和小米6相似的四曲面玻璃,只是由於後置指紋,小米8要多一個開孔,相信有不少米粉會因為這點而更期待前置指紋識別的小米8透明探索版。不同於小米6的不鏽鋼中框,小米8採用了7系鋁合金,重量上要比小米6輕了些許,而且玻璃和鋁合金的過渡非常順滑,看來小米在玩玻璃材質上確實有了些心得,這點要給好評。

小米8和小米8SE上手體驗,更期待mix3了

後殼圓潤,與鋁合金過度自然,手感很不錯

小米8的四邊R形倒角弧度很大,機身看起來更加圓潤,配合豎排雙攝,如果忽略後置指紋識別,看起來真的有點像iPhoneX,屏幕能夠貼合四周的R形倒角,讓整個機子看起來很協調,只是邊框並不能算窄了,還有進步空間。看來第一次用上superamoled屏幕,小米在屏幕整合工藝上還需要探索。

小米8和小米8SE上手體驗,更期待mix3了

邊框不算粗,但在旗艦機裡比較一般

整體而言,圓潤的手感,比我的紅米note5還小一圈的機身,讓我給小米8的整體外形留下不少好印象。

屏幕

小米終於用上了三星的屏幕,在之前的小米note2上,小米曾經在LG的oled屏幕上翻過車,note2的屏幕問題不少,而且產能也有瓶頸,導致note2當時挺叫座,可偏偏沒貨。如今的小米8的這塊屏幕,是很難挑出大毛病的,明明可以很濃豔的oled屏,被小米調教出了與LCD屏相似的觀感,相信不少機友會給好評,起碼從LCD屏過度過來的用戶,會更容易適應。

小米8和小米8SE上手體驗,更期待mix3了

屏幕的調教很接近LCD屏,作為前LCD用戶給好評

不得不提一下這劉海,小編真的不喜歡劉海屏,尤其不喜歡安卓陣營東施效顰的劉海屏。iPhone X採用的劉海設計,是為了在手機額頭塞入8個的傳感器,來實現3D結構光的人臉識別,無論從安全性還是使用便捷性上來說,都是滿滿的黑科技,而且,iPhoneX沒有下巴,iPhoneX沒有下巴,iPhoneX沒有下巴。

小米8和小米8SE上手體驗,更期待mix3了

開了劉海,很像iPhoneX

小米8和小米8SE上手體驗,更期待mix3了

但我還是決定關閉劉海

再看看現在的安卓陣營,就放了攝像頭、距離傳感器等少數元器件,就強行給手機開了個劉海,最關鍵的是,安卓陣營的屏幕基本都保留下巴。為了強行隨iPhoneX的大流,設計師們都放棄審美了嗎?!

不過小米6探索版集成了3D結構光,這個劉海我能忍了。

功能

讓小編比較驚訝的是,小米8居然沒有配備紅外,在過去的數字旗艦裡,基本都標配紅外傳感器的,而且小米的低端機幾乎全覆蓋紅外傳感器,但小米8這款旗艦卻沒有。如果說劉海屏的手機結構設計不允許添加紅外,但屏幕更小的小米8SE卻是有紅外的,所以這點很讓人費解。

小米8和小米8SE上手體驗,更期待mix3了

小米8SE是有紅外的

另外小米8雖然是玻璃機身,卻沒有配備無線充電,不過能把驍龍845賣到2699,這點真能忍。最後小米8沒有3.5mm耳機孔,從小米6開始,小米逐漸在中高端手機中去除耳機孔了,而且藍牙耳機目前的體驗也不錯,雖然滿足不了音質發燒友們的需求,但也提供了一個type-C轉audio的轉接頭。

體驗感想

小米8起步價2699,且是6+64的配置,這應該是目前最便宜的驍龍845旗艦了,小米能夠堅守性價比,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另一方面,小米推出了透明探索版,加入了屏下指紋識別和3D結構光,總算是保留了科技公司不斷探索黑科技的優秀傳統。我個人更願意選擇透明探索版。

小米8和小米8SE上手體驗,更期待mix3了

小米8探索版,炫酷外觀 屏下指紋 faceID,心動

最後談談劉海設計,安卓陣營自一開始,就有著難以去除的媚俗,在ID設計上儘可能往iPhone靠近的媚俗。當時小米mix橫空出世,引領了一波全面屏風潮,讓我對小米著實刮目相看。可是小米8又迴歸了媚俗,這應該是能保證銷量的最穩的選擇吧。

期待小米mix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