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雕刻這樣才更完美,進來你就知道!

嗨,朋友們!小編又回來了,今天來談一談玉雕中最重要的部分,創作與工藝。中國玉文化有著經久不衰的獨特魅力,在世界文化中卓爾不群,其中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即玉被人格化、道德化了。做玉先做人,做人先學習尊重,尊重傳統,尊重文化,尊重玉。其實,琢玉是一種修煉,修煉深層的靜謐。心無旁鶩的心態。

雕刻這樣才更完美,進來你就知道!

原材料要求

玉器在設計時,一定要遵循“因材施藝”的原則,根據具體的玉石造型、色彩和玉的溼潤的質感來結合創作的題材,進行構思、創作。玉雕是以玉石為原料的工藝品,要雕刻出優秀的作品,用料是關鍵。只有合理用料,才可雕刻出精品佳作。而玉石原料是有特性的,它的特性是形狀各異,大小不一,顏色是天然形成的,什麼顏色都會出現,且表裡不一,多有變化。玉石的這些特性,決定玉雕創作和設計的基本原則就是合理用料,因材施藝。

雕刻這樣才更完美,進來你就知道!

創作一定要神、形結合

從玉器人物產品的整體性來看,神和形是統一的兩個方面,如果它們之間不能融合為一體,那麼在藝術上就可能是流於形式的東西。

形:就是指選擇的題材、構圖、造型,一個作品的舒適程度還是拿形。

神:就是指人物的情節,包括人的喜、怒、哀、樂、驚、恐、思、愁等表情,及傳達的思想感情,還包括創作者的感情和智慧,這樣才能充分表現出人物的主題。

在形與神的塑造上,玉器表現藝術和表演藝術不同,玉雕人物的塑造是通過抓住人物故事情節發展過程中,瞬間的動態和形象,用特定的構思和造型表現出人物的故事情節,以及人物的內心世界來傳達給欣賞者,給人們以藝術的享受。從這方面來看,就要求創作者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豐富自己的經驗積累,要有創新探索的思想,這樣才能創作出神、形兼備的藝術作品。

雕刻這樣才更完美,進來你就知道!

人物動態衣紋的處理

上面談到“神依形而傳,形賴神而顯”,那麼,人物的服飾衣紋的處理,就是“神依形而傳”,人物的身份、動態、造型都要通過服飾這個“形”來傳達。

在很大程度上,衣紋的動靜、剛柔、曲直、層次、疏密、高低、鬆緊、厚薄、寬窄、大小、長短、深淺、繁簡、虛實、聚散、強弱、面與線等關係的相互結合來表現人物的神態。在傳統的人物服飾衣紋的處理中,一般過於強調用衣紋的摺疊變化來反映人物的形體來體現人物的性格。衣紋要符合人物的形體動態,要考慮衣紋的風向和轉折變化及服飾的處理,它是於人物的形體是不可分割的,在服飾衣紋上的處理,要做到衣紋的飄逸自然和流暢,符合人物的肢體形態和性格特徵,體現人體之美感。

雕刻這樣才更完美,進來你就知道!

地藏王

人物開臉與手的處理

在人物產品中,臉和手顯得十分重要,是整個產品的靈魂,同時,由於題材的廣泛,就是熟悉各種人物的臉、手的造型特點注重人物面部表情變化,結構比例,善於強調面部肌肉與骨骼的刻畫,以怒目圓睜,滿目悲悵,眉頭緊鎖,和顏悅色,兩眼似閉,一睜一閉,動靜結合,給人有一種咄咄逼人之感。

手的創作表現也是非常複雜的,俗話說:“畫人難畫手,雕刻難雕手”,手在人物造型中屬於第二表情。所以手的表情在人物中起到相關重要性,個人認為要具備三個要領:

(一)手勢動態要符合人物內在思想感情的支配表現。

(二)手勢動態要符合人物形體動態以及面部的協調性。

(三)要熟悉並掌握不同人物手的造型和變化。

與此同時,在創作觀音、仕女、佛像、孩童的手勢所形成的風格:

雕刻這樣才更完美,進來你就知道!

(一)觀音手——手背豐滿圓潤,十指飽滿如嫩蔥,柔和纖細自然。

雕刻這樣才更完美,進來你就知道!

(二)仕女手-——成“蘭花手”,十指尖尖圓潤飽滿,細長纖柔之美。

雕刻這樣才更完美,進來你就知道!

(三)佛像手——厚實寬大,體現佛家的仁慈。

雕刻這樣才更完美,進來你就知道!

(四)孩童手——稚拙圓潤,可愛充滿天真的氣息。

手形手勢的刻畫是人物的內在感情和意向輔助手段的表現,所以在人物製作過程中,手的動勢和麵部表情與體態要相互吻合,達到協調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