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為愛犧牲的女人下場如何?

想解決遇到的情感困擾,請移步諮詢微信(ID:ziwohm)

今天早上看到林依晨發微博慶祝結婚三週年紀念日,照片中的她笑容燦爛。

為愛犧牲的女人下場如何?

在2014年的今天,林依晨與她的圈外男友林於超在臺北舉辦婚宴。

可結婚三年來,林依晨為了避免丈夫受到媒體打擾,一直很少秀恩愛。

以至於有網友發出疑問:都結婚三週年了?她啥時候結的婚啊?

我不免想起與她完全相反,總是瘋狂秀恩愛的兩位女明星:伊能靜和包文婧。

包文婧和包貝爾在一起戀愛的第一年就逼婚,一直逼了十年才終於成功。

她在愛情中是沒有自我的。

她把自己全身心奉獻給了她的丈夫,她緊緊地依附在包貝爾身上,完全不能承受失去包貝爾的後果。

一方面,她對丈夫盲目崇拜,一方面,她不斷自我矮化。

這使她總活在一種不安全感和過度索求關注的狀態中,因此她需要時時刻刻地秀恩愛來保障心中的安全感。

為愛犧牲的女人下場如何?

她在節目上說過自己的瘋狂行徑:

包貝爾紅了之後她很擔心他離開她,這種擔憂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強迫症,以至於她每天要問他一遍“老公你還愛我嗎?”

她還曾經翻老公的手機,把看起來像是女性的聯繫人都刪掉。

為愛犧牲的女人下場如何?

伊能靜則是另一種狀態。

她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婚姻有絲毫的不幸福,一旦有人質疑,秀恩愛就成為了她最好的反擊手段。

曾經有網友看過她在節目中談論婚姻後,覺得她並不幸福,於是發微博表示同情,被她寫長文駁回。

這就是伊能靜。

我曾經看過她寫的自傳,她是那種願意為了變強吃很多苦的女人。

在這個過程中,她難免會受到很多委屈,但她卻從不願意洩露分毫,因為擔心會被人發現她的弱點,所以她選擇不承認。

但越是這樣的人,越會對親密關係有高要求。

她經歷過很多苦,所以格外渴求親密關係中的理解與接納。

當她面對秦昊時,她會想到她和秦昊的年齡差,她曾經的婚姻經歷,她和前夫的孩子……這一切的一切都令她非常沒有安全感。

面對她的憂慮,秦昊不會安慰她,而是硬邦邦地說:“你有病要去看醫生,我是來找老婆的,我不是心理醫生,不是來拯救誰的。”

為愛犧牲的女人下場如何?

最後她總結,是這樣的秦昊讓她成長了。

多麼伊能靜式的回答。

但在我看來,她未免太孤獨了,孤獨到要憑藉著不斷責怪自己、反省自己,才能說服自己,她的婚姻完美無缺。

看到生活條件遠比常人要好的女明星們,尚且會在婚姻中遇到重重困難,我很鬱悶:

婚姻對女人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婚姻?

美國PEW研究中心在2010年曾調查過人們為什麼要結婚,數據顯示:

93%的人說因為愛情,87%的人說渴望終身承諾,81%的人希望有陪伴,59%的人為了生孩子和養育孩子,只有31%的人說是為了經濟保障。

這是美國的數據,但我想,中國社會背景下的夫妻應該可以加一條理由:

結婚是出於某種“我到了這個年齡應該要結婚了”的考慮。

看上去大部分結婚理由都很美好,也很合理,唯一的問題是,結婚的理由總與現實婚姻有些出入。

1、結婚了也可以離婚

那本紅色證書給了我們一個錯覺:結婚了,我們就有義務,也有能力去捍衛婚姻。

但那些每天想著怎麼防備小三、怎麼綁住丈夫的妻子們,真的是在捍衛她們的婚姻嗎?

還是說,她們只是在安撫自己的恐懼?

對家庭投入太多的女性最後往往容易失去自信。

她們總是覺得丈夫比自己更有吸引力,這種擔憂又會令女性進一步失去自信,矮化自己,完全圍繞著伴侶的審美與評價改造自己,最後完全失去自己個人的性格。

為愛犧牲的女人下場如何?

2、婚姻中的女性需要付出更多勞動

妻子每在家務中勞動17個小時,丈夫則平均勞動了0-2小時。

婚後男性往往保持著和社會的廣泛交往,更有可能提升自己的財富、自我評價、健康;

而女性則往往身兼數職,其中妻職母職更讓女性“囿於晝夜、廚房與愛”。

想想以下場景:

當孩子啼哭時,誰會更主動上前照顧?

下班回家後,誰會更主動去廚房準備食物?

好不容易到了週末,誰會犧牲難得的休息時間去整理家居?

偶爾有了空閒的時間,誰更可能約上三五知己出去聚聚餐?

問題的答案不言自明,這些婚姻中男女雙方的常見現象,正是由我們所知道的婚姻中男女職責的規範所造成的。

3、已婚女性有可能更加孤獨

結婚,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家庭會佔據個人除了工作之外的注意力。

一方面,人們開展社交活動時,會盡量以不影響家庭生活為前提;另一方面,家庭本身的存在,也會促使人們與朋友、社區分離,因為家庭互動本身就滿足了人們的社交需求。

而我說已婚女性也許會更孤獨,因為她們會被家庭佔據更多注意力,從而更多地減少自己和外界的接觸。

最開始這麼做的時候,女性往往是舒適的,但當丈夫與她的互動減少時,孤獨感就可能日益加重,而她的社交圈子已經被她親手砍斷了。

為愛犧牲的女人下場如何?

4、結婚生子令女性壓力增加

已婚男性往往被認為會更可靠更有責任心,而已婚女性則被認為工作中將不會更努力,更上心。

而人們會為了支持這種偏見,則會注意到更多支持這個偏見的證據。

另外,作為男方家庭中的新成員,她需要花費額外的精力去協調家庭中複雜的人際關係。

加上無論丈夫是否參與育兒,身為媽媽的育兒壓力都難以轉移,而爸爸在這方面的壓力就小了很多。

為愛犧牲的女人下場如何?

講到這裡,很多人也許會很絕望,但其實你並不是毫無選擇的。

大部分的婚姻如果按照既定的規則,是很難讓女性幸福的。

比如:

女人應該要找個愛你的男人結婚生子;

女人不需要在事業上那麼拼,你最終的幸福和歸宿還是在家庭;

女人要聽話、順從,做一個好妻子好媽媽……

這就是那些規則告訴你的東西。

當一個女人恰好符合這些規則塑造的形象,人們會稱讚她為人生贏家,會認為她實現了某種理想,她是一個幸福的女人。

但我對此並不贊同,這套規則或許會讓婚姻中的某一方幸福,但應該不是女人。

讓女人幸福的婚姻,必須是違背這套規則的:

你不要去考慮男人喜歡什麼女人,你不考慮迎合男人的偏好,而是站在你自己的立場上考慮,你想要什麼樣的男人;

你不要去考慮你要怎麼當一個好妻子好媽媽,怎麼讓別人認可你,你會想怎麼在家庭裡建立你想要的關係。

你家庭的幸福不需要你犧牲工作,不需要你揹負那些壓力,如果你有伴侶,他憑什麼置身事外?

為愛犧牲的女人下場如何?

這聽起來太自私太爆PU了,但道理多麼簡單:

讓你更接近幸福的,不是被壓抑,而是被滿足;

不是沒得選,而是有很多可選;

不是聽從別人的規則,而是自己做決定。

很多女人會自以為聰明地想,迎合一下沒關係的,只要偽裝一下就可以得到實惠,只要拿下那個男人(或者他的錢包),我就是成功的了。

很多人會覺得那是一條輕鬆的、舒服的路。

不是的。

輕鬆的、舒服的路,就是那條聽起來艱難險阻的獨立之路。

你經濟獨立,你才會活的有底氣;

你人格獨立,你不需要依附他人;

你思想獨立,你不會被陳舊規則洗腦。

你不需要迎合、不需要偽裝,你得到了無須感恩戴德,你失去了也不怨天尤人。

大抵這才是婚姻應該教給女人的規則。

每日甜蜜互動

你最喜歡那對明星夫妻的婚姻?

為愛犧牲的女人下場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