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韓國女團少女時代當初那麼火,為什麼到最後也沒賺多少錢?

韓國女團少女時代當初那麼火,為什麼到最後也沒賺多少錢?

從出道,直到11年末,少時僅僅在唱片、音源上面的銷售額就有將近700億,算4億人民幣,算做總共能分到8%=3200萬,均分,350萬人民幣每人。

其次,截止到11年差不多60多支廣告,有個人有團體,有2億的炸雞,有70億的Intel,有人多有人少,總值粗估為500億,畢竟這時候她們剛到身價巔峰。

藝人拿40%就是200億韓元,1.2億人民幣。

允兒自己3千萬沒問題,泰西一人1500萬,孝淵sunny500萬,其餘人均分。

哪怕只算中間值,一人平均1300萬。

韓國女團少女時代當初那麼火,為什麼到最後也沒賺多少錢?

然後,大大小小的商演,這個沒法統計,只能根據SM的報表單項硬猜,但是SM始終都有子公司、海外公司利益輸送和報稅等方面的問題,商演又歷來貓膩多,沒法算清楚。

她們一場商演視出席人數,2萬人民幣到50萬人民幣不等,這麼多年跑過多少場子?

往死裡壓,就算她們跑到11年,每人賺650萬人民幣好了,這個數字絕對可以有。

韓國女團少女時代當初那麼火,為什麼到最後也沒賺多少錢?

以上僅僅是本土數據,並且未計算演唱會。

換言之,截止11年底,賺最少的金孝淵至少有1500萬人民幣收入,最多的林允兒可以近億,中位數2300萬。

然後這部分收入會扣稅,會有較高的必要支出,所以11年徐賢買房子時有貸款是正常的,因為有很多錢沒有結算,到12年爆出來的時候就已還完。

樓下有個哥們查的消息可能不對,西卡、徐賢是11年買的房子,Yuri也是,我印象裡是12年看到的韓網消息。

然後帕尼家沒什麼錢,帕尼早年親自說過。她父親的生意是因為她才搞起來的概率很大,少時登頂以後,啟動資金是一方面,她父親在美籍韓裔圈子裡肯定會有地位上的提升,可以帶來不少機會。

韓國女團少女時代當初那麼火,為什麼到最後也沒賺多少錢?

西卡家裡就是普通中產,父親是個不算太成功的拳擊手,所以她比較缺乏安全感,看到機會就去搞品牌了。

徐賢家裡比較好一點,Yuri完全就是赤貧,sunny父親的SW公司曾經破產過。

林允兒父親是哪個區的公務員,科級到副處。

真有錢的就一個劇毒,父親是大宇的中層經理,祖父是建築公司老闆,同樣背靠大宇,後期兩口子應該是在做教會的金融業務。

韓國女團少女時代當初那麼火,為什麼到最後也沒賺多少錢?

接下來的才是收入大頭。

截止14年改簽合同之前,少時在日本總共銷售大概129億日元,僅僅是唱片及配信。

這部分收入少時最多能拿到40%,最少25%,按中間值算。

7.5億人民幣拿2億,9人均分,一人2000萬。

演唱會及周邊沒有具體數字,此時動員大概在80w+,每場周邊基本全空,單人看con買全周邊消費1w人民幣上下,低可低至2K人民幣,高可高達2w,均價算1w的話就是80億人民幣。

韓國女團少女時代當初那麼火,為什麼到最後也沒賺多少錢?

最高可以拿到5成,最低2成,往少裡算,稅前每人2億+

海外廣告像金泰妍那種1300萬人民幣的是個例,不予計算。

海外影視像林允兒那種2000萬+的同樣是個例,不算。

到14年,收入少的2億,收入高的5億,扣完稅、去掉必要花銷,5千萬到2億5千萬現金比較合理。

14年鄭秀妍敢投資小除號,沒有5KW現金絕對不可能,那時她還沒有結算14年工資,所以數字基本對得上,只會高不會低。

15年,泰妍光靠唱片和音源單獨賺1KW+。

韓國女團少女時代當初那麼火,為什麼到最後也沒賺多少錢?

15、16、17三年巡演動員45萬左右,再加上個人活動多,分成比例夠高,泰允至少有上億收入,孝淵sunny可能不超過5KW,差別應該挺大的。

不過以sunny那種性格,能在節目裡說出“錢已經夠花一輩子”,那恐怕是真的不少,畢竟她們的消費水平擺在那裡,吃吃喝喝就是國內“中產”一年的工資,那會應該是15年。

韓國女團少女時代當初那麼火,為什麼到最後也沒賺多少錢?

或者換種算法,按新聞裡爆出來的2013年平均每人1300萬團體分成來算,13年正好是中間年,乘以10年,1.3億收入。

爆出來的只會少不可能多,而且僅僅是團體……總而言之,沒投資基本就是億級,有投資那就難說。

房子未必只有爆出來那一套,至於車,韓國社會對明星很苛刻,沒必要買太貴的車。

韓國女團少女時代當初那麼火,為什麼到最後也沒賺多少錢?

有些人挺沒概念的,在國內,北上廣,不考慮土著、父母支持,白手起家、無貸款的情況下,養一套1500萬的豪宅+總價500萬的車是個什麼概念?

消費水平在一年100萬以上。

莫非你以為人家出門加93號汽油,一次加200?

化妝品用大寶sod蜜?

一件衣服穿好幾年?

十天半個月下一次館子,請客戶吃麻辣燙?

自己打掃衛生?

韓國女團少女時代當初那麼火,為什麼到最後也沒賺多少錢?

阿泰比較宅不好說,允兒一年消費的咖啡低於5萬我以後不喝咖啡,一杯均價50,進組請一次客就是上百杯。

整體而言,黃金期分成少,等到合同寬鬆以後,銷量音源廣告都不再那麼爆炸,甚至巡演都要給個人發展讓路,只能說,韓女團確實難賺錢。

以她們的火爆程度,影響力橫掃亞洲,持有韓團最多最貴的代言,韓女團最多的動員,日本市場僅次於東神的銷售額,出道10年賺不到10個億,簡直給明星丟人。

韓國女團少女時代當初那麼火,為什麼到最後也沒賺多少錢?

明星掙錢容易,但能好好地存個錢也不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