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上市公司大股東為何扎堆減持

上市公司大股東為何扎堆減持

(新華社/圖)

如果大股東創造的價值少,而獲得的回報太多,這是獎劣罰優。誰還會好好做實業?這樣的市場激勵機制必定是錯誤的,減持制度必須改良。

中國股市冰火兩重天,一邊是上證指數守不住2700,有出動“保險隊”救市,另一邊是大股東套現。

《華夏時報》通過中信證券客戶端統計,截至2018年8月16日,A股市場共計有990份上市股東減持計劃等待實施,近700只個股股東擬通過大宗交易、集中競價、協議轉讓等方式減持手中股份,其中176份減持計劃擬拋售公司總股本5%以上股份。

上市公司大股東為什麼要減持?

三個原因:

一,大股東不想幹了,套現休息養老。

二,大股東判斷股價太高,不如高位套現低位買入。另外有些大股東判斷,公司經營不下去,不如套現走人,這種情況容易出現清倉式減持。

三,股東有新的投資意向,套現之後進行新投資。

公司大股東減持的戲法

我們來看看幾家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

2017年1月20日,誠邁科技登陸創業板,開盤股價11.43元,扶搖直上最高漲到71.73元。

2018年2月,同時解禁的5個股東,位列誠邁科技前10大股東,4個股東清倉式減持。

有的公司大玩減持、增持戲法。

三夫戶外就是一例,深圳交易所披露的數據顯示,從2016年12月20日至2017年8月31日,公司5位董監高及其關聯人通過大宗及競價交易共進行了12次減持,合計減持248.7萬股,累計套現超1.01億元。

2018年2月6日推出2000萬元高管增持計劃,其中有人未完成全部增持承諾,深交所對三夫戶外高管趙棟偉發出監管函。

甚至還有坑自家人,讓大股東減持的。2017年6月,東方金鈺呼籲員工增持公司的股票,併為其兜底。控股股東卻在大手筆減持,連自家人都坑,員工成為接盤俠。這是怎樣的一朵奇葩公司?

糟糕的是,大股東熱衷於套現的公司,通常業績下降,庫存上升。還有的上市公司已經淪落成為仙股,大股東套現居然毫不手軟。可見,股票價格不管多低,對於這些大股東來說,套現就有利可圖。

2018年6月22日,中弘股份最低跌到每股0.99元,到8月15日,再度進入仙股之旅。這家公司負債累累,截止到2018年6月19日,公司及下屬控股子公司累計逾期債務本息合計金額已經超過35億元,全部為各類借款。更要命的是,居然因為財務造假被安徽證監局立案調查。

公司曾經想定增,定增失敗後,重要股東啟動大手筆減持。

“仙股”*ST海潤更不必說,大股東幾年前就進行了瘋狂的減持套現,實際控制人易主,易主後再減持。為了讓減持價格維持在高位,公司鉅虧時還推出高送轉。

套現無外乎股東回收資金,大筆數倍的回收資金,什麼市場也受不了。

限售股解禁

限售股解禁期結束減持是減持的一種。界面新聞曾經統計,從2016年12月到2017年2月,兩月限售規模合計8000多億元,限售股解禁之後,價格跌跌不休。

從各時點來看,5日個股平均累計收益為-0.69%,10日個股平均累計收益為-1.55%,20日個股平均累計收益為-1.58%。這一趨勢在去掉大盤的影響因素後更為明顯。5日個股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為-0.60%,10日個股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為-1.58%,20日個股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為-2.49%。

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大規模減持,會發生系統性定價錯誤。股票供給量猛增,價格必然下行。大股東減持越多,市場越惶恐,定價錯誤越明顯。這表現在公司解禁之前股價穩定,套現後股價下跌。

如果大股東減持就是為了割韭菜套現,根本不想考慮公司未來發展,這樣的情況超過30%並且無法懲戒,必定造成酸檸檬市場,A股將大受影響。

有些公司一年利潤幾百萬,幾大股東套現居然高達20多個億,就問問,你的良心不會痛嗎?這樣的市場還有效率嗎?這樣的市場激勵機制必定是錯誤的,大股東創造的價值少,而獲得的回報太多,這是獎劣罰優。誰還會好好做實業?

減持制度必須改良

2017年,是嚴監管之年,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股東減持降溫。當年股東減持金額1844億元,創2014年牛市啟動以後股東年度減持金額新低,淨減持400.9億元,淨減持金額同比降幅高達48%。

Wind數據顯示,2000年以來,二級市場大多數年份重要股東以淨減持為主,2013年至2015年每年淨減持超過千億元,2016年後淨減持規模有所放緩,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分別淨減持929億元、257億元和291億元。

表面上看,減持套現是下降了,融資的貪心沒有變。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去年上市公司通過增發股票,配股,發行可轉債等方式合計融資超1.3萬億元。如果沒有限制,融資、再融資額會上九天攬月。

2017年淨利潤是多少呢?大概在3.3萬億元,同比增長18.37%。看上去還不錯,但有1100多家上市公司購買了1.1萬億的理財產品,其中60%的資金來自於融資募集資金。這是一種資源錯配。

按理說,公司創始人辛苦上市,大股東有的是財務投資者,等著減持套現,投下一個項目,不應該限制減持。

但上述的種種資源錯配、爛公司大減持、市場殭屍化,顯示減持制度必須改良。2017年、2018年減持新規出臺,主要是限制減持比例、增加透明度。

還應該出臺一個至關重要的激勵機制:大股東的減持比例必須與創造的價值對等。如果一家公司的大股東累計創造的營收為1億,那麼減持規模絕不能超過1億,最好以毛利潤作為標尺,衡量這家公司的價值。

話說回來,如果一家公司很有價值不斷分紅,大股東會大規模減持,尤其是清倉式減持嗎?

最瞭解企業的大股東瘋狂減持,你說,這家企業除了殼,還有什麼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