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秋語工坊讓吸毒人員迴歸路更暢通

時逢暑期,位於浙江省平陽縣鰲江鎮的社區戒毒(康復)服務站很熱鬧,它有個文藝的名字——秋語工坊。走進其間,看到鰲江七小的學生正在體驗“吸毒後的你”活動項目,利用高清攝像拍攝參與者正面照,後臺合成“吸毒”後的照片。

吸毒會讓人皮膚鬆垮,眼神呆滯,長期吸毒者皮膚老化及潰瘍嚴重,體驗者通過該項目可以看到吸毒“三年後、五年後、八年後”的自己。

“好恐怖!”“好難看!原來吸毒之後會變成這樣,我以後絕對不吸毒。”學生們對新奇的設備都躍躍欲試,在看到自己“吸毒”後的照片紛紛表示絕對不吸毒。

鰲江鎮禁毒辦主任、秋語工坊負責人黃仙秋向記者介紹說,“對學生的禁毒宣傳教育是我們禁毒工作的一大重點,學生們對生動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喜歡在玩的過程中學東西,我們在秋語工坊的佈置上比較注重體驗感,不僅放了一些毒品的圖片、模型,在進行禁毒知識宣講之外,而且增加了可以互動的項目,包括這個‘吸毒後的你’拍攝體驗、現場播放禁毒微電影等,使他們能在比較輕鬆的過程中瞭解毒品的危害,知道拒絕毒品的一些方法”。

提供幫扶救助

鰲江鎮外來人口眾多,戶籍人口為19萬,常住人口達29萬,轄區範圍較廣,轄區內現有吸毒人員1749人,社區戒毒及康復人員近300人,毒情形勢較為嚴重。

為更好開展禁毒工作,實現從“專業戒管”向“科學戒管、長期服務”的模式轉變,鰲江建立一批社會化的工作服務站,秋語工坊應運而生。

2017年12月,秋語工坊成立,集動態管控、戒毒治療、心理矯治、幫扶救助、就業指導、宣傳教育功能“六位一體”。

半年的運行,已經帶來了一些變化,黃仙秋深有感觸說:“我們之前工作主要就是管理,讓戒毒人員配合尿檢。但事實上情況並不樂觀,因為大家覺得吸毒的事情被別人知道不好,家屬不太配合。現在,我們從觀念上改變了,從單純的管理轉變到更加人性化的關懷,關心戒毒人員的生活、家庭情況,節假日會給他們送去節日慰問。”

作為一個禁毒服務站,秋語工坊不僅是一個禁毒教育基地,也是社區對戒毒人員開展心理疏導的地方,同時更為吸毒人員家屬提供了了互相交流的機會。

秋語工坊的前身是黃仙秋禁毒工作室,2015年創辦,主要負責對戒毒康復人員的上門談心及生活的幫扶救助。5年來,工作室為800人次的吸毒人員提供幫助,黃仙秋因此獲得了浙江省第四屆“最美禁毒人”提名獎。

王某是家中獨生子,父母年邁多病,他吸毒後家境貧苦,向社工表示希望申請低保。

得知情況,黃仙秋馬上到王某家中走訪,和他談心,幫助他重塑通過就業改善生活的信心。

回去後,黃仙秋即幫助王某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並表示她願意做王某的擔保人,保證其不會拿錢去吸毒,並聯系社區負責人開具證明。幾經波折,黃仙秋終於為王某爭取到低保。

王某父母知道後感動地說:“黃主任您人真好,真是謝謝您幫我們這麼多,這混小子一定要好好戒毒好好工作,才能對得起您做的好事啊。”

接下來的日子,王某定期去尿檢,也找到了工作,主動跟黃仙秋彙報自己的情況,還親切地叫一聲“黃姐”。

與黃仙秋一樣,南門社區書記施梅紅也因貼心的工作,贏得了戒毒人員的信任,還獲得了全省禁吸戒毒工作先進個人、優秀人民調解員等榮譽。

南門社區地處鰲江甌南大橋以南延伸至江口碼頭,外來流動人口多,社情複雜。施梅紅擔任社區支部書記幾十年,對轄區吸毒人員底數清、情況明,除了正常持續的幫教工作外,還常以知心阿姨的身份跟他們談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社會活動,還帶領他們參加社區的治安巡邏,在社區兩委的幫助鼓勵下,體驗“助人自助”的快樂,重拾生活信心。

說起施紅梅,鰲江鎮禁毒辦工作人員許輝銘讚不絕口,“目前南門社區108名涉毒人員中,成功戒斷毒癮76人,尿檢率達100%。南門社區的吸毒人員對她很信任,他們現在生活上有什麼事情,都會去跟說施梅紅阿姨講”。

開展心理輔導

記者瞭解到,秋語工坊成立以來,大力發展志願者隊伍及行業協會參與禁毒工作。目前已建成三支隊伍,一支是專門從事心理矯治和預防復吸的專業隊伍;一支是專門從事幫教尿檢的社工隊伍,社工由禁毒辦統一招聘和管理,定期進行培訓;還有一支是開展禁毒宣傳和困難幫扶的志願者隊伍,結對服務對象上百人。

走進秋語工坊,溫馨的佈局、精簡的裝飾、柔和的色調,讓戒毒人員放鬆心情。

除了一些新型的毒品模型,最引人注目的是牆上關於六位專業心理輔導老師的介紹海報,她們是來自吳越社會工作事務所、溫州大學禁毒教育培訓基地的教師、律師、社會工作師、心理諮詢師等。

秋語工坊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專業團隊對涉毒人員開展心理干預和行為矯治服務,根據每個吸毒人員的具體情況,建立一人一檔,並定期開展心理輔導活動。

自成立以來,已有50多名吸毒人員參加了心理輔導和行為治療;輔導專家進家入戶開展家庭修復10多次,提供法律諮詢20多次,舉辦了兩期心理培訓課。

在這裡經常可以看到以下場景:在宣洩室內,社區戒毒人員在發洩情緒;在沙盤室內,戒毒人員通過沙盤遊戲釋放壓力培養自信;在交談室內,心理治療師為社區戒毒人員開展一對一的心理疏導服務。

“我們交談的內容都會保密,你不用擔心。”

“你的情況很多人都有的,不要過分焦慮。”

“我能在什麼地方幫助到你嗎?”

在心理諮詢師溫柔平和、循循善誘的溝通下,社區戒毒員吐露心聲,述說自己的難處和苦惱,有時會和心理諮詢師介紹自己近期的工作生活。

心理諮詢師對來訪者的生活疑惑、實際困難進行悉心解答、開導,同時通過觀察和交流,判斷吸毒對象身心狀況,為他們作出心理評估,並在人員檔案裡記錄下情況。

結束時,心理諮詢師會告知社區戒毒人員下次約談的日期,並提醒他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的事項。

專業心理諮詢使得很多戒毒人員能夠逐漸打開心扉。

許輝銘對記者說:“吸毒者小張患有輕微的抑鬱症,之前我們上門尿檢都不配合,門都不開。第一次來秋語工坊進行心理輔導活動時非常抗拒,老師提問也不願意回答。第二次來輔導時就主動多了,還早早到了秋語工坊等老師,願意主動交流說明自己的情況。”

促使真正迴歸

談及秋語工坊,溫州大學禁毒教育培訓基地主任、吳越社會工作事務所理事長吳之歐告訴記者,“傳統的社區戒毒模式趨向於‘放養式’,主要是因為涉毒人員數量眾多、情況非常複雜,管理難度很大,只能根據進入社區禁毒時間點展開監管。秋語工坊模式是對涉毒人員進行評估篩選,根據個體特徵進行個別化的矯治和幫扶”。

吳之歐認為,對涉毒人員進行分類矯治有其現實必要性,不同人員的個體特徵、吸毒原因、家庭背景、社會危害性、復吸可能性均存在很大差異,唯有對症下藥、有的放矢才能確定良好的效果,維護社會穩定。可以說,秋語工坊就相當於一箇中介橋樑,將基層禁毒需求和專業團隊服務緊密聯繫起來,不僅為涉毒人員提供直接的服務還通過培訓基層禁毒社工,通過提升第一線社工的專業化水平從根本上強化禁毒工作的效果。

黃某便是個別化矯治和幫扶的成功案例之一。

黃某,1963年出生,小學學歷,沒什麼技能,就業困難,經濟窘迫。與兒子關係惡劣,因多次吸毒被妻子發現而離婚。黃某經常與毒友為伴,毒友的誘惑讓他一再復吸。黃某在戒毒過程中,存在非理性信念,低估了毒品成癮的危害,意志力薄弱,導致多次復吸。

針對上述這些情況,吳之歐為黃某制定了相對應的服務計劃:

社工協同專業醫生和心理諮詢師為其制定計劃,逐步減少毒品替代品的用量,同時建立詳細的治療個案。

通過心理測驗、行為干預等手段引導黃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方式,讓其接收預防復吸心理訓練和拒毒訓練,幫助其徹底戒斷生理、心理的毒癮。

引入家庭治療模式,針對黃某與妻子離婚和兒子關係僵化的問題,社工同婚姻家庭方面的專家共同商討、制定計劃,每月對其家屬進行不少於一次的面談,通過家屬側面瞭解其近況來調整計劃。

協調各機構提供整合性的服務,改善黃某目前窘迫的生活條件。黃某想上山種植茶葉、養雞鴨,這樣不僅有一份事業,而且可以遠離“毒友圈”,其父母和親戚也非常支持。禁毒社工將他的情況上報禁毒辦,禁毒辦也非常支持,聯繫當地社會勞動保障部門為其提供相應的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指導和援助,同時向政府申請了生活補助資金。

吳之歐感慨地說:“現在黃某對生活充滿信心,種植業搞的不錯,和客戶成為朋友,有了新的朋友圈,與妻子複合,兒子關係也開始轉好。我們還鼓勵他在社工組織的戒毒人員小組活動中現身說法,將自己的戒毒心路歷程分享給大家,同時為組員傳授自己在戒毒過程中成功創業的經驗。”

在調研中,吳之歐也發現,基層禁毒社工人員流動性較大、專業素質不夠高的問題較為突出,因為合同制待遇不理想,優秀的人才很難留住。比如,2015年,全國禁毒案例大賽一等獎的社工現在已不做社工了。

“吸毒人員容易被社會遠離或排斥,更需要專業化的介入和干預。”吳之歐說,希望政府進一步加大投入,提高一線社工的工資待遇,並深化社工繼續培訓內容,從而真正達到矯治戒毒人員促使其順利轉化的目的和矯治。

禁毒工作任重道遠,在黃仙秋看來,禁毒工作絕非一人或幾人之力能夠做好,需要多方通力協作,包括政府的重視給予財政上的支持、社工和志願者的付出、專業老師的工作以及禁毒辦所有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民警、網格員等各方面的力量,秋語工坊的工作將更加完善,讓吸毒人員戒毒後能夠真正迴歸社會。(記者 王春 通訊員 餘傑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