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炮管總長36米,射程4000公里,直接將衛星射進太空

俗話說:公理正義,只在大炮射程之內,一二戰期間還沒有那麼多的高科技裝備,主要作戰武器就是大炮坦克,誰的射程遠,威力大誰就厲害,所以那會各國都比較熱衷於超級巨炮,超級坦克等的研製,其中比較著名的就素巴黎大炮,這款大炮的炮管長度達36米,如果將炮身豎起來比十層樓還要高,射程可達131千米。

炮管總長36米,射程4000公里,直接將衛星射進太空

二戰結束後各國又開始研製航天領域,依舊對這種巨無霸武器很熱衷,於是他們打算研發出一款可以把衛星直接打進太空的火炮。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巴巴多斯特種功效火炮”。

炮管總長36米,射程4000公里,直接將衛星射進太空

現代衛星均採用火箭升空的模式,但目前世界各國的火箭回收技術還不太過關,發射成本比較高,而用火炮射進天空軌道就比較節省費用。上世紀60年代,加拿大一名名為布爾的博士在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島上建立起了一個試驗場,開始了“高空飛行研究計劃”的秘密使命,設計一種能夠發射人造衛星的超級大炮,為了節省時間,布爾博士直接將美海軍的兩門戰列艦的炮管焊接起來,最終組成了一門長達36米,口徑42.4釐米的巨炮。為了增加其射程,布爾博士還給這門大炮設計了火箭助推增程彈丸。在隨後的試驗射擊中,大炮成功將90公斤中的炮彈發射到180公里高的太空。這個記錄至今也沒有被打破過,而且在後面的模擬計算中表明:這門火炮理論上可以將100公斤重的炮彈發射到40000千米遠的地方。

炮管總長36米,射程4000公里,直接將衛星射進太空

不過該火炮也有不少缺點,炮管壽命比較短,造價成本高,綜合花費下來不比火箭發射耗費的資金少,而且也有人質疑巴巴多斯大炮到底能不能真正將衛星送上軌道。再往後隨著火箭和導彈技術的成熟,大炮已經過時,而且它的射程只能夠得著底層地球軌道,後續發展潛力並不大,美國及加拿大便放棄了高空飛行研究計劃,巴巴多斯大炮最終被遺落在巴巴多斯島上,受盡飛吹雨淋,慢慢被大家所淡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