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十位高品質混音師的混音方法

混音是一首歌曲成功的關鍵。好的混音包含了什麼?怎麼實現?今天,我們與十位世界高品質混音師進行了交流

十位高品质混音师的混音方法
  1. Ian Sherwin:流行電子歌手La Roux的混音師,網絡教育Point Blank混音講師。

  2. Joe Chiccarelli:佼佼者混音師,合作藝人包括The Killers、U2、Beck。

  3. Guy Massey:學成於Abbey Road機構的錄音師。

  4. Jacquire King:Norah Jones,Modest Mouse和Kings of Leon合作的混音師。

  5. Machine:多元化的代表,縮混過Lamb Of Gold的金屬以及Jay Sean的R&B。

  6. Philip Tan:知名混音師,合作藝人包括Rihanna,Alicia Keys,Katy Perry等。

  7. Sigma:D&B藝人,佼佼者DJ以及Life Recordings創建者大力推薦。

  8. Steve Levine:數字混音先鋒,合作藝人有The Clash、The Beach Boys等。

  9. Vincent Di Pasquale:Remix藝人,合作藝人有Madonna和Missy Elliot。

  10. Steve Mac:英國榜單幕後操手。合作藝人有The Saturdays和Susan Boyle。

大多數教程只是告訴你精密準確的處理方式,讓你完成漂亮的、連貫的、或響亮的混音。這些都有用,但與其陳述方式,我們更想通過對牛人的訪問,來傳遞他們的看法。其實實現出色混音所需的技能,很多都來自於經驗和一些簡單的方法,讓我們從混音前的準備工作開始說起。

在你混音之前…

動手混音前,需要做一些準備,這非常重要。很多大溼都會參與到項目的錄音中,對於他們來說,混音從錄音時就開始了。

Ian Sherwin:“混音主要是考慮編曲的音色。而錄音,你考慮更多的是音樂性。交響樂是很好的例子,每樣樂器都在頻譜上佔據著特定範圍,但有一些頻率能讓樂器之間更加融合,收錄這些頻段對混音相當重要。”

Guy Massey和Jacquire King通常會完成項目的錄音和混音。所以他們錄音的時候,就已經構建出了整個混音圖景。Guy:“如果我負責錄音,一開始就要保證聲音是我和藝人都認可的。常言道:‘聽起來好,才是真的好’。只有當層次太多的時候,歌曲才需要經過混音來呈遞給聽眾”。Guy強調,錄音時如果有藝人喜歡的效果,在遞交混音文件時,除了幹聲,也要包含這些帶效果的音色,這樣才能更瞭解藝人追求的風格。

重新編曲是很多混音師會做的工作,Jacquire建議:“混音時對編曲做重大改變是要冒風險的,最主要的是對Automation數據的把握。所以我會出很多不同版本,嘗試不同的編輯方式。不過,我也儘量在限制自己的選擇,只保留應有的版本。作為混音師,你應該能做出爽快的決定,如果不夠爽快,那就一定有問題。我並不知道所有的答案,得不停地去嘗試。”

你需要壓縮嗎?

你已經準備好開始混音了,關掉手機,備好零食和飲料…我們看看專家們有什麼補充。Ian Sherwin相信,“每個作品都不同,你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要武斷。例如,使用壓縮前,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別因為‘這是我通常的做法’就去做。平衡才是重點,EQ和壓縮只是實現平衡的手段。”

Philip Tan:“如果各部分都精心錄製,還需要細心地選擇和整理聲音。混音的作用:1、創建良好的平衡;2、使用自動化和效果創造一些有趣的亮點。參考類似的音樂能拓展你的思維。”關於壓縮,“壓縮就是兩件事:動態控制以及染色。這些需要見機行事,我沒有固定的方法。不過你能找到通用的指導,例如對於打擊樂器,啟動時間慢些,壓縮器就不會碾平瞬態。釋放時間通常根據曲速而定,讓壓縮器有喘息的餘地。”

Jacquire有強硬的觀點:“現在大家都濫用限制器,這樣得到的是靜態的平衡。你應該讓母帶工程師來做最終的電平。你只需關注良好的平衡和動態”。“我在鼓組和一些聲部上會用到平行壓縮(Parallel Compression),但不會過分壓縮。人聲、軍鼓、貝斯是壓縮較多的部分。較好用音量調整來達到平衡,不要寄希望於壓縮。這也是老唱片好聽的原因,因為動態都被保留下來了,能聽到所有重要的信息,而不是所有聲部爭先恐後地湧出來。”

混音與響度

如何做出很響的混音?Joe Chiccarelli:“我只有做Aggressive Rock和 Techno時才考慮響度。搖滾樂的重點是吸引人們注意,因此要使用一定程度的壓縮,我會使用Chandler、Urei和Daking Audio,在鼓組、人聲、貝斯、甚至吉他上使用,做一道音牆。有時我會在一件樂器上使用多種壓縮器。”

在電子樂世界裡,精通鼓和貝斯的Sigma有另一種製造響度的方式:“音量通常來自我們選擇的頻譜。在混音中,有的音色可能比其它音色更響,同時不需要做到失真。這些音色,通常是在處理前就包含大量2000 ~ 7000 Hz的內容。我們試著不用太多的壓縮,直接放進Sonnox Inflator,它是一個磚牆限制器,這是我用過最乾淨的磚牆效果。”

十位高品质混音师的混音方法

Sonnox Inflator

多元化的 Machine 知道如何發揮聲音的極限:“可以用很多方式讓聲音變好,比如對吉他進行Reampping(重新放大),或用採樣對鼓組進行層疊。如果說有什麼會吸引更多的注意力,通常都會是:鼓。你用了10到16軌來做一樣樂器的聲音,它們彼此之間的聲音和相位關係會產生化學反應。我對鼓的聲音有特別的追求,讓它們變得更好,才能讓歌曲更加暢銷。”

關於不同風格的特點,“通常來說,重型音樂的挑戰集中在中頻區域。失真吉他,貝斯吉他,軍鼓和人聲都是關鍵。它們會一直演奏,而且都是中頻的樂器。Hip Hop和POP是節奏驅動的,會有很多空間。注意力應該放在混音的空間、和動態的情緒控制上。”

另外一個觀點來自Vincent Di Pasquale,他完成了大量牛逼的 Remix。我們詢問他Remix時用到的方法:“大多數Remix音樂的目標都是夜店,所以底鼓和貝斯的關係尤為重要。夜店的音樂帶有更多的低頻,但低頻要適量,不能淹沒其它的元素。我通常會保證較低頻率的元素,如底鼓,貝斯和低音合成音色能放置完好。如果要加入新元素,我會預留大量的動態空間。”

“高頻是我很重視的部分,比如Hi-Hat和人聲。我對它們的處理要比通常的流行歌或電臺節目更亮一些。因為在夜店裡有很多的人,他們的身體會吸收很多頻率,高頻會產生損失。讓它們更加明亮,就能在混音中突顯。單軌和總線上都會用到EQ,在7000 ~ 10000Hz的位置做大幅提升。當然,對於每個混音都是不同的,不過這是我通常開始的位置。”

盒子裡還是盒子外?

(“Mixing in the Box”:盒中混音,指完全用電腦來混音,“Box”指電腦)

混跡於圈子的頂層,大師能用到各種各樣的設備,他們混音是在盒子裡還是和盒子外完成的?Joe Chiccarelli:“60% 的混音都在模擬臺上完成。但也還會在盒子裡完成很多工作。可能是對一些編組使用EQ、壓縮和其它效果。最近特別喜歡UAD Satellite,它快成為我的處理必備了,讓我快速地在歌曲中試用不同的效果。”

Steve Mac兩者都喜歡,他會在收音或對DAW已有元素重錄製的時候用到硬件。說到硬件:“EQ我會用Neve 1084,幾乎對所有的音軌。我也喜歡Pultec EQ。我準備投資一個API 550a給鼓用。GML 8220作為整形EQ。壓縮我會用Urei 1178和1176。它們是行業的標準,因為非常高品質。我也用DBX160,它對底鼓,軍鼓和貝斯很有幫助。人聲上是Teletronix LA-2A。整個混音會在SSL上進行。”

Steve和Philip Tan一樣,也是UAD的忠實用戶。他們喜歡用UAD插件給數字世界增添模擬的味道:“即使用默認設置,都會帶給你不同的味道。以1176為例,聲音就與 Neve 或 API 完全不同。我使用的還有DUY、Crane Song和Avid的一些插件。染色效果不錯的還有 Slate Digital 的 VGG 控制檯模擬器。即使參數設置為0,只要切換到模擬器,味道就會不一樣。”

Vincent Di Pasquale則試圖儘可能地將聲音搬出盒子:“我仍然使用外置合成器,如 Nord Lead 2和Moog Little Phatty。我試著錄製更多的吉他,或增加一些模擬通道條錄製的元素。對於整個混音也是——我會將它們從DAW中轉錄出來,經過模擬的通道組合,讓聲音有溫暖的飽和效果。我的通道組合包含:SSL的話放和混音控制檯,以及Expounder EQ和一些模擬壓縮器。現在因為設備選擇很豐富,你可以在各種預算上獲得話放、壓縮器和模擬的調音臺,這能讓聲音多一些不同。”

十位高品质混音师的混音方法

UAD 2

“髒”一些!

正如我們上一期談論的,失真已經是很多混音的基本部分。當Lan Sherwin縮混La Roux一張專輯時,失真用得非常充分:“專輯中有很多通過模擬電路的自然過載,Minimoog、VCS3、Revox磁帶機都用得很多。在Rak Studio中,我也用SSL臺子做了一些之前沒有做過的事:我直接在臺子上使用多個效果、失真、壓縮,這樣我很快就將聲音融合到了一起。然後再飛到 Ben 的電腦上處理。很有趣也很直接,這樣我能輕易地獲得各種色彩。”

這個方式更多的時候是將混音看做錄音的一個部分。有些東西是你要去嘗試的:試著探索你身邊任何模擬設備的前級;甚至是聲卡的前級。要想得到免費的飽和處理,甚至可以使用聲卡自帶的物理輸入,將DAW中的聲源進行外錄。

Guy概括了他最喜愛的失真處理:“如果吉他的失真不盡如人意,我會將幹聲重新路由到麥克風的話放中,調大增益,加入壓限,獲得更好的高增益聲音;如果我有很多時間去創造,我會用很多吉他放大器進行重新放大,再錄回到磁帶或 Pro Tools 中。軍鼓和人聲通過Fender Twin會聽起來很棒。我很喜歡使用踏板,這類的處理用它很方便。”

Joe Chiccarelli喜歡在人聲上使用失真:“我有時會在主人聲上加一些,特別是在多軌數的歌中。我最喜歡 McDSP utzBox。在鼓和貝斯上,我會用 Pro Tools 自帶的Sans Amp插件來做失真。Thermionic Culture Vulture和Standard Audio Level-Or 也是很好的選擇。”

Philip Tan 對失真有特別的選擇:“我通常會在缺少特色的聲音上加入失真,例如DAW自帶的鍵盤,這麼做可以做一些掩飾。如果要加比較輕的失真、用模擬磁帶或電子管建模的插件會不錯,像UAD Studer、Crane Song Phoenix、DUY DaD Valve、DaD Tape。而劇烈的失真效果,我會用SoundToys Decapitator、Massey Tape Head、McDSP Futzbox以及各種吉他放大器的模擬插件,像McDSP Chrome Amp和Waves GTR。”

十位高品质混音师的混音方法

SoundToys Decapitator

工作方式

我們決定在最後,讓專家們以自己多年的經驗來總結今天的談話。Steve Levine,做過各種風格的音樂,概括了他的工作經驗:“找對情緒非常重要。無論什麼風格,有了對的情緒,混音就會順風順水;如果沒有,較好就停下來,做點別的。我的大部分混音都在八小時內完成的,但我會把工程進行劃分。如果在家裡混音,我會在認為達到90分的時候去睡覺,在第二天清晨再做最後調試。”

Steve Mac解釋了自己發生戲劇性改變的經歷:“以前總是過度地工作!這樣會讓作品失去控制。有時候,退一步重新監聽作品,真的是不錯的辦法。現在我將混音放一個夜晚,早上起來再做修改。結果真的太不一樣了。”

Sigma有一個壞習慣,現在正準備改掉:“把混音弄得太複雜、加入太多元素、這是我們的一個大問題。有時候,你被困住時才會開始思考:好像音樂有點容不下更多東西了。其實,現實中,簡單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