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從“呼死你”到“聊死你”:傳統騷擾術升級

石家莊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

在電信圈江湖中,曾經有一個縹緲的傳說,一旦被粘上,會令人痛不欲生、肝腸寸斷、呼天搶地……對,我們說的就是“呼死你”。

如果你沒有遇到過,先道一句恭喜;如果你曾經遇到過,相信那股酸爽的痛苦會讓你一直痛恨搞出這玩意兒的背後黑手。不過,據說如今的“呼死你”已經具有了更強大的變種,而且遇到它的幾率還越來愈大了……

从“呼死你”到“聊死你”:传统骚扰术升级

“跟以前聽說過的完全不一樣,不是單純為了不停撥打我號碼讓手機佔線。” 讀者周琳談起一個月前因為差評了某數碼賣家之後,被“呼死你”頻繁光顧的經歷,至今仍不寒而慄。

沒錯,網上購物是“呼死你”曾經橫行的場所之一。多年來,曾有不少電商賣家在遭遇買家差評之後,使用這一“秘技”讓買家不勝其煩,最終刪差評了事。不少普通消費者首次遭遇此物,就是源自購買商品時給了一個差評。

周琳告訴懂懂筆記,自己所接到的“呼死你”,一開始都是闡述賣家做生意有多不容易,以及一些令人摸不著頭腦的人生哲理。而且對方說話的語氣也十分有禮貌,“每隔十幾分鍾就來一通電話,號碼也都完全不同,歸屬地遍佈全國各地。”

儘管對方很“溫柔”,但卻讓周琳感到有些毛骨悚然,趕緊和賣家進行協商溝通並刪除了差評。她坦言,這種“呼死你”的方式,比電話轟炸還讓人覺得恐怖和不安。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難道大家所熟知的“呼死你”已經升級到人工智能語音的境界?或者是現在有那麼多閒人專門等著接這種人工“呼死你”的業務了?

老套路遭封禁,“人工呼”成新寵

从“呼死你”到“聊死你”:传统骚扰术升级

“現在沒有誰會再去買那種‘呼死你’的設備(軟件),那一套早就過時了。”

以電商賣家的身份,懂懂筆記在一個運營交流群中,加到了一位自稱能夠幫店鋪刪差評的群友“鋒弟”。他告訴懂懂筆記,過去賣家為了讓買家刪除差評,往往購買了能夠頻繁用虛擬號碼呼出電話的“呼死你”設備(或軟件),對買家進行無限度的騷擾,直至對方妥協為止。

但是隨著三大電信運營商都加強了排查類似騷擾呼叫行為的力度,導致傳統“呼死你”的手段頻頻遭到封禁,讓不少希望運用此物的商家變得束手無策。

“眾口難調,有時候賣家們也很苦,因為會遇到職業差評師。”鋒弟說,不少電商賣家都有刪差評的需求,直接與買家“扯皮”又十分繁瑣且浪費時間。於是,這一類新形態的第三方刪差評機構,便應運而生。

他們提供的服務雖然與“呼死你”的方式差不多,都是電話或短信騷擾差評買家,但技巧上卻十分“柔和”。重要的是:按效果收費。這種專業的服務精神和商業模式獲得了不少電商賣家的青睞。

从“呼死你”到“聊死你”:传统骚扰术升级

從其服務收費明細來看:一個刪差評的需求會根據行業不同預收費50-100元。成功刪除差評之後,追加該訂單10%的費用作為佣金。若刪除不成功,則返還一半預收的費用。

“不成功情況很少,基本上一百單才會出現一、兩單刪除不成功的現象,我們有辦法。”看到有一些群友半信半疑,鋒弟便發了幾張與其它賣家合作的好評圖,並表示第一次合作可以先看效果再交費用。

當被問及類似刪差評的方式是否涉嫌違法時,他立馬予以否認。並信誓旦旦的說,團隊所採用的“呼死你”,都是純人工操作的。與傳統設備批量呼叫完全不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都算不上是 “騷擾”電話。

鋒弟發來一張桌面上鋪滿手機的圖片,試圖通過展示其“工作”過程,解釋新方式的合理性。他告訴懂懂筆記,其管理的團隊使用類似的刪差評方式已經有半年多時間,沒接到過任何投訴或者舉報,所使用的手機號碼也沒有遭到運營商的封禁。

“不少同行都這麼做,差別只是各自的服務和價格不同罷了,不存在什麼風險,更不會傷及你的店鋪。”看到群裡諮詢刪差評業務的賣家越來越多,鋒弟也開始變得有些興奮,“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你們懂的。”

為了解決“差評”問題,不少賣家將希望寄託在第三方機構身上,雖然收費不菲,但卻能節省大量的時間成本和精力,甚至規避了一些法律風險。正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難怪這種新模式“呼死你”突然間活躍了起來。

那麼,在傳統“呼死你”方式頻遭封禁之後,這些號稱更“柔和”的第三方騷擾手段,是如何為賣家提供服務的,又會給人們造成什麼樣的困擾?

鑽規則漏洞,“聊死你”不怕投訴舉報

从“呼死你”到“聊死你”:传统骚扰术升级

“就聊聊天,憑什麼舉報我,我又沒違規。”

在某電商平臺上,一家經營店鋪綜合服務的賣家表示,他們可以提供最專業的刪除差評的服務。不過她的角色是“代理商”,手裡有很多專業團隊,方式與鋒弟略有不同,雖然用的也是“柔和”手段,但是人工坐席更規範,而且有專門的話術和培訓。

這位賣家在把懂懂筆記拉進群裡後,對業務的介紹明顯更耐心一些。她介紹所謂“柔性”就是區別傳統“硬性”的呼叫軟件,是對買家用戶的收貨手機進行“溫柔濫炸”,通過專門的話術和溝通方式,積極向用戶解釋、道歉、求放過。

“說簡單點兒,就是幫店鋪去道歉,只是頻次有點高就是了。”她表示一開始打電話給用戶,對方都會十分牴觸,即便是關於商品的解釋、服務的解釋,也會很快被掛掉電話,然後“拉黑”撥出的號碼。

此時,負責該業務的其他成員,就會用新的號碼繼續撥打電話進行解釋,若被“拉黑”則繼續更換號碼。這位代理商坦言,作為代理自己手裡有很多團隊,“從事這項業務的專業團隊,擁有成百上千個已經實名認證過的手機號碼,不怕拉黑和投訴。”

“如果是大單子,只要告知我們是什麼商品,什麼平臺的店鋪,我們的團隊就會先幫著策劃道歉的場景和形式。”據她透露,雖然是極富誠意的道歉,但撥打電話的時間,往往都是選擇在買家最忙碌的上班時間。尤其是經常開會的週一早上和週五下午,一旦對方態度惡劣,他們呼叫的次數會更加頻繁,讓對方欲哭無淚。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再加上“騷擾”來電防不勝防(畢竟無法天天關機),有部分買家就會心一軟(或者一哆嗦)與店鋪達成和解,刪除對商品的差評。

那麼是否有“頑固”的買家呢?肯定有。她介紹對此團隊都有預案,會根據買家性格進行話術上的升級,從“道歉”轉變為“講道理”、“聊故事”、“哭慘”等幾個階段,讓買家不勝其煩,卻沒有任何手段去順利舉報、投訴。

“一定要和解並刪差評,這樣團隊才有更高的收入和口碑,我們代理的收入也會增加。”這位代理商直言,預收費並不是團隊的目標,只是業務開展的基本保障罷了,更多的收入來自刪除差評之後,店鋪支付的訂單比例佣金。

她表示,被“軟性”騷擾的買家,情緒大多沒有像遇到傳統“呼死你”那麼激動。在和店鋪溝通的過程中,買家更多的是哭笑不得和不勝其煩,而且很難找到理由去投訴客服,只能乖乖認栽。

“實話說,大部分買家在一開始接到幾通電話後就願意和解了,少數也會在講道理、哭慘後刪差評。”這位代理商打保票說,就算是職業差評師,也有一部分招架不住如此生磨硬泡,最終達成退款和解。

看來,這個圈子的經營者很明白;他們騷擾用戶的頻率並不比傳統“呼死你”低,但聊天、道歉的方式和過程,並不觸及法律紅線,更可以置身於運營商排查的規則之外,不存在被投訴、封號、報復的風險。

那麼,除了在電商糾紛上的應用之外,這種看起來“柔和”的“呼死你”,在其它領域的效果又如何呢?

“柔性”騷擾應用廣,業務領域繁多

从“呼死你”到“聊死你”:传统骚扰术升级

“追債、維權、推銷,都是我們能夠服務的領域。”

在幾位電商圈朋友的“推薦”下,懂懂筆記終於聯繫到了一位從事新型“呼死你”業務的機構負責人孫嘉(化名)。據他介紹,電商“柔性”刪差評僅僅是其眾多業務的一項。

更多類似的方式,還常常用來幫客戶追債。“有企業追個人,也有個人追個人的,我們會按款項抽取一定比例作為佣金。” 孫嘉介紹,這套做法與電商領域類似,都是先打電話給用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強調討債方的無奈和苦楚,勸說借款人還款。

“這種效果比傳統的狂轟濫炸好,更容易觸及用戶的惻隱之心,從而還錢。”孫嘉說,法律對於要債的形式和方法也有一定的約束,這就導致了不少債權機構追收債務時難度很大。

在他看來,通過這種“勸說”騷擾的方式,雖然會給當事人造成困擾,但卻並不違法,或者說違法成本極低。“不少現金貸、網貸機構都會和我們合作,這種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催收的方式能幫他們規避行業監管,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和投訴。

“還有就是特殊產品電話銷售,也是我們一塊大業務。”孫嘉告訴懂懂筆記,除了電商、討債業務之外,還有不少地產中介找到他們,一方面是為新的樓盤和房源找潛在客戶,一方面也可以“報復”那些缺乏誠意的看房者。

不少買房者都會比對許多房源,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耗費地產中介許多時間與精力。為了節省時間與精力,他們會委託機構不遺餘力的“勸說”客戶,促使盡快成交。不僅地產中介是這個樣子,就連賣車、賣保險的銷售,也有這樣的心理,想用“柔性”方式,海量騷擾客戶,儘快促成買賣。

“最後要是成交不了,那就當給對方一個教訓。” 孫嘉笑著說,有些中介感覺最終交易沒戲了,也會搞搞惡作劇噁心一下那些“只看不買”的客戶。

與傳統“呼死你”相比,“柔性”騷擾也可以稱為“聊死你”。這種新型的滋擾方式,既規避了法律、商業規則中的部分風險,又起到了“呼死你”擾亂用戶生活、工作秩序的效果。

實際上,比起傳統的“呼死你”,這種方式有更深邃的恐怖後勁。想象一下夜裡突然來了幾通電話,接起來就聽到對方“哀怨”的道歉和綿綿不絕的勸說……這種精神上的折磨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夠扛得住的。

那麼,這種新型的“聊死你”就無解了嗎?從本質上講,這種行為與“呼死你”並無差別,都會對被騷擾對象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嚴重困擾。是否電信運營商和有關部門能採取一定的對應措施,有效地封禁、取締類似的“軟性”騷擾行為?千萬別讓這種“呼死你”逐漸變成“呼堅強”。

方法一:讓對方買單!

第一步:開通運營商的語音信箱(或秘書檯)之類的業務,設置為關機時轉接到語音信箱。

第二步:將手機關閉。

這方法很簡單,效果也很給力。因為手機關機,開通語音信箱託管到運營商之後,來電都是瞬間接通的,而且接通掛斷一次就會產生最低通話1分鐘的費用

从“呼死你”到“聊死你”:传统骚扰术升级

此時,

「呼死你」電話會被語音信箱自動接聽,因此對方會被收取費用。

同時,語音信箱與漏話提醒業務類似,

由於使用運營商內部的接口,

一般會記錄真實來電號碼,

可用於舉報、投訴。

而你,

只需要安靜的等待。

對方呼叫的次數越多,

費用也對應越多。

這麼想想,還有些小興奮呢。

方法二:黑科技 “接死你”

有人能發明“呼死你”這傢伙,自然也有人發明了“接死你”這服務。

'接死你'是'呼死你'的剋星,功能如下:高效快速攔截'空號電話'的騷擾(電腦模擬的電話),免受騷擾。添加黑名單,設置為'自動接聽'或'立即掛斷'。

自動接聽':自動接聽功能絕不放過一個黑名單,每次都讓它扣費,達到懲治的目的。

'直接掛斷':極速無聲掛斷黑名單的電話。

方法三:設置來電轉接

這個方法僅僅針對在知道是誰對自己下黑手的情況下有用。大大方方的把來電轉接到對方手機上。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當然,現在還有不良商家採用短信轟炸。一般都是各種不同網站的註冊碼短信。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那小編建議你兩個地方。

第一,採用關鍵字屏蔽,一般關鍵字最好選擇為註冊碼或者驗證碼。

第二,千萬不要屏蔽掉銀行的短信。

有個別騙子利用短信轟炸,將銀行的各種改驗證碼短信混入其中,等著受害者關機。

現在大多數智能手機已經開通了關鍵字屏蔽功能。所以,在屏蔽各種騷擾短信的時候最好多進行一下設定。

千萬不要隨意屏蔽掉銀行的短信。一旦發現銀行短信有問題,就立即聯繫銀行,避免有金錢上的損失。

最後,

這世上總有那麼些人

喜歡做些損人利己的勾當。

如果遇上了

不要輕舉妄動。

最好的辦法就是蒐集好相關信息,

走投訴路線。

下面是針對移動用戶防止惡意騷擾的方法:

當手機接到“呼死你”惡意騷擾電話時,如下圖:

从“呼死你”到“聊死你”:传统骚扰术升级

這種“呼死你”惡意騷擾電話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了。“呼死你”軟件一般會通過網絡電話實施,用變化的電話號碼不斷撥打,使對方手機號一直處於佔線,幾乎處於癱瘓狀態。使用手機安全軟件白名單攔截效果也不好。不過如果你是中國移動用戶,可以使用其推出了“呼死你”防護服務(國內大部分省份都有此業務),遭到這種騷擾的朋友只要撥打10086開通,馬上就可以設置“呼死你”應急防護業務。呼死你防護服務”如何開通和設置?先要致電10086開通“呼死你”防護業務,目前此業務是免費的。未開通時在電腦端網上營業廳提示如下。

从“呼死你”到“聊死你”:传统骚扰术升级

後登錄中國移動官方網站網上營業廳。“呼死你”防護業務設置地址:移動商城,登陸之後進入【個人中心】->【呼死你-防護業務設置】就能進行黑白名單設置 白名單:順利放行,直接呼叫,與普通呼叫一樣。但需將號碼逐個加入。

从“呼死你”到“聊死你”:传统骚扰术升级

黑名單:直接進行攔截,可在攔截記錄中查詢攔截情況。

从“呼死你”到“聊死你”:传统骚扰术升级

語音驗證:如果不是黑名單或白名單號碼打來,系統會將來電先轉接到防護平臺。平臺會播放的語音提示音,主叫用戶需要按照語音提示輸入正確數字(一般是兩位數字加#號)才能接通電話。這樣用戶既可以接到陌生人的來電,又可以避免虛擬電話、網絡電話、改號軟件、變號電話、電話轟炸、呼死你的呼叫,因為這些改號電話不會按語音提示要求輸入。也可在攔截記錄中查詢到。

从“呼死你”到“聊死你”:传统骚扰术升级

業務有待優化之處:業務有效期只有三天,三天之後自動取消,雖然說是避免各位忘記關閉而影響使用,有需要的可以繼續拔打10086開通(很快重新開通的話,原來所設置的黑白名單還在),但使用起來確實不方便,應該設置個開關,有需要時開關,畢竟10086沒那麼好拔打的。黑名單和白名單沒辦法批量導入,要逐個號碼輸入,相當不方便。只能在電腦端網上營業廳錄入黑白名單號碼、查看攔截記錄,而在手機端網上營業廳只能查到已訂購業務,如下圖。

从“呼死你”到“聊死你”:传统骚扰术升级

中國移動雖然在資費上被人詬病,但就“呼死你”防護業務來說,比聯通和電信更為用戶考慮,聯通和電信目前看沒有此類業務。諮詢過10000和10010客服熱線,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沒有類似中國移動的“呼死你防護服務”。那麼電信和聯通手機號就只能用手機安全軟件嗎?實際我們可以通過設置無條件轉移方式借力中國移動的“呼死你防護服務”,實現攔截效果。中國電信手機號設置無條件轉移撥打號碼為*72要轉移的電話號碼,而取消是*720。

从“呼死你”到“聊死你”:传统骚扰术升级

別私存!請放到圈子裡以警示,

朋友們會感激您!

从“呼死你”到“聊死你”:传统骚扰术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