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百無聊賴的生活,不如從牆面開始皮一下?

百無聊賴的生活,不如從牆面開始皮一下?

百無聊賴的生活,不如從牆面開始皮一下?
百無聊賴的生活,不如從牆面開始皮一下?

如果你喜歡古典,又是英劇愛好者,便不難發現古典場景中的室內牆面多為木質的。這是為什麼呢?關於“牆面”的歷史又有哪些小故事呢?留一個小懸念,文末揭曉~

奧斯卡經典最佳影片《亂世佳人》,影片以19世紀美國內戰為背景,講述了女主人公塔拉莊園的千金小姐斯嘉麗與白瑞德之間的愛情故事。從影片的場景中不難看出當時人們對牆面美觀的苛刻。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到了現如今,牆面的花線早以從保溫,阻隔溼氣演變成了純粹的裝飾品。材質上選擇也豐富了許多,不再是單一的木材,還有膠合板、透明合成樹脂、乙烯基、EPS、石膏等等。

現代牆面進階術

1

夾芯壁板巧運用

古典美印象的護牆板,如今仍是化解超高房間空曠感的解藥。護牆板搭著Hermès愛馬仕的經典款壁紙,輕鬆解決層高帶來的空曠感,同時將客廳帶動得活潑時髦起來。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2

高腰線更時髦

拉高腰線的做法,讓護牆板別出心裁地佔據了牆面的一多半,強調出牆面的縱深感,同時平衡了上部分過度密集的幾何壁紙。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眼熟嗎?如果不眼熟說明你之前沒有認真在看!上文提到過的英國都鐸王朝最普遍的護壁板樣式。平鋪的正方形,沒有過多其他譁眾取寵的雕花,只在顏色和傢俱上稍作變動,和中世紀的英國便既然不同。

3

隨空間切換色彩

由門廳延伸至客廳的護牆背景板,用顏色區分出門廊和客廳,換個紋樣同樣可以作為空間切換的神秘武器,穿梭在門廊和門廳之間,可以彼此成為有趣的對景。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4

一半更精彩

薄荷綠的牆漆與多彩的壁紙為房間帶來明媚的好心情,將古典氣質的波浪線條簡化為直線腳的牆板,裝飾牆板如同畫框一般將壁紙強調出來,讓牆面看起來更有層次感。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5

古典美“藏”進天花板

牆面與天花的對接總是一道最考驗設計師和施工師傅的難題,收口要做到乾淨利落最見功力。石膏線條可以掩飾天花和牆面陰角不齊、凹凸不平的問題,還可以讓大平頂看起來有層次。直線腳的線性畫線四周圍合,中間用巴洛克式風格的薔薇花型裝飾吊燈,在簡潔的空間中勾勒出家的古典美。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6

與牆面同色

護壁板樣式的櫃門,加大了小戶型儲物空間的同時又滿足了整個牆面的完整性與牆面同色的做法讓老套的護牆板時髦起來,0 .7米以下的區域貼牆板,從上倒下塗刷中性灰以降低古典線條的繁複感,變得簡約。多數走廊、樓梯等線性空間,採光不足,從空間心裡學角度來講,會讓人覺得無聊不想逗留,在這些區域加入特別的牆面裝飾,會帶入不少細節,此外也有保護牆面的功效。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同樣也是大面積平鋪,顏色和選材的大膽拼換給空間營造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看似不經意,實則緩解了窗戶之間那點距離的尷尬感,撇去了平常窗戶之間或者窗戶與地板之間的“光禿禿”。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7

與書櫃搭夥

很多人認為護牆板這類牆面裝飾只屬於大空間,其實小空間也可以有古典腔調。全屋定製可以讓書櫃、窗榻、壁爐、牆面……一些體積不小的功能區被井井有條地安放在一個房間內,有放大空間的魔力。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8

大空間內有取捨

大空間同樣也能小面積的使用純白色的護壁板,天花板上金色的雕花加上充滿現代感的傢俱,多種風格與材質的碰撞卻絲毫不違和。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只要延續牆面裝飾的線條比例,塗刷的辦法最經濟,效果嘛好像一點也不減分,你覺得呢?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9

隨空間切換色彩

這種可動可靜的設計,簡直是保護了我外表安靜,但心裡那顆不安分的小心臟啊,因為如果是想要安靜的同時,又想要些許跳動的顏色,可以這麼選: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用色彩打破僵局。橫貫牆面的色塊讓視線有了落腳點,再搭配邊桌與飾品,就能成為餐桌的絕佳背景。

【揭曉謎底】關於裝飾牆面的由來:

眾所周知,中世紀的古堡多為石材和磚牆結構,因此一到冬天就容易讓人瑟瑟發抖。因此人們想出了給房子穿“保暖內衣“的想法。採用木板來裝飾牆面和天花板,利用木材隔離、保溫的特性,減少室內熱度的流失,從而達到”保溫“功效。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古堡內通體的石材和磚牆

大約十四世紀的時候,護壁板最開始被使用在歐洲比較嚴寒的地區,主要為臥室,更衣室,宴客廳。由於當時的技術,用木板護牆也是很奢侈的材料呢,可以理解為如今的進口石材,貴族們雖然有錢,但也得省著點兒用。之後慢慢在歐洲其他皇室貴族的建築裡流行開來,由原來的實用性轉變為純粹的裝飾性。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真正的所謂護壁板,在英國都鐸王朝時期才被廣為使用,溫暖色調的英國橡木護壁板是都鐸式風格和伊麗莎白式風格的特徵之一。

在都鐸王朝時期湧現出一大批由小型田莊莊主和商人所建造的莊園,而在這些新家裡,一種樣式叫Linenfold最為受歡迎,顧名思義,它的樣子就像被摺疊起來的亞麻布一樣。除了它大方耐看的外觀之外,它對木工的技術要求並不高,所以使得Linenfold能在當時被大量生產。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像被摺疊起來的亞麻布一樣Linenfold

隨著英國皇室宗教、政治各權力變更,室內裝飾也在經歷自己的演變。為了象徵英國的莊嚴和尊貴、當然還有舒適。除了Linenfold以外,長方形樣式的護壁板以及上面繁複的雕花也是都鐸王朝時期的特色。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亨利八世在Hever城堡的臥室

隨著英國文藝復興的到來,原本繁複的木鑲板在慢慢地被簡化,而在歐洲另一端的法國,在路易十四和十五的統治下,不僅保留了英式木鑲板的繁瑣、莊嚴,還增加了屬於法國王室的風格,其富麗堂皇可謂達到了極致。首當其衝的就是巴黎凡爾賽宮!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法國巴黎凡爾賽宮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說起來,牆面裝飾板的演變和美國的歷史也脫不了干係。17世紀,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美國東北部,包括有麻省,佛蒙特州在內的六個州),木鑲板在這片地區流行開來,不過與之前較為不同的是這兒的板沒有多餘的裝飾。新英格蘭的早期歐洲定居者是為了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國新教徒,所以木鑲板樸素的樣式和廣泛的使用倒也不足為奇。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最具代表性的Stanley-Whitman House, 美國康涅狄格州

17世紀末到18世紀,隨著南北部殖民地種植園的發展,種植園的園主們通過奴隸制賺取了大量利潤,對自己的“豪宅”裡也花了更多的心思,護壁板的裝飾性雖不能和法國相提並論,但是也是有了很大提高。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百无聊赖的生活,不如从墙面开始皮一下?

互動留言

看完這篇文章是不是突然感覺被用膩了的牆面裝飾,不僅可以如此高端大氣上檔次,又能低調奢華有內涵。你是否也考慮試一試?對於家中的牆面裝飾你有什麼好想法呢?請在下方留言與我們分享,我們將從留言中選取用戶送出精美禮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