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體育事業“跑”出加速度

體育事業“跑”出加速度

徽州馬拉松比賽 汪炳奎/攝

在日前落幕的雅加達亞運會上,徽州區龍舟運動員王麗奪得女子200米龍舟賽金牌。從新安江“劃”到亞運會賽場,王麗實現了黃山體育的又一次突破。

體育是一座城市活力的體現。日前,市體育局召開改革開放40週年新聞發佈會,全面回顧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黃山體育事業成就。

群眾體育蓬勃發展

每天傍晚,在公園廣場,“大媽”成為主角;大大小小的運動場上,打球跑步的人群絡繹不絕。曾幾何時,工間操、運動會是群眾參與體育活動的最主要方式。40年後的今天,人們已能隨時隨地參與到各種運動項目中,各式各樣的跑團、健身俱樂部等讓健身愛好者們可輕鬆找到志同道合的健身夥伴。

如今,全市年均舉辦各類大中型體育活動120次,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場。單項體育協會和社團達到109個,體育俱樂部21家,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達到了35%。與此同時,全市一二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分別達到166人、1563人、3835人,實現平均每千人就擁有體育指導員3.4名,超過全省平均水平。而在全國第六次體育場地普查中,我市建有體育場地1937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3.4平方米,是全省人均水平的3倍。

全民健身,舞出了時代律動,跑出了時代新風。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運動已不再只是鍛鍊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體育產業快速壯大

發展體育產業是推進體育改革的重要舉措。自2005年以來,我市充分發揮生態人文優勢資源,推動體育與旅遊文化深度結合,成效明顯。從春天裡的黃山國際山地車節,到深秋裡的黃山國際登山大會,還有齊雲山萬人養生徒步大會、新安江上龍舟競渡……一系列品牌賽事已成為黃山體育新的地標,也成為黃山新的名片。

近年來,我市先後承辦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亞洲青年摔跤錦標賽、全國游泳錦標賽、全國皮划艇大獎賽、全國跆拳道錦標賽、全國空手道錦標賽、全國競走大獎賽暨世界盃選拔賽、全國山地自行車錦標賽等全國以上賽事活動。先後建成一批包括11處戶外運動基地,200餘公里登山步道,474公里騎行精品線路,以及山地車賽道、城市綠道等體育產業基地。在擴大體育影響的同時,年綜合效益超4億元,有效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

2017年底,市體育局啟動打造運動休閒健康城市行動計劃編制工作。黃山市被國家發改委、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為全省唯一的國家體育產業聯繫點城市,“十二五”收官之際,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覆命名我市黃山區、休寧縣、黟縣為皖南(縣域)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成為正式獲批的14個國家體育產業基地中的一員,這也是對黃山體育產業發展的積極鼓勵與肯定。

競技體育不斷突破

2016年8月20日,黃山小丫呂秀芝以1小時28分42秒的成績一舉摘得銅牌,成為首位在奧運會上獲得獎牌的黃山運動員。

改革開放來,黃山競技體育陸續實現了亞運會、奧運會等一系列重大賽事獎牌零的突破。在這背後,以部門為主導,以學校為主體,全社會廣泛參與的體育後備人才的培養漸成體系。2017年,黃山市七運會上暨殘疾人運動會上,參賽運動員已接近3000人。與1992年的首屆市運會相比,參賽運動員人數翻了六番。

以競技體育帶動群眾體育,以群眾體育反哺競技體育,以體育發展帶動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助推體育事業進步,黃山體育正砥礪前行。

·汪 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