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文科考生關注度最高的12所雙非大學

外交學院

外交學院是以服務中國外交事業為宗旨,培養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規模、高層次、特色鮮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屬高校。在周恩來總理倡議下,1955年經黨中央、毛主席批准成立。我院是全國首先設立外交學本科專業的高校,也是國家首批國際關係學和外交學專業碩士和博士授予單位。現擁有國際關係、外交學兩個國家級重點學科,英語語言文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國際關係、外交學和英語語言文學三個北京市重點學科。擁有博士後流動站一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一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3個及4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兩個國家一級學會——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和中國國際法學會以及北京市“對外交流與外事管理研究基地”設在我院。

文科考生關注度最高的12所雙非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簡稱中國社科大,是經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批准,由教育部審批創辦的培養人文社會科學拔尖人才的研究型大學,是國家公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1978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1985年9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正式建立;2017年5月,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為基礎,整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資源創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據2018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34箇中國國內優勢學科、69個學校重點學科、5個北京市重點學科。學校將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流文科大學。作為培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人才的研究型大學,目前擁有六大學部,研究範圍覆蓋馬克思主義、哲學、宗教學、語言學、文學、歷史學等學科領域。

文科考生關注度最高的12所雙非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是中國唯一一所以對來華留學生進行漢語、中華文化教育為主要任務的國際型大學,素有“小聯合國”之稱。北京語言大學是中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是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建立的,創辦於1962年。1964年6月定名為北京語言學院,1974年毛澤東主席為學校題寫校名,1996年6月更名為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2年校名簡化為北京語言大學。學校對中國學生進行外語、中文、信息科學、經濟、藝術等專業教育,同時承擔著培養漢語師資、出國留學預備人員出國前的外語培訓工作等任務。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北語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語言文化教育和語言文化研究為特色和優勢的綜合類國際型大學,是我國中外語言、文化研究的學術重鎮和培養各領域優秀人才的搖籃。2014年,學校明確了建設世界一流語言大學的奮鬥目標和構築四大學術方陣的戰略構想。

文科考生關注度最高的12所雙非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一所具有鮮明國際化特色的廣東省屬重點大學,是華南地區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外國語言文化、對外經濟貿易、國際戰略研究的重要基地。學校的前身是廣州外國語學院和廣州對外貿易學院。廣州外國語學院於1964年11月設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原國家教委(現教育部)直屬的36所大學之一。廣州對外貿易學院成立於1980年12月,是原國家外經貿部(現商務部)直屬院校,為全國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科的創始單位之一。1995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將兩校合併組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8年10月,廣東財經職業學院劃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其中有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有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含11個專業),20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含23個專業),5個省級重點專業。共有26個外語語種,是華南地區外語語種最多的學校。學校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是中國恢復研究生制度後較早獲得碩士、博士授予權的單位。學校現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7個省級重點學科。擁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1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5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開展的幾輪學科評估中,我校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4個一級學科入選廣東省高等教育“衝補強”提升計劃重點學科建設行列。

文科考生關注度最高的12所雙非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創建於1956年,是由原北京經濟學院和原北京財貿學院於1995年3月合併、組建的北京市屬重點大學。60餘年來,學校已發展為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為重要特色和突出優勢,並擁有法學、文學、理學和工學等六大學科,各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多科性財經類大學。學校勞動經濟學獲批國家級重點學科,併入選教育部“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獲批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企業管理、會計學獲批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獲批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政治經濟學等7個學科獲批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經濟學、勞動與社會保障、統計學、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獲批國家級特色專業,經濟學、統計學、勞動與社會保障獲批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會計學、金融學獲批市屬高校首批一流專業,政治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社會保障學獲批國家級精品課程,政治經濟學、社會保障學獲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財務會計、國際經濟學、國際商務獲批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群教學團隊、經濟學核心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文科考生關注度最高的12所雙非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以“培育卓越財經人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使命,是一所突出經濟學、管理學優勢和特色,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堅持學科引領戰略,是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學校有財政學、產業經濟學、會計學3個國家重點學科,數量經濟學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理論經濟學6個一級學科入選為遼寧省高等學校一流學科A類。在教育部組織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校應用經濟學評估結果為A,進入全國2%-5%行列;工商管理評估結果為A-,進入全國5%-10%行列;統計學評估結果為A-,進入全國5%-10%行列;管理科學與工程評估結果為B+,進入全國10%-20%行列。學校有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和管理學7大學科門類,佈局全面、結構合理的研究生教育體系。其中,MBA項目曾在國務院學位辦組織的全國MBA教學評估中排名第二,學校是全國財經院校第一所正式開辦MPA的高校,是全國19個試點開辦MPAcc的單位之一。學校是國內首家參與並獲得“中外合作辦學質量認證”的高校,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大學項目合作伙伴。會計學專業通過全球三大會計師公會之一的澳洲會計師公會(CPA Australia)的全面認證。工商管理、旅遊管理兩個雙學位專業獲得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美國AACSB機構的認證。

文科考生關注度最高的12所雙非大學


首都師範大學

天津財經大學

天津財經大學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財經大學之一,是一所以經濟學和管理學為主幹,兼有法學、文學、理學、工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始建於1958年,是以南開大學經濟管理類專業為基礎,並從華北、東北地區高校匯聚一批經濟學、管理學領域享有盛譽的專家學者組建起來的。原名為河北財經學院,1969年10月1日劃歸天津市領導,更名為天津財經學院。2004年5月17日,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天津財經大學。是英國公認註冊會計師協會(ACCA)首批在我國設立的兩個“註冊會計師資格證書考試中心”之一,被授予白金級教育機構;此外,還開設有特許金融分析師、國際合作項目精算師、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等專業方向,國際執業教育體系不斷豐富。廣大畢業生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廣博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優良的素質,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一大批傑出的校友成為我國經濟領域的知名專家和領軍人物,從而使我校的育人品牌得到社會公認。近年來,學校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被授予“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榮譽稱號。

文科考生關注度最高的12所雙非大學


首都師範大學

建於1954年,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師範,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北京市與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學校是國家教育部批准的可以接受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的院校之一,也是京港大學聯盟校。留學生培養本、碩、博全覆蓋,來自146個國家和地區。學校是北京市屬高校中唯一一個教育部授予的來華留學示範基地,是教育部中國政府獎學金本科來華留學生預科教育基地,也是入選北京市首批“北京華文教育基地”的四所高校之一。我校成立西歐研究中心,同時入選北京市“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國家重點學科4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8個,北京市二級重點學科12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建設學科2個,北京市二級重點建設學科13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培育學科4個,交叉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2個;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民政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語委科研基地,1個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1個北京實驗室,1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個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1個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北京市工程實驗室,1個北京市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協同創新研究基地,4個北京高等學校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7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0個省、部級設置的研究(院、所、中心)、實驗室。

文科考生關注度最高的12所雙非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是天津市屬重點院校,始建於1958年,原名天津師範學院,1982年更名為天津師範大學。1999年,原天津師範大學、天津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天津教育學院合併組建新天津師範大學。學校現有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教育部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基地、天津市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專職人員培養基地、天津市高校輔導員培訓基地、天津市首批新媒體建設示範校。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7個天津市一流學科,18個天津市重點學科,4個天津市“重中之重”學科,15個天津市特色學科(群),化學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根據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發佈的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我校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世界史4個學科獲評B+學科,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2個學科獲評B類學科。6個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天津市品牌專業建設點,5個天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建設點,8個天津市優勢特色專業建設點,12個天津市應用型專業建設點。

文科考生關注度最高的12所雙非大學


上海師範大學

上海師範大學是上海市重點建設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見長並具教師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學校已進入上海市教育綜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的高校行列。 學校創建於1954年,1956年成為本科院校,198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6年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7年入選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實施院校。學校排名USNEWS 2019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國內地高校)84位,排名QS 2019亞洲大學排行榜(中國內地高校)50位。學校現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1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11個學科進入上海市高峰高原學科,入選學科數位居上海市屬高校第二;4個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1個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8個上海市屬高校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建設項目;18個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設項目。4個學科進入ESI前1%學科。

文科考生關注度最高的12所雙非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1952年6月,經華東軍政委員會批准,聖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滬江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學院、震旦大學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會系合併,在聖約翰大學舊址成立華東政法學院。1958年,學校併入上海社會科學院;1963年再次籌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銷;1979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第二次覆校。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個上海市一流學科、上海市高峰高原學科各1個。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2012年學科評估中,法學一級學科位列全國五強;2016年學科評估中,法學一級學科獲評A級,政治學獲評B級。近五年來,國家社科基金法學類項目、司法部項目立項數多次獲得全國第一,國家級重大課題立項數在全國政法高校中居領先地位。,2012年,學校獲得接收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的資格,2014年,成為全國接收“中國政府卓越獎學金”6所高校之一。

文科考生關注度最高的12所雙非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改革開放後國家首批重點大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教育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來華留學生中國政府獎學金委託培養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提升計劃二期入選高校。學校前身為1950年創建的由劉伯承擔任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系為基礎成立西南政法學院,首任院長是抗日民族英雄、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將軍。197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大學;199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1995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全國首批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04年,經國家人事部批准設置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12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為自主招生試點高校;同年8月,經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教育部批准成為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同年10月,成為教育部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6年,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院校;2017年,入選重慶市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7年12月,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校法學一級學科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四所高校法學共同入圍A級學科,並列全國第二,也是重慶市唯一入圍A級的學科。

文科考生關注度最高的12所雙非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