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可是,風從何來?你想過沒有?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可是,風從何來?你想過沒有?

袁玉剛

古詩云:

“東風夜放花千樹。”“西風稍急喧窗竹。”“南風吹塵暗城闕。”“北風吹雁雪紛紛。”

風是地球表面氣體的水平流動,風向有16個方位;風力有18個等級,風速單位為米/秒。東西南北風幾乎天天伴隨著我們。可是,你想過沒有?氣體為什麼會流動啊?也就是說,風從何來?

氣象學家們認為:

風是氣壓梯度力作用於空氣的結果。關鍵是空氣和氣壓,氣壓是空氣分子在該區域施加的壓力,空氣分子越多,氣壓就越大。因為地球一直在運動,地球各處接收的陽光也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氣壓就會不斷地變化,在氣象圖上顯示出高壓帶和低壓帶。高壓帶上的空氣向低壓帶流動,於是就產生了風。還有什麼地球自轉產生的科里奧利力也影響風向,使北半球氣流向右偏轉,南半球向左偏轉。

乍一看,這個解釋很科學,但是,仔細一想,又覺得有點不妥。那些冷渦形成的風暴好像是低壓帶上的空氣向高壓帶流動。如果說,在赤道和低緯度地區,大氣接受的熱量多、溫度高、氣壓低,高緯度地區熱量小、溫度低的大氣從高壓區流向低壓區,可以產生南風、北風。那麼,東風、西風的動力是什麼呢?地球可是具有南北兩個西風帶和赤道東風帶的呀!天王星溫度零下220攝氏度,風速900公里/小時。陽光能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嗎?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可是,風從何來?你想過沒有?

關於赤道東風帶,科學家們說是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和北半球的東北信風輔合而成的。可是地球上也有西南風和西北風,為什麼不是赤道西風呢?

關於地球南北兩個西風帶,目前權威的解釋是:中緯度的氣流向極地輸送。北半球中緯度應為南風,南半球則為北風。地球由西向東自轉產生的偏向力永遠作用於前進方向的右側,由此相應地把南風轉變成西南風,北風改變成西北風。夏天,北半球中緯度是南風,那麼冬天呢?北半球中緯度可是北風啊!

有的科學家認為西風帶環流是地球自轉拖曳出來的,但卻無法解釋為什麼高空的風速遠比低空的大。NASA提供的GFZ資料表明:從360公里高處下降到180公里,大氣層的旋轉速度也從一天1.2圈下降到0.9圈。在270公里處為1,即與地殼同步。高於270公里大於1,低於270 公里小於1。更無法解釋土衛六的“超級旋轉”和金星70公里高空高速東風是自轉速度的60倍。

有的科學家認為西風帶環流是推動地球向東自轉的動力,但卻無法解釋地球赤道東風帶的存在和水星、火星這些沒有大氣層的星球自轉的起因。

風從何來?

我離經叛道,另闢蹊徑,找到了一個風的起因。

假設,地球處在一個大旋渦裡。旋渦力推動著地核、地殼、水圈、大氣圈向東轉動。旋渦中心的旋轉是車輪式的,越往外角速度越小,但線速度越大。360公里高處就是地球旋渦車輪的邊緣。這就是高空的風速遠比低空的大的原因。根據牛頓運動三定律,密度大的固體肯定加速度小於液體、氣體,於是海洋的速度低於大氣,地球的速度低於海洋,看起來,大氣超越地球,好像大氣推動海洋,推動地球。其實,是一個外力推動大氣、海洋、地球一起向東轉動。所以,才有了大氣環流。金星70公里高空60倍自轉速度的高速東風也就容易解釋了。木星壯觀的大氣環流也就不足為怪了。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可是,風從何來?你想過沒有?

固體質量密度和粘滯力大,速度小;海水質量密度和粘滯力小,速度大一些,超過了地殼,看起來向東流;大氣質量密度和粘滯力更小,速度更大,看起來,超過了海洋向東流。海洋環流和大氣環流都是地球系的旋渦力推動造成的,和地球一塊向東旋轉,是共生現象,不是誰生了誰。有沒有海洋和大氣,地球都照樣旋轉,就與火星一樣。

赤道是距離地軸最遠的地方,自轉阻力最大,導致東向力打了折扣,氣流、水流速度反而小了。看起來好像是東風,其實則是落後的西風。可以設想在地球赤道上樹立一杆高1000公里的旗杆,旗杆自然會向西彎曲。這就是赤道東風、赤道暖流的由來。

就這樣,地球東向氣流、海流從南向北呈現出一個大大的“弓”字。巧的是,地球磁場也呈現出一個“弓”字。

為什麼地球西風帶處於南北緯35度附近呢?

我認為:地球西風帶應該是地球上旋渦速度最大的緯度。由此推斷:地核在此與其它部分分離。我用地核半徑3480除以極半徑6357,再求反cos,約57度。故地球西風帶和地核邊界約在33緯度處。

總之,地球系旋渦力推動地球、海洋和大氣一起向東轉動。只是由於物質的質量密度和粘滯力的差異才導致地球、海洋和大氣東向速度的不同。

至此,我回答了風從哪裡刮過來的問題。不知你想通了沒有?歡迎批評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