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懸念,中國空軍引進蘇-35戰鬥機,航空工業還能挖到多少寶貝?

大家都知道,中國航空工業進步有兩條腿,一條腿是自主研發,這是前進的根本,但是中國航空工業起步晚,基礎薄弱,投資不足,經驗缺乏,完全依靠自主研發是很難出彩的,所以,還必須另外一條腿!

另外一條則是引進外國技術,外國飛機,產品,技術資料,生產線等等都算,中國引進的蘇-27戰鬥機,蘇-30MKK戰鬥機就是這種例子,通過產品引進和許可證生產,中國空軍和航空工業界都直接接觸到先進三代機的全套技術,這為自主研發三代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殲-10戰鬥機的發動機,進氣道,機炮還有眾多設備材料,都有引進外國飛機的功勞!

懸念,中國空軍引進蘇-35戰鬥機,航空工業還能挖到多少寶貝?

中國引進蘇-27,直接促進了國產殲11戰鬥機的生產,也加速了殲10戰鬥機的研發

中國1992年得到第一批蘇-27戰鬥機,27年過去,歷史又來了一個循環,中國空軍也擁有了新一批俄製戰鬥機,這就是號稱完美版的蘇-27:蘇-35,中國空軍一共訂購了24架,使用反應良好,未來或許可能繼續購買一批。

現在就有很多軍迷生產了這麼一個問題:中國空軍已經擁有了40架隱身的殲-20戰鬥機,為何還要購買蘇-35戰鬥機,這款戰鬥機究竟還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或者說,飛機還有多少寶可淘?

懸念,中國空軍引進蘇-35戰鬥機,航空工業還能挖到多少寶貝?

作為一款俄羅斯最強的非隱身戰鬥機,蘇-35戰鬥機還是有很多亮點

從單項技術來說:蘇-35戰鬥機在飛控系統,傳感器融合,推力矢量技術上還是有不少獨門絕技!

先說飛控系統,大家都知道蘇-27戰鬥機採用了數字和模擬混合式飛控系統,飛機俯仰方向採用模擬式電傳操縱系統,而橫側向都採用機械飛控系統,這種設計比較笨重而且並不靈活,嚴重限制了蘇-27戰鬥機發揮優良的氣動特性,蘇-35戰鬥機經過努力,採用了多餘度數字式電傳飛控系統,而且還順帶取消了飛機脊背大型減速板,降低重量幾十公斤!

從珠海航展的觀感來看,蘇-35戰鬥機機動性明顯比蘇-27戰鬥機好,抬頭低頭盤旋滾轉,動作銜接更快,而且最大的亮點還在於,飛控系統綜合了傳統氣動舵面和發動機推力矢量功能,在飛機起降,空戰,低速,高速飛行中,如何合理分配工作載荷,這是一箇中國航空界最最關心的話題。

懸念,中國空軍引進蘇-35戰鬥機,航空工業還能挖到多少寶貝?

蘇-35戰鬥機飛控系統綜合了推力矢量,這是一個技術亮點

另外一個亮點是,傳感器融合,大家都知道,先進戰鬥機總是不停增加新設備,大量設備堆積起來後,信息堆積如山,如何處理眾多來自不同設備的信息,並融合在一起,這是一個國際航空界的高難話題。

蘇-35戰鬥機破天荒裝備了大量先進傳感器,包括雷達,紅外,激光,電子,等等複雜傳感器,如何在座艙以一種簡潔的方式向飛行員提供美食,而不是單獨提供食材,讓飛行員腦補加工,這成為一個巨大的難題。

懸念,中國空軍引進蘇-35戰鬥機,航空工業還能挖到多少寶貝?

蘇-35戰鬥機傳感器豐富,如何處理信息就成為核心焦點

最後一點:發動機,雖然中國航空工業在隱身,航空電子設備上取得了飛速進展,超越了俄羅斯,但是在航空發動機技術上,卻始終落後於俄羅斯,這一次14.5噸推力的117S發動機隨著蘇-35戰鬥機進入中國,中國航空發動機設計師也可以親自體會俄羅斯的精心設計,這也是一大利好!

從俄羅斯人評價,蘇-35戰鬥機是一款不隱身的蘇-57,傳感器大部分類似,就是價格便宜些,這款戰鬥機出口中國,也可能對中國航空工業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