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如果說有什麼“貓病”是幾乎每一個養貓家長都會經歷的,那大概就是貓癬吧。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圖自:gifak-net

貓癬是貓咪最普遍的感染性皮膚病之一,常見於幼貓及抵抗力差的成年貓咪,而且總是反反覆覆好不了。

貓癬究竟是什麼?如何判斷我家貓咪是否得了貓癬呢?得了貓癬,家長又有什麼能做的呢?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貓癬是什麼

貓癬的“癬”指的是真菌感染。而在貓咪身上,大約有90%以上的貓癬都是由犬小孢子菌引起的。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小孢子菌分泌代謝出美麗的黃色。圖自:wiki


真菌可以通過接觸、灰塵顆粒、衣物及各種傳染物等傳播。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貓癬表現症狀

輕微感染

在許多貓咪身上,即使接觸了真菌,也只會引起輕微、可自愈的感染,症狀可能僅表現為

脫毛皮膚汙垢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能引起類似症狀不止真菌感染,建議還是去醫院排查一下。圖自:ABCD

典型的圓形脫毛癬

我們最常見的貓癬症狀就是

圓形的脫毛癬塊,看上去像是香菸灰一樣的鱗屑,常見於: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但對於幼貓而言,症狀可能會先表現在鼻樑上,然後延伸到太陽穴及耳廓邊緣。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奶癬是什麼?

在人身上,“奶癬”這個詞屬於一箇中醫詞彙,指的是西醫中的小兒溼疹。

但是對於貓咪家長來說,奶癬這個詞通常指的就是幼貓因抵抗力差、身上因為潮溼導致的可自愈的貓癬。

一些非典型的症狀

有時候貓癬也會表現出一些特別的症狀:

丘疹性皮炎(就像被蚊子咬了之後的皮膚隆起一樣),可能發生在背部。

也有一些貓咪表現出大片脫毛、紅斑、瘙癢、結痂等。

貓癬在人類身上的症狀

鏟屎官被小孢子菌感染,起初為

紅色丘疹或小水皰,然後形成環狀紅色鱗片,邊緣清晰,不斷外擴,並且伴有劇烈的瘙癢。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如果鏟屎官出現感染症狀,請馬上就醫。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家庭診斷

貓癬雖然很常見,但真正確診卻需要藉助顯微鏡或真菌培養。這明顯不適用於家庭診斷。

對於家長來說,目前還算靠譜的檢查方法只有伍德氏燈檢查(用驗鈔的那個也勉強可以),約50%左右犬小孢子菌會在伍德氏燈下發出蘋果綠熒光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圖自:veteriankey.com

對於貓癬的診斷,家長能做的比較有限,最好還是要在出現症狀之後帶到醫院進行排查、確診。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雖然貓癬可以自愈,但通常自愈需要的時間較長,非常容易擴散到周圍的環境中,導致其他動物也被感染,所以還是建議治療。

發現貓癬後一定要做的

即使僅僅出現輕微的真菌感染,最好也要進行環境消毒,防止真菌進一步擴散:

進行環境消毒

因為真菌可以通過環境向人身上傳播,患貓接觸過的衣物、桌椅等都需要消毒清潔。

各種織物清洗晾曬,可以藉助陽光殺滅真菌。

對於環境中的真菌,推薦使用1:10到1:100次氯酸鈉殺菌,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圖自:X寶


次氯酸鈉對於節孢子有很好的殺滅效果。

但很容易讓貓咪著迷、舔舐導致中毒。所以在使用時,一定要隔開貓咪,消毒後再用清水擦拭一遍。

對於只出現局部症狀、不再擴散的貓癬

如果貓咪的身上只出現了局部症狀,並且不再擴散。醫生可能會建議家長:

▌剪掉患處及周圍一小圈的毛髮

真菌孢子很容易附著在毛髮上,剪掉毛髮可以減少真菌擴增。

帶上手套,輕輕捏起一撮毛髮,不要使用推子(可能會使孢子播散),用剪刀剪除皮膚根部患處周圍一圈的毛髮。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請家長帶上手套操作,使用後記得給器具消毒。圖自:貓研所

如果是多貓家庭、長毛貓或是全身各處都發生貓癬的貓咪,可能會建議全身剪毛。

▌全身洗浴

局部治療可能效果有限,一般會建議使用每週兩次全身清洗。

一般推薦使用2%咪康唑洗劑(我們平時說的達克寧主要成分就是硝酸咪康唑),必要時會配合氯己定使用。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圖自:網絡

在洗浴過程中、貓咪毛髮未乾之前一定要帶上伊麗莎白圈防止舔舐!不然可能導致貓咪中毒。

因為貓癬局部治療效果有限,所以即使是局部貓癬,有時醫生也會開出口服藥進行治療。

但這些藥物均為處方藥,可能有一定副作用,一定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必要時還需抽血複查,常見藥物包括:

▌伊曲康唑

不可用於孕貓,可能會出現嘔吐。

▌特比萘芬

常見的包括口服藥及乳膏。

多長時間見效?

健康的貓咪大概能在兩到三週內看到患處比較明顯的改善。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圖自:4gifs

但即使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改善,也要謹遵醫囑持續用藥。真菌分裂出的孢子無處不在,能通過多種途徑傳播,非常容易復發,一定要堅持用藥!

貓癬不同於黑下巴,家長能在家裡完成的實在不多。能夠控制住,減少擴散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如果發現疑似症狀,還是要儘早帶貓咪去看醫生呀!


【本期所長互動】

//////////

[1]https://www.petcoach.co/cat/condition/ringworm/

[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agricultural-and-biological-sciences/microsporum-canis

[3]https://veteriankey.com/fungal-infections-2/

[4]https://icatcare.org/advice/cat-health/dermatophytosis-ringworm-cats

[5]Frymus T , Gruffydd-Jones T , Pennisi M G , et al. Dermatophytosis in Cats: ABCD guidelines on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J]. 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 Surgery, 2013, 15(7):598-604.

鏟屎官必讀:貓癬的家庭診斷與用藥指南



歡迎關注【貓研所】get更多科學養貓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