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靜默開放,幽香自來。

這是十一月底的北方,室外溫度是零下八度到零上四度。秋風掃落葉,院子果曾經枝葉婆娑的樹木變得沉靜光禿,地上一層厚厚的落葉。而屋內我養的各種花卻開的姿意盎然。

我養花從來都是隨性隨意。每隔三四天澆透一次水,每隔個把月把陽臺上經常曬太陽的花和客廳內曬不上太陽的花調一下位置。我很少給花搭架子,包括一些枝條柔軟的花也要自己努力保持獨立,不要企圖依靠纏繞別的花生長。有一盆蟹爪蓮,因為沒有花架可依,經過幾年生長,根部粗壯有力,形成了瀑布一樣的盆景。煞是好看。繡球花亦然,必須自己扶著落地窗到處延伸蔓延,反倒形成一面花簾,生生不息……

我養花也不能忍受花的葉子變黃,耷拉,出現敗相。只要發現葉子變黃,枝條萎頓,我必手起剪落,無情除去。有時候,夜半時分,睡眼朦朧之際,發現床對面春羽葉子泛黃,綠蘿葉片破裂,也要爬將起來,剪掉枯葉,方能入睡。

因此,每分每秒,我的花都是青翠碧綠,精神抖擻。

因為我覺得不好的東西,實在不必強留。這很像我的性格,人到中年,依然乾脆利落,黑白分明。

有一個朋友在朋友圈裡發言說:要想花常好的秘訣是:常換!

因為她的花買回來不久,就死了。所以只能換新!朋友太勤快,經常蒔花,澆水,加肥,花兒反倒受不了這兒殷勤的關注,不久便奄奄一息了。

這就好像人與人的關係,勢必維持一個恰當的距離,太遼遠,則感受不到彼此的心意,太親密,則容易心生怠慢和怨恨。一個對彼此都舒服的距離需要雙方多少默契和智慧才能夠找到啊!

最喜歡的一棵樹叫幸福樹,她長在武都路校區五樓的花房裡,高大挺拔,枝葉葳蕤。那是我見過的生長在室內,又姿意汪洋的一棵樹。多少次,我路過她,而又心想往之,暗暗決定自己也要擁有這樣的一棵樹。

去年冬天的這個時候,去芳草園市場閒逛,一到經常買花的那家店,便和我自己的幸福樹一見鍾情。寒風凜冽中,運送到安寧區家中。一年過去了,她果然挺拔灑脫,不斷抽著新條,冒著新葉,欲與房頂試比高……

南洋森在我家也長得愜意,密密麻麻的枝葉似一架綠屏,不管放在什麼角度,都很養眼。

在養死了三盆桂花之後,我才算瞭解了桂樹的一些習性,她喜溼潤,要多澆水,喜陽光,又不能直射。在保證了這樣的待遇之後,這棵桂樹從八月份開始開花,一波波,密密點點,持續到了今天,每天下班一推開家門,一室幽香逸散,令我的心情為之悅然。

毎當花謝之後,我又把落花拾掇起來,做成花瓶和花沫,有時候回眸靜想,有時候拿到鼻息之間貪婪賞品。

想想,我實在是一個太不用心的養花人,但花草樹木卻從身體到心靈回饋了我許多。也使我悟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靜默開花,幽香自來。

靜默開放,幽香自來。
靜默開放,幽香自來。
靜默開放,幽香自來。
靜默開放,幽香自來。
靜默開放,幽香自來。
靜默開放,幽香自來。
靜默開放,幽香自來。
靜默開放,幽香自來。
靜默開放,幽香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