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上世纪九十年代,广东打工潮兴起,九张老照片真实还原深圳农民工


深圳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享有“设计之都”、“时尚之城”、“创客之城”、“志愿者之城”等美誉。

社会的变革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进步,各行各业发展的同时需要大批劳动者的踊跃参与。尤其是城市的建设,各种基础建设的蓬勃发展,急需大批的体力劳动者,,于是“农民工”这一职业就应运而生了!

所谓的“农民工”就是户籍还在农村,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辗转四面八方,靠出卖力气或劳动技能,挣钱养家糊口的人!上世纪九十年初、中期“打工”刚刚兴起,199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打工潮!

1979年1月,撤销宝安县,设立深圳市。1979年3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宝安县改设为深圳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1979年11月,广东省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中通过了由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 。这一天,被称为“深圳生日”。

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

九十年代农民工在城市打拼的比较多,而且他们对城市的好感非常强烈,因为城市在帮助他们实现心中一个个梦想。对于一个从农村出来的人来说,在城市里面生活才会有干劲,才会奋起直追,才能看到未来和希望!

多数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城市,在城市中打工挣钱,他们来到城市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梦想,可能是为家人的好日子,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但是最终还是会有人会留在城市,有人回到家乡。

曾几何时,广东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是内部很多省市农民工前往打工的天堂,在这里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更高的收入。打工潮”为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注入了无尽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