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玄武:《直銷企業如何借社交電商彎道超車》

關注“匯眾-直銷新聞”(ID:zhixiaoxinwen)各位前輩、各位領導現在好!我叫黃詩震,化名玄武。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直銷企業如何藉助社交電商換道超車”。在昨天的企業家年會上,我作為白隊的一辯,我們有談到一個話題:對於直銷行業而言,社交電商到底是“危”還是“機”,而我剛好是站在“危”那方。其實在我看來,我認為任何一個新鮮事物的出現都是具備機會的,如果把握及時,而且自身做出的行動是正確的,那麼應該是可以的。

玄武:《直銷企業如何借社交電商彎道超車》

  事實上,我進入社交新零售行業到今天為止已經是第1873天。進入這個行業之前,高一時的我就開通了自己的淘寶店賣耳機。當時作為班級班長,幾乎整個班級都買過我的產品,包括我如今的合夥人,也是我當年的客戶之一。進入大學後接觸到直銷,在南京我接觸了一家名叫康寶萊的直銷企業。對於在座的各位前輩而言,在直銷行業中我只能算作是一個小兵,但是在社交新零售行業裡算是一個老兵。對我而言,我不會用“將”這個字來形容自己,因為進入社交新零售領域時,我們是從最基礎的代理商——品牌方——服務方的過程,每一步走來都是在實踐中經歷過來的。因此今天跟大家分享更多的是“助”,而不是“道”。

玄武:《直銷企業如何借社交電商彎道超車》

  微鏢局是一家很特別的企業,我們的銷售人員從來沒有離開過福州,但是我們的客戶來源於全國。可能還包括現場的一些朋友,想必已經大概瞭解過微鏢局的情況。不管是廈門還是福州,微鏢局都是一家以流量起家,以運營執行為核心的一家公司。

  在這幾年接觸眾多企業過程中,我們的企業包括企業的客戶都發生了很多變化。最為的典型的是我們在四年前接觸的從事社交新零售的企業,都呈現出一個區域特點:北方的品牌比較多,其中東三省佔了我們引流的85%左右;另外就是廣州無緣無故被爆出的一些企業直接來到微鏢局,這是一個數據特徵;此外,個體戶也會找到我們,到後面稍微有些規模的企業,再到這段時間已上市的公司以及直銷企業也找到我們。對於我們而言,這是一個用戶群體的變化,但實際上也呈現了市場競爭程度一直在發生變化的情況,這是我們值得反思的一個事情。這幾年接觸的主要是一些體系上本身就很成熟、整個全渠道發展佈局的企業,如今也來拓展了社交新零售。

玄武:《直銷企業如何借社交電商彎道超車》

  在今年,399會員制電商應該算作社交新零售較為火爆的商業模式。那麼399會員制電商對於我們而言,到底是一個新的極樂世界,還是一個百億級的烏托邦?我認為這是我們值得思考的。會員制電商領域出過雲集,或者是前段時間鬧得風風火火的未來集市。但是我們認真思考兩個群體,第一個是傳統的微商轉型至會員制電商,有多少成功案例?另外是直銷企業轉型至會員制電商,目前發展的速度如何?效果如何?

  我們沒有做過數據統計,因為每天要去測算每個項目起盤時第一次裂變的成交率與轉換率。本身覆蓋假設是一萬個種子代理,那真正的成交率是多少?二級裂變又怎麼樣?三、四級一共可以裂變多少級?我們與一些大品牌也有所接觸,如果用其它一些品牌產生裂變,有些裂變可以達到20多級。簡言之,在十幾天內就可以直接達到20多級,裂變的極其快。那會員制電商到底能夠裂變到幾級?作為品牌方、企業方,你們是否關注過後臺系統裂變的邏輯是怎樣的?

  會員制電商在今年三、四月份是最為火熱的,但是到目前八、九月份,我們所接觸到的其它會員制電商項目相對來說已經有所減少,或者是已經不再用399這個數字。前段時間,我在與一個直銷企業的系統領導人溝通時,我們當時聊的話題是,當他跟他自己的團隊提到399時,基本上一聽399的概況就已經瞭解這一模式,他表示整個團隊在成交、招商、代理商方面已經很疲憊、乏力。因此,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接下來如果採用會員制電商模式,那前端是不是也採用399元?或者前端的引流口應該設計一個大禮包等?這些都是需要我們考慮的點。

  事實上,會員制電商是很多直銷轉型首選的商業模式,普遍的是以一份大禮包作為敲門磚,然後進行30天倒計時的概念。而30天倒計時的概念也就意味著對於很多項目來說,可能大禮包上線對外推廣時就已經進入項目的倒計時。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我的一位朋友在一個半月前起盤的項目,可是如今已經沒有動靜。所以在項目啟動時,399的模式制度到底如何去玩,才能玩的好?

  我們關注了一些很奇怪的企業,它們只是默默的在通過大禮包的方式做裂變。例如:福州當地一家企業採用的大禮包不是399元,而是800元大禮包,名叫葡萄瀏覽器。這也算會員制電商,它是結合了淘客會員制電商的商業模式。另外,它的前端不是系統或者禮包,就是一個瀏覽器。通過瀏覽器800元將會員引過來,同時將一些禮包導入到京東、天貓做淘客。通過這樣的方式就玩的很快,這個項目與正常的盤很大的一個區別是,它的創始人也是技術出身,創始人也在玩流量。因此,在我看來,每一個新的風口出現的地方是由流量來決定。

  那為什麼會有很多人嘗試399?很簡單,正常的門檻比如說直銷幾千塊錢的單,或者是微商各個層級壓貨做代理操作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已經用300元統一價進行收割,那做還是不做?因為大眾會更容易接受這個入口,

所以人會跟隨著流量來跑動,這是一個趨勢。而接下來的趨勢包括供應鏈、產品的價格門檻以及代理商進入的門檻會越來越低,這也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實際上在我看來,任何一個項目,如新零售,都是裂變速度與死亡速度賽跑的過程,這是很現實的。399這個數字雖然裂變速度極快,但同時它的死亡速度也是極快的。如果讓內部的系統、團隊穩定,399到達一定高度和速度之後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但實際上經常會出現死亡速度超過了裂變速度的情況,在30天左右就會出現一些問題。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情況是屬於正常現象。

  接下來我們來探討背後的一些問題以及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對於很多項目而言,在直銷當中有句話叫做“選擇不對,努力白費”。我認為任何一個項目和代理商、經銷商就像談戀愛一樣,假如你本身在戀愛的過程中姿勢不對,那麼努力肯定是白費的。也就是說如何讓代理商首先產生好感,想和我們牽手,有所發展。

  今天我將從三個反思、五個拆解

來跟大家進行溝通。這幾年的會員制電商、社群電商、社群團購等等,在這些商業模式上直銷企業應該如何做?

  首先,第一個反思是我們到底有沒有抓住風口?簡言之,當這個概念提出來時,我們的代理商、經銷商到底喜不喜歡?如果會員制電商是在去年年底,或者是今年年初被提起,大家覺得這是一個風口,可能還有一些希望。如果一個盤很快起來的話,首先解決的問題是所有接觸這個項目的人的意願以及動機,如果不喜歡,那麼這個概念一定要修改。我們不能因為跟風而跟風,我們要為了成功而跟風。因此風口的概念一定要修改。比如像葡萄瀏覽器,我認為在哪裡都屬於比較特別的,一個瀏覽器也是會員制電商,其實它背後包含了很多東西。

  第二,我們的手段到底是怎樣的,通不通電?我發現行業中還存在一些很現實的問題。朋友圈培訓或是線上的軟件培訓是非常低門檻甚至是零門檻,但卻還存在大批量的直銷人員不懂得這類軟件的使用,內部從上到下到底有沒有經常去使用這類軟件?微鏢局也是一樣的,我很擅長玩微信,但是抖音與快手卻不擅長玩,因此我也出現了斷層。但我會逼自己玩,讓自己習慣這種狀態,這樣才能適應新的風口。新的風口已經產生,對於我們而言,無論是微信還是其它一些軟件,到底應該如何從上到下去使用,去用過之後才會感受到裡面的區別,明白它為何可以產生裂變。

  第三,體系是否全套。在我看來,就培訓體系以及系統而言,各個行業裡直銷行業是最為強悍的。但是在線上的運營體系相對來說就較為薄弱。因此,從這方面而言,直銷行業也沒有做到全套。簡單來說,是從前端的造勢,到中端的一些交口,再到後端的一系列服務是否跟上,這些細節是很複雜的。

  以上是三個反思,我們看到很多直銷企業在各方面都準備齊全,或者做一些鋪墊,但是最終都是一頓操作猛如虎,希望我們很多的行動,最終還是要有結果。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五個拆解。第一,誘人的訂單入口。因為時間關係,我跟大家分享一個案例:這個案例叫快馬商學院,估計在座有人接觸過,是專門針對教授短視頻培訓的服務公司,它的入口就是8+1,只要999元提供8天1夜的培訓讓你掌握一整套短視頻的技巧玩法,而且後期還會給到一系列的福利。在瞭解這一訂單入口後,很多代理商、用戶就會自動掏錢進入。事實上這個就是解決喜不喜歡的問題,它會比直接開口轉化來得比較快、容易很多。因此,就需要我們在產品設計方面就去做一些細節上的鋪墊。

  第二,系統的線上教育。我認為線上教育版塊嘗試大於內容。因為自身的教育體系已經很成熟。我的一位朋友在線上的整套教育體系融入了一些教練基礎,目前接的單非常多。但實際上教練基礎或者內部的一些系統培訓等等,在直銷行業是最成熟的,所以嘗試大於內容。嘗試其它或者是花錢入單去其它的品牌內部學習體系就足矣,項目就能夠起來,這也是一個很快的方法。

  第三,成熟的品宣團隊。在品宣方面,我建議大家可以去挖兩三個成熟的人給自己的公司造勢。在今年三月份我們發現一個特點,我朋友圈的同行以及我朋友圈關注的一些品牌,大概40%左右宣傳的內容已經不再是圖片形式,而是使用了視頻。

  第四,活躍的造勢宣傳。對於我們而言,平時是藉助一些活動,但實際上這個行業更多的造勢宣傳還是從品宣和視覺這一塊來深入,包括各種的線下會議,這是很典型的做法。

  第五,完美的升級循環。

早些年關注了一些企業是如何實現代理的升級。如當年的三里人家或其它企業,其中有100個新人進來,有60、70個會升級,這個升級是來源於內部的一整套系統。這種將整個商業模式制度已經嫁接進去,在不斷的升級之下,會導致項目盤一直往高處走,最終就會慢慢形成金字塔。這個是屬於商業模式裡面所涉及到的。因此,我認為在做會員制電商或者是社群團購等其它項目時,我們必須考慮到這幾點。

  實際上所有問題只是暫時的未知,因為一系列不瞭解、不懂得所產生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學習交流來解決。但對於我們來說,到底是用現成的團隊去嘗試一些新項目,用團隊來換取經驗,還是用更多的整合來換取經驗,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轉型升級要選擇的。

  謝謝大家!

  (微鏢局(中國)董事長、中國服務貿易協會社交電商分會理事、海峽電子商務營銷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電子商會社交新零售專委會常務理事玄武在2019博鰲新零售高峰論壇TED18分鐘自由分享會上的演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