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面對大跌,我們應該怎麼辦?

(本文由公眾號散戶特訓營《baguazhanfa66》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面對大跌,我們應該怎麼辦?


今天文章的主題有兩個:


1、市場會不會深跌?

2、我們應該怎麼辦?


思考或回答問題,應該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

股市投資,應該遵循投資的基本規律——搞股市投資的市場分析,也應該遵循投資的基本規律。

因此,先找一點核心的、關鍵的數據,是分析市場的必要。


那就先看看滬市的相關數據統計吧——


1、總市值34.68萬億;

2、平均市盈率14.08倍。


再看看深市的相關數據統計吧——


1、總市值24.98萬億;

2、平均市盈率27.13倍。


我們先來算算目前A股的證券化率。


滬深兩市總市值:34.68萬億+24.98萬億=59.66萬億

2019年的GDP總量為99.8萬億,59.66除以99.8,得出的數據即為證券化率,約為60%。

如果考慮進2020年的增長,證券化率還應該更低。

我個人預估,2020年的GDP總量可達107萬億,如此,則動態證券化率僅為55%。

在美國,這個數據常年位於100%以上。

連股神巴菲特都說,證券化率位於100%上下是合理的,而低於70%時,就是投資者應該大舉加倉的信號。

正因為他非常注意運用這一數據,所以證券化率又被市場稱為“巴菲特比率”。

對比一下,您覺得A股不到60%的證券化率高嗎?


我們再來算算目前A股市場的整體市盈率估值。


全A市場的平均市盈率計算過程如下:


34.68萬÷14.08=2.46萬億

24.98萬億÷27.13=0.92萬億

34.68萬億+24.98萬億=59.66萬億

2.46萬億+0.92萬億=3.38萬億

59.66萬億÷3.38萬億=17.65


整個A股市場,目前的市盈率估值是17.65倍。

當然,這是靜態的。


股市投資,有一個“神奇的15倍”規律——從長期看,股市的年化複合投資收益率大約在6%-7%之間,而與這個收益率水平相對的估值倍數大概就是15倍上下的樣子。

所以,從長期投資的角度看,市場每每低於或靠近15倍時,就是一個好的投資窗口期。


目前A股整體市盈率估值是17.65倍,比15倍稍高,但距離已經不遠。

與美股相比,A股相對的投資價值更容易突顯。

美國以2%不到的經濟增長率,維持著25倍上下的股市估值,而中國則以6%上下的經濟增長,維持著17倍上下的股市估值。

誰更有底氣,不言而喻。


雖然A股市場上,軟骨症患者眾多,尤其股市向下波動時,各種各樣令人悲觀和恐懼的理由和結論都像春天裡的野草瘋狂生長,但是投資的基本規律很難改變。

也就是說,恐慌可以把估值的波動幅度拉大,讓現實的估值對投資規律限定的理想的估值偏離度加大,規律的估值永遠在那,偏離度越大,現實的估值向規律的估值迴歸的力度越大。

在波動的過程中,雖然我們很恐慌,但恐慌從來也沒能從根本上阻止過價值的迴歸。

所以,無論什麼情況下,我都堅信這條核心的投資規律始終在發揮作用。


總結一下我這段分析和論述吧:


1、中國還在中高速的成長中,證券化率長期在100%的合理區間下游蕩,是非常不正常的——如果迴歸到100%的水平上,則至少有1倍左右的升幅。

這是我長期對A股樂觀的根本原因。

2、中國股市整體市盈率估值僅17倍上下,距離神奇的15倍僅有一步之遙——而更低估值的上海市場,目前估值水平也就14倍上下,已經處在神奇估值的下方。

3、因此,目前的A股,下跌空間有限,而上升空間無限。


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我認為目前的A股已經很難深跌

不是不會跌,是“很難深跌”!


很多人會問:那什麼是深跌?

藝術的回答是:因人而異。

所以,與其糾結什麼是深跌,不如學會堅守常識,用規律來代替感受。


也許還會有朋友問:很難深跌是什麼意思?

我的意思就是:現在的股市就值得堅守,如果再下跌,則將更值得堅守——因為投資的價值,將因為股市的下跌而進一步突顯。

但是,不會賣出,並不意味著什麼都可以堅守、什麼都可以買入——保守的投資者、堅定的投資者,是對投資的基本規律進行保守和堅定,並不代表對一個“買”或“賣”採取宋江式的“愚忠”政策。

也就是說,保守是不錯的,但得區分出對象。

堅定是不錯的,但也得看是對誰堅定。


不知不覺,話題就到了我們本文想要解決的第二個主題: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搞股市投資,不能像李逵似的,板斧一輪,殺紅了眼,一氣向前而不知進退。

我經常提醒我身邊的朋友,一定要學會跳出市場看市場,這樣我們才不會被身邊的、局部的小氣氛所限定和影響。


如果你是想長期投資,而不是想賺一把就跑,應該投資什麼,不應該投資什麼,難道不是一目瞭然的嗎?


這裡,我們有必要再重複、解釋、強調以下幾點:


1、從長遠看,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只要政治穩定,保持與世界的溝通與合作,經濟維持增長,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反應到股市上,就是整體曲折向上;

2、對一隻個股而言,低估值陷阱需要認真防範,但對一個市場、一個指數、甚至一個板塊而言,低估值陷阱則很難發生——箇中道理,請回看1;

3、在中國股市中,H股比A股便宜,在A股中,價值股比成長股便宜,這就是由我總結和命名的“二元失衡”理論的核心基點所在——這個“二元失衡”的狀況,是目前中國股市最大的現實,長期投資者做投資決策時,必須始終牢牢地緊緊地死死地抓住這個最大的現實不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長期利益的最大化!

4、股市需要有夢想,但股市投資最大的夢想就是多賺錢,而多賺錢跟商業價值最為相關——如果你能找到既有很強的社會價值、又有很強的商業的價值的標的的話,當然最好;如果找不到呢?那就先把商業價值放在第一的位置!


看到這裡,您對目前的市場,還忐忑嗎?

您對未來的操作,已有什麼可猶豫的嗎?

股市即將開盤——做好您自己的選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