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一段關係,你不舒服了,你可以拒絕,也可以離開

最近的新聞都在強調,一個人可以通過某些技術可以操縱另外一個人。

卻忽視了,我們還有主動離開,拒絕傷害的自由。


你得知道,一段關係讓你不舒服,你可以拒絕,也可以離開。

你有自己為自己做主的權利。

知道這一點,所有的控制,都是有限的。


這是一個簡單的常識,但並不那麼容易做到。

因為“說不”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情。


要學會“說不”首先要學會的是,相信自己的感受。

我有一位朋友,以前交往過一位辯論隊的男朋友。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對方有自己的主見,說話做事都很有邏輯和條理。

但在一起。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對方都可以把自己說的認輸。最可怕的是,自己當下也覺得對方說的對。

但沉默後,過一段時間,會覺得不對啊。

但總是說不過對方,於是越來越沉默。

本來就是個謹小慎微的性格,變得越發的膽戰心驚起來。遇見事情,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許多事情,越發的聽從男朋友。


之後,發生了一些事情。分手了。分手後,消沉了大半年,後來換了工作,環境還不錯,重點是,允許她放手幹,出錯了,大家一起扛,總結,重新再做方案。

她慢慢變得自信了起來。

也慢慢敢於和人相處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不是一味的沉默。

她說,她現在在一點點嘗試思考,希望別人如何對待自己,哪些又是自己的邊界和底線,哪些是重要的,哪些不是。

她說,尊重和相信自己的感受,反倒讓現在身邊的關係,變得輕鬆愉悅起來。


而後,我們得擁有“說不”的底氣。

那便是,我們的價值體現,不能僅僅是一段關係。

得更開闊一點。


我很喜歡,顏如晶在奇葩說裡說過的一段話“最好的愛情,是60分,因為我們還有其它的40分,分給親情,友情,事業,理想,等等”

處理女性的離婚心理的時候,如果一位女性,離婚後,還有事業和其它支撐。恢復健康的心理幾乎只需要一小段時間。

而如果僅僅只是擁有一段關係。那重建起生活,需得花費更大的努力。


所謂關係裡的控制。如果你不在意他所控制的東西,離開,亦或拒絕都比較容易。


當然,北大這件事裡,用裸照等這些威脅,大家得知道一點,這種情況下,可以報警,只要對方敢發,那警察就得受理。

這是題外話。


回到關係裡,一般關係裡,沒有那麼極端。

因此,只需要告訴自己,自己是自由的,大半不至於會受到控制。


但,這些年。我慢慢想清楚一點,僅僅是防備傷害,不如創造更舒服的關係。

你可以選擇,告訴別人,希望自己被如何對待。

但當然,前提是,你也得,用你希望自己被如何對待的態度和原則對待他人。

比如你希望被溫柔對待,你不能總是吼著對方讓對方溫柔對待你吧。


這一點我還是,在一位同桌身上學會的。

是她告訴我,你不需要討好別人。朋友相處貴在欣賞和平等。

也是在慢慢觀察她的為人處事中,我知道,我希望被人怎樣的對待,同時也希望自己可以怎樣的待人。


雖然,現在我好像還沒有做到,像她那麼溫柔,但比高中時期,那麼彆扭的自己,要好多了。

我懂得分辨我的情緒,以及知道應對的措施。也懂得別人需要怎樣的對待。

更懂得表達這些。

比如,我難過的時候,知道自己最不喜歡別人在旁邊安慰或怎樣。

於是當有人開始想要安慰的時候,我會直接說,現在對於我來說,任何的安慰我是接收不到的,你放任我一個人,再過20分鐘,我就可以收拾好自己的。如果實在擔心,弄點好吃的給我就行了。

於是大家都開心。

不像以往,別人開始安慰的時候,我點頭,但內心都是吐槽,於是大家都累。哈哈。


我的經驗告訴我,有些事情,直接說清楚比較好。因為,別人不是心理諮詢師,猜不到你想要被如何對待的。哪怕是心理諮詢師,如果沒有半年的接觸,我也不會理解你究竟希望被如何對待。


所以,與其,大家防備著有可能的傷害。

還不如學會創造,讓自己和對方舒服的關係。

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還是親情。

都可以嘗試創造一些條件。


人都是不同的人,互相不懂得不理解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關係,相處,不就是,慢慢學會和懂得,哎,這個人喜歡被哪樣對待,我自己又喜歡被怎樣對待麼?

多花點時間和精力,瞭解自己,也瞭解他人。


希望,大家能創造出讓自己舒服的關係,同時也能在感受到被傷害的時候,進行改變或者遠離。


只有大家在關係裡過得舒服了。

我所希望的那個溫柔的世界,才會到來。

大家才不至於活得那麼辛苦。或者說,哪怕在外界拼搏,努力在辛苦。回到關係裡,都會覺得輕鬆又舒服。


而只有這樣,大家的心理越發的健康,社會才會少一些傷害。

我們沒有人是垃圾,每個人都可以選擇閃閃發光。

哪怕沒人愛自己,自己也得愛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