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真實故事」一億年輕人在B站解鎖新世界

「真實故事」一億年輕人在B站解鎖新世界

​B站誕生伊始,被認為是中國二次元文化的自留地,年輕人在這裡圈地自萌。但是近兩年,B站人類越來越多介入現實生活,他們看科普、學硬知識,甚至追蹤社會事件、為弱者發聲。一代年輕人在B站長大,開始影響世界。

「真實故事」一億年輕人在B站解鎖新世界

“彈幕”這個詞怎麼讀,難倒了84歲的文學教授。

登錄B站的第二天,福建師範大學的孫紹振教授自爆了這件事。當年輕的助理把“彈”讀作子彈的“彈”,他才意識到自己弄錯了,它是指即時評論像子彈一樣劃過屏幕,而非“彈出”的意思。

超過10萬人看見了這則視頻。不過B站“小朋友”們沒有感到尷尬,把“dan”念成“tan”,是每個試圖瞭解B站的大人都容易出的錯。

有關什麼是“二次元”的問題,孫紹振也回答錯了。老教授確定地說:“我知道啊,次,就是數學語言,二次方嘛。”他眼神篤定,看不到猶豫與心虛,說完還自得地笑了笑,被字幕標註為“博古通今的笑容”。這形成一種自嘲效果,彈幕裡“哈”字密密麻麻,混著一些“可愛”呼嘯而過。

自誕生之初,B站就有著“二次元人類自留地”的標籤。孫紹振是寫在語文課本上的人物,學術領域的老教授,怎麼看都是妥妥的“三次元生物”。

好在“小朋友們”沒有排斥這位“老老老教授”。

在孫紹振向嗶哩嗶哩的小朋友打招呼的視頻裡,彈幕排著隊向孫紹振問好,“給大佬獻上膝蓋”“給教授敬茶”“給大佬打電話”,都是有B站特色的致敬禮。有人爭搶著科普,孫教授是“歷史上留名的人物”“莫言的老師”,每一條彈幕後都拖著數量不等的感嘆號。

孫紹振很少笑,但在粉絲眼中,他動動眉眼都自帶可愛光環。有幾次真笑了兩聲,直接觸發了彈幕的“高萌警告”。

孫紹振總能隔空帶動彈幕情緒。“剛才我的助理說,我可能是嗶哩嗶哩現在年齡最大的UP主了。我今年已經83.5歲了……沒幾天我就84了。”孫紹振抿嘴整理措辭,猶豫的樣子略帶憨態,在彈幕裡瞬間掀起波瀾。

孫紹振說自己打算常駐B站。“聽說嗶哩嗶哩的學習氛圍很好,那我也嘗試在嗶哩嗶哩文學領域裡帶個頭哇,不定期地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供大家交流學習。當然也歡迎你們批評。你們說怎麼樣,好不好?”

彈幕再一次引爆,滿屏“好”字飛過。

「真實故事」一億年輕人在B站解鎖新世界

圖 | 彈幕與孫紹振的視頻互動

光環加持下,孫紹振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擁有了2.3萬名B站粉絲,看過他視頻的年輕人實際上比這個數字更多。“稀裡糊塗地混進”B站的他,還沒來得及理解什麼是“UP主”,就完成了一次反向破壁。

孫紹振事先不知情。近幾年,他有意識地做一些面向年輕人的文化普及,開始把自己上課的內容做成錄音,交由助理們發到網絡電臺上。一天下午,例行錄製教學音頻結束,門外進來一個年輕人,走到孫紹振桌前架設了一個固定機位。“給您看看我們年輕人平時看的視頻,看完後麻煩您做個簡單的點評。”

錄製視頻前幾天,孫紹振幾個年輕助理聚在一起聊天。有人說起孫老師年紀大了,學問做得好但沒有“出圈”,太可惜了。他們突然想到,“局座”張召忠成功在B站“圈粉”,決定給孫老師也試試。

早幾年,中國喜歡動漫和ACG文化的年輕人普遍遭受“幼稚”“古怪”等非議。這些喜愛二次元的年輕人,一度討論過是否要向社會主流普及ACG文化,洗刷汙名,稱為“破壁”。

2019年12月27日,孫紹振的視頻出現在B站時,次元壁又一次裂開了,嚴肅的大人們準備反向滲透二次元世界。

「真實故事」一億年輕人在B站解鎖新世界

孫紹振有三套話語體系,分別在寫論文時用、上課時用、日常跟晚輩交流時用。成為B站UP主後,他使用的是第三種話語體系,它通俗、放鬆,但要保持自己的智趣,內容不能媚俗。

古裝劇《慶餘年》熱播,男主角“範閒”在詩會上默寫杜甫的《登高》。助理們看了,請孫老師即興講講,為什麼不選李白的詩。他一口氣聊了7分鐘,講詩中杜甫置身亂世、憂國憂民的悲慼,講李白是被“幻想”寵壞的孩子,天真天才,永遠快樂。自己更愛杜甫,他把整個國家與人民放在心上。

有時,他見縫插針塞進一些幽默。

一名高中生問他,應試作文強調理性,但自己喜歡抒情文章,怎麼辦?孫紹振表情嚴肅:“我覺得這個問題比較複雜,要講清楚的話,我要做個廣告哦。”說完忍不住輕笑。 彈幕的情緒又被點燃,小朋友們紛紛說,好好好,讓您吃飯(即做視頻廣告)。

“在恰當的時間,出現在恰當的地點。”對很多近兩年才進駐B站的UP主來說,走紅具有某種必然性。 在80後UP主蔣松筠觀察中,2019年是B站嚴肅內容的元年。這年夏天,他嘗試用一些科技和社會熱點新聞作為關鍵詞在B站檢索,搜出來的原創視頻數量稀少,深度評論和財經類內容還是一片空白。同時,B站的視頻內容已經十分豐富,不單隻動漫,年輕人還關注美食、美妝、科普和紀錄片,對現實世界並不默然。

當時他從媒體出走,想嘗試製作一批與中國互聯網產業相關的視頻內容,投放到Youtube,成為一名視頻博主。但外國真正對中國互聯網感興趣的人群並不多,他很快放棄,轉而向內探索機會。蔣松筠使用了排除法,首先排除了所有短視頻平臺,他擅長邏輯鏈嚴密的分析內容,短視頻平臺要在數十秒內留住觀眾,對他來說太難了。

B站進入了他的視野,賬號“老蔣巨靠譜”很快橫空出世,一舉成功了。

UP主們一般會把視頻控制在10分鐘左右,避免觀眾視覺勞累,沒完播就離開。老蔣不一樣,他擅長解析互聯網公司財報、分析各個公司未來走向,視頻動輒三五十分鐘。有時畫面一切,窗外的天已經黑了。 年輕人的好奇心一點就燃。他們苦於一集時間太長,又無法離開,經常在彈幕自嘲:“又臭又長不看……真香”。

「真實故事」一億年輕人在B站解鎖新世界

圖 | 蔣松筠B站視頻截圖

2019年11月15日,他上傳了分析李佳琦現象的視頻:“該放下你的偏見了”。視頻開頭,觀眾視頻喊話他:“(就是)看不起”“他不low嗎?”

老蔣說,李佳琦得到追捧不無道理,解讀女孩們光顧李佳琦,主要是因為他價格實惠,且賣的都是女生群體中廣泛認可的品牌。另一方面,大眾越來越願意傾聽跟他們境況相似的人的意見。也就是說,影響大眾的人在越來越下沉化。

37分鐘視頻內容,老蔣花3星期走訪調查。他在李佳琦的直播間蹲了3天,被安利了一款保暖衣,領完優惠券後,商品已被搶空。前後不過10秒,“太嚇人了。”

因為李佳琦被嘲諷為“當代電視購物”,他下載了一個電視購物節目的app作為參照物。此外,向直播帶貨業內人士行業生態,在李佳琦直播間購物過的朋友被他追著問,還跑到微博上搜李佳琦的粉絲,看他們平常怎麼討論李佳琦。

彈幕調皮地形容他“暗中觀察”。

意外的是,這則視頻得到了許多光顧過李佳琦的女生的支持,它消減了光顧李佳琦的女孩身上 “無腦購物”的負面標籤。

「真實故事」一億年輕人在B站解鎖新世界

“如果把自己比作一種古生物,你覺得是什麼?”科普賬號“芳斯塔芙”的主理人芳斯塔芙和鬼谷藏龍婉拒了這個問題:“我們就是裸猿。我們本來在生物發展史上就有自己的位置。”

芳斯塔芙和鬼谷藏龍共同運營著科普號“芳斯塔芙”,2019年2月份,他們開始憑嚴謹逗笑講解古生物的視頻,在B站圈粉。

這一年,泛知識學習內容成了B站播放增長最快的類目之一。如果說蔣松筠穿破次元壁是有策略為之,鬼谷藏龍和芳斯塔芙則是偶然地踩到了點上。

成為UP主之前,“芳斯塔芙”供職於一家學術期刊,業餘翻譯科普文章。2018年,芳斯塔芙在B站註冊了頻道,發佈自己翻譯的外國科普視頻。後來,鬼谷藏龍也加入其中,以拍檔的身份共同更新賬號。

賬號的閱讀量穩定在每月50-60個觀看時,鬼谷藏龍心血來潮地對觀眾立了個flag:如果這則視頻點贊過20,就自制視頻。結果,觀眾很輕鬆就幫他把flag立穩了,兩人就此開始自制科普視頻“鬼谷說”和“鬼谷閒談”。

半年過去,鬼谷藏龍和芳斯塔芙的的志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鬼谷系列視頻的觀眾。

通過鬼谷藏龍的視頻,B站年輕人慢慢地互通了一些暗語。“球接子”,三個字讓人不明就裡,但看過“鬼谷說”,你就知道它約等於“鹹魚”。它是三葉蟲的一種,身體構造極其簡單,成天漂在海中、躺在海底,只靠過濾流經它的海水,濾食浮游生物。它出現時,大片彈幕排著隊飛過屏幕,一邊調侃它“丟蟲”笑它是“鹹魚蟲”“死宅蟲”,一邊想像它一樣肥宅快樂,躺著吃“嗟來之食”。

「真實故事」一億年輕人在B站解鎖新世界

圖 | “芳斯塔芙”B站視頻截圖

年輕人保持著懷疑的特性。探索欲驅使他們點進這些科普視頻,也鼓勵他們不羞於指出疏漏,推著UP主們去求證真相。

一次,鬼谷藏龍回看“鬼谷說”講軟骨魚的視頻,發現有人指出,視頻中“現實中虎鯨存在文化多樣性,有非常畏懼鯊魚的群體”的說法缺乏依據。他考證一番,在評論區置頂了一條勘誤評論。倒不用擔心他們會為此難堪,有時從論文裡讀到了新結論,也要主動勘誤。“一直以來不斷會有新研究出現,把舊的理論給推翻,”芳斯塔芙說,“我們儘量不犯錯,但出了錯就要更正。”

鬼谷藏龍興致勃勃,說起每當學界有新結論,科普媒體經常會挖出自己分析舊觀點的文章,在文章最後更新一段最新進展,快速完成第一波面向大眾的信息更新。

「真實故事」一億年輕人在B站解鎖新世界

2018年,許多用戶發現,B站首頁混入許多三次元的內容。當時這引發了討論和爭議。有人回應說:“在B站,請遵守一點,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藉由B站,年輕人開始主動表達對世界的看法。他們樂於在此發表對熱點事件的看法,甚至是保護弱者,為他們發聲。

在成為UP主之前,B站是敬漢卿追奧特曼系列特攝片的基地。一次,他在看“奧特曼”時,點進了底下一則相關視頻,知道其背後公司遭遇財政危機,賣身與人。那是他第一次得知奧特曼們在現實世界中的遭遇,為此他特地去淘了幾個奧特曼正版手辦,為信仰“充值”。那之後,通過這些視頻,他的認知不斷延伸到現實世界的不同領域,影視產業、生活,甚至是在B站追熱點新聞動態,俗稱“吃瓜”。

2019年8月,敬漢卿已是B站一名小有名氣的吃播UP主,他無端吃了個官司,一家公司惡意將他的名字搶注商標,給他發了律師函。一番瞭解後,敬漢卿在B站講述了這段經歷,提醒其他UP主注意。另外,維權中需要證明他的粉絲基礎,敬漢卿在也請觀眾點贊、評論、收藏。

一些B站年輕人的視頻,正在改造現實世界。

1999年出生的UP主“禿草是真的”就是其中一員。2019年6月,他在B站發佈了3個教福建地方手語的教學視頻。

禿草出生在福建一個工人家庭。父母都是聽障人士,從小,父母和同為聽障人士的姑姑、姑丈照顧他長大。聽覺喪失牽連語言表達,在家中,大家靠手語交流。直到5歲那年,參軍的哥哥回家,禿草才開口說話。這讓他的父母驚喜,他們不知如何觀察“禿草”對聲音的反應,一直以為“禿草”也喪失聽力。

長大後,禿草成了長輩和外界溝通的橋樑。父母到醫院看病,他陪同問診,藥怎麼吃、身上哪裡痛,都靠他和哥哥溝通。禿草對B站的觀眾講述這些,自問自答:“為什麼不請護工呢,因為護工不會手語啊,醫生也不會手語。”

彈幕裡有人問:“不能寫字溝通嗎?”

實際上,禿草的父母那代聾啞者處境尷尬。受制於那個時代的教育條件,他們中的很多人不識字,在工作和生活中,無法用文字與人交流。現在,年輕的聾啞人識字率上升,與他人交流已無太多障礙,父親這代聽障人士和聾啞人的窘狀成了房間裡的大象。

2019年6月,禿草到醫院幫父親拿藥,路過五官科時遇見一名聽障的老太太。禿草一眼就認出她是聽障人士——她急切比劃著“眼睛”“很痛”“看不見”,接待她的護士一臉茫然。

禿草用手語讓老太太把情況告訴他,才得知老太太眼睛痛了1年,她聽不見,看病麻煩,也沒有兒女幫忙,直到撐不住了才來醫院。醫生診斷老太太得了青光眼,到了要做手術的程度。之後,禿草幫老太太辦住院,直到老太太的工友趕到醫院才回家。

回家後,禿草決定拍視頻教年輕人打手語。之後,他的《福建自然手語教程》做了三期。跳過理論,直接教觀眾打實用詞句。“很高興認識你,我只會一點手語”,學會這句話,據說走遍全國都不怕。

在禿草的手語課,“爸爸”是伸出拇指輕觸嘴唇,表示一家之主。“媽媽”是伸出食指輕觸嘴唇,表示家中最纖細優雅的人。“爺爺”“奶奶”,禿草講解成“爸上加爸”“媽上加媽”同樣的手勢,上移幾寸,輕觸額頭即可,瞬間飄過滿屏“哈哈哈”。

「真實故事」一億年輕人在B站解鎖新世界

圖 | “禿草是真的”B站視頻截圖

在B站上,越來越多年輕人像禿草一樣,用視頻表達改造現實的願望。而網站之外,生活仍在繼續。一度,禿草擔心這件事陣仗大、效果小,大家看過學過,但用不上。然而,一位北京的網友看完了禿草的手語教學,偶然在肯德基發現了一位聽障人士。她按禿草教的動作打招呼:“很高興認識你,我只會一點手語。”之後,她看到對方眼中露出了光芒。

敬漢卿更新了商標搶注事件的近況。維權正在進行,他用維權視頻產生的平臺打賞,在四川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學,當然,他自己添了點錢。受到他的感召,一些B站的年輕人也在能力範圍內組織向地震災區捐建衣物。

“芳斯塔芙”的粉絲們想改名為“球接子”。這代表了大家嚮往的生活,正如鬼谷藏龍在視頻裡調侃的:“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會很舒服。”我知道生活還要努力,但在彈幕裡,我想暫時假裝鹹魚。

與此同時,芳斯塔芙和鬼谷藏龍入選了2019年BILIBILI“百大UP主”榜單,1月18日的上海,將會有真正的大人給他們頒獎。這個榜單集結了B站影響力和個人特色突出的UP主,現實向內容在今年的榜單中大幅增加。

2020年1月份,孫紹振更新了一張風吹起一頭蓬髮的照片,“小朋友們是不是感興趣我的帽子?這張照片就是答案。”錄視頻的時候,孫紹振總是戴著一頂格紋貝雷帽。它很快吸引了小朋友的好奇心。朋友笑說他這是“農村包圍城市”,他不認,改說這是地方支持中央。輕輕鬆鬆,引發了評論區又一輪討論。

跟年輕人交流,讓嚴肅的文學內容普及到了新維度,也讓老教授短暫地“變年輕了”。

- END -

撰文 | 林森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