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中國房價何時見頂?應該知道兩個概念:“美元頂”、“人民幣頂”

中國房價何時“見頂”?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把問題“精準化”。所以在三四年之前,我率先提出了兩個概念:“美元頂”和“人民幣頂”。

其實,在這兩個“頂”之外,還有兩個概念:“中短期頂”和“長期頂”。

今天就討論一下這四個概念。

為了說明白這四個概念,首先要簡單敘述一下樓市的“莫斯科模式”和“東京模式(日本模式)。”

“日本模式”(東京模式)大家比較熟悉,上世紀90年代日本房價、地價見頂,泡沫破裂,價格劇烈下跌,最終造成了很多負資產家庭。1997年之後,香港重演了這種走勢,給很多內地人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在“莫斯科模式”被充分關注之前,國內學界普遍的看法是:早晚有一天,中國樓市會以“日本模式”的方式泡沫破裂。或者說,“日本模式”是房地產泡沫的唯一出路。

“莫斯科模式”是通過我的發掘,才引起廣泛關注的。如果說“日本模式”的特點是“保匯率、放棄房價”,那麼“莫斯科模式”的特點是“保房價、放棄匯率”。

從1989年至今,盧布對美元貶值了1萬倍,其中有過一次舊盧布對新盧布的1000:1的兌換。此外,莫斯科中心區同樣的房子,以美元計價上漲了150倍左右:如果按照舊盧布計價,莫斯科中心區的房價在不到30年裡上漲了150萬倍。

由此可見,樓市泡沫未必一定通過房價暴跌來完成,也可以通過貨幣超發來覆蓋(最終通過舊幣換新幣來掩蓋,促使大家遺忘)。在“貨幣超發覆蓋”模式下,必然表現為“本國貨幣”對“國際硬通貨”的大幅貶值。

日本之所以保住匯率,讓樓市泡沫破裂。是因為日本是自由經濟體,沒有外匯管制,國內資產價格高了之後,錢很容易跑出去。此外,日本經濟高度依賴能源、原材料進口,保匯率才能保住民生;否則(比如保房價,讓日元匯率貶值),將讓進口商品越來越貴,國內通脹將幾何級數上漲。

而俄羅斯則不同。俄羅斯主要靠出口能源、原材料維持經濟,如果保匯率讓樓市泡沫破裂,只有損失沒有收益。而通過貶值,可以刺激出口。而且在俄羅斯的體制下,發鈔是最容易的事情,何必為難自己經濟轉型呢。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莫斯科模式”和“日本模式”的對比,發現以下規律:

1、當樓市泡沫顯著的時候,外匯管制型國家有條件選擇“保房價、棄匯率”,而貨幣完全自由兌換的國家和地區,往往會“保匯率、棄房價”。

需要說明的是:選擇“保匯率、棄房價”的國家和地區,只能放棄短期內暴漲的那一段房價,因為涉及的銀行抵押合同不多,風險可以承受。如果放任房價自由落體,則銀行體系將無法承受。

2、至於是“保房價”還是“保匯率”,或者是“兩者兼顧”,要看這個國家的基本條件。真正完全放棄房價的國家,是不會有的。

3、中國最大的可能是“房價優先的情況下,適當穩定匯率”。目前頂著人民幣匯率不讓貶值的,主要是特朗普。“兩個都保”,只能靠強有力的國家管制和雄厚的外匯儲備,中國恰恰具備這兩個條件。

要長期實現“保房價、也保匯率”,是有相當難度的。但事實上,香港就做到了。香港有其特殊性:面積狹小,政府可以嚴格管控人口增長和新增住房。

展望未來,中國內地的房價“頂部”在哪裡?我的看法是:

第一,長期看,大城市的房價是沒有頂部的。

這是因為:通脹是常態,只有適度通脹才能刺激經濟發展,通縮將讓經濟陷入惡性循環。歐洲日本和美國,在經濟危機之後,央行都希望看到通脹重回2%左右,竭力避免“錢越來越值錢”現象(就是通縮)的出現。

正是因為各國政府無不希望看到適度通脹(避免“錢越來越值錢”),各國央行把“維護適當通脹”當做工作的首要目標,所以任何一個國家,只要不出現異常情況(比如戰爭、地震、瘟疫),其大城市的房價必然是被通脹不斷推高的,長期看是沒有頂部的。

換句話說:北上廣深,以及各地的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有基本配套服務的房子(也就是“有用的房子”),長線看會一直漲下去,沒有頂部。除非這個城市遭遇了“不可測”,人口持續減少。

第二,房價存在“中短期的頂部”。

在中國房地產發展史上,曾出現多個熊市。比如1993年的調控,2003年的非典,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金融風暴,都造成過一段時間裡房價的大幅下跌,時間從幾個月到數年不等。

但這些頂部,都只是“中短期”的頂部,很快被後面的高點所超越。現在回過頭去看,每次大跌都是很好的抄底機會。但前提是,你要買大城市的房子,買有基本配套的房子。

而且你要注意一點: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對樓市泡沫真正“下重手”的就是1993年的調控,其前提是“土地財政尚未形成”。1998年(房改)之後,土地財政形成了,成為城鎮化、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政府對樓市的調控的方式方法就變了,“穩定健康”成為四字要訣。

第三,在中短期頂部裡,“美元頂”更容易到來。

中國大城市的房價,已經顯著超過了美國。如果不是特朗普不斷威脅中國,拿中美貿易逆差說事,人民幣匯率現在應該已經破7,甚至突破了7.2。

中國目前資產價格顯著超過歐美,而中國的廣義貨幣M2大約相當於27.6萬億美元。如果放開給中國人兌換美元,不僅僅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可以瞬間換光,全球的美元都不夠中國人兌換。好在中國有外匯管制,而且可以不斷收緊,才避免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按照美元計價的中國大城市房價,很容達到一箇中短期高點,這就是“美元頂”。也就是說,未來即便在一段時間裡房價仍然在上漲(人民幣計價),但折算成美元卻漲不動了(因為人民幣開始貶值)。這種情況早晚會發生。

第四,“人民幣頂”——不同城市,情況不同。

前面說過,由於通脹長期存在,所以中國大城市的房價長期來看,不存在“人民幣計價的頂部”,甚至不存在“美元頂”,只存在中短期的“人民幣頂”、“美元頂”。

但小城鎮就完全不同。我此前曾舉過西班牙的例子,根據最新報道:這個國家8125個市鎮中有4995個人口不足千人,其中人口不足500人的市鎮達2652個。由於人口太少,公共服務質量不斷下降,進而引發年輕人的加速離開。

未來中國的小城鎮也會如此。在這種情況下,進入“衰亡期”的小城鎮,則可能出現房價長期趨勢性的下跌(無論是美元計價還是人民幣計價),這將是非常可怕的。

10年之後,中國城鎮化就將結束第一個階段。第一階段的特徵是:所有的城市聯手,去瓜分農村的人口。第二個階段是,城鎮化率基本見頂,大城市開始從小城市抽血,小城市人口連緩慢增長都做不到了。

到那時,一些“人口通縮”的小城鎮的房價,將無法被通脹推動,可怕的長期性質的“人民幣頂”就會出現。房子基本上賣不出去,只能出租換點租金。但租客將越來越難找。最終,相當一批房子連拆了賣廢品都不會有人要,因為不夠拆除和運輸的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