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150年前日本有人想廢除漢字 72年前他們又正式限制使用漢字


從1995年開始,日本每年都會評選出年度漢字。這是2004年的年度漢字,災。因為那年日本臺風災害,損失很大。而很多到日本旅遊的朋友也能感覺到,在日本,語言可能不通,但文字是基本相通的。160多年前,日本被美國打開國門,很多清國人到日本謀生,他們與日本人的交流方式,就是筆談。但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當年日本差點把漢字廢除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開國之前,漢文化在日本有深遠影響。但列強侵犯亞洲、在鴉片戰爭中清國被打敗;尤其是日本本身也成為列強獵取的對象之後,很多日本人越來越覺得,漢文化無法使日本對抗外來侵略。於是,對於漢字的去留,有三派觀點——

全廢論。也就是完全把漢字廢除。但我們知道,文字與文化是難以分開的。廢了漢字,日本文化如何存在?比如,武士們信奉的仁、義、信等觀念,如何表達?商店裡面這種匾,還要不要掛?

第二種是擁護論。持這派觀點的,當然是受漢文化影響最深的人。不得不說,當時的日本,能流利使用漢字吟詩作賦,那絕對是高逼格啊。自我感覺都高人一等。

第三種則是限制論。限制就是折衷。但最終目的,是要廢除漢字,全用日文。只不過時間多長呢?不知道,慢慢來。日本著名教育家福澤諭吉所持的就是這種觀點。且這種觀點因另兩派都可接受,所以,最終也就成了主流。也就是說,想廢除漢字,在150年前,是已失敗了的。

因此,從明治時代開始,日本一直走在限制使用漢字的路上。二戰之後,這事又被提上了日程。1946年11月16日,第12回國語審議會總會發布了“當用漢字表”,包含1850個漢字。

他們規定,在公文、教育等領域,可以教這些漢字,但這些字之外,需要用到漢字的地方,就得用假名來表示。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這種規定適合不了社會生活。因此,1980年代,之前的一些限制被取消,取而代之的發佈了“常用漢字表”。

2010年,又發佈“改定常用漢字表”,規定常用漢字為2136個。我們知道,中國人認識3000個漢字就不影響讀書交流了,對普通日本人而言,2136個漢字,也夠用了。從強制性的“當用”到推薦式的“常用”,日本的漢字廢除論失敗了;限制論,實際上也是失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