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除了 "浪漫包容愛真理",再加上"自由",武漢還有這些


除了

武漢大學

【國內最美的大學】

武漢大學前身本為創辦於1893年的自強學堂,曾改名為武昌

除了

中山大學,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校址在武昌東廠口,後遷往珞珈山,並建新校舍。當時任建築設備委員會委員長的李四光聘請美國建築師凱爾斯設計,由漢協盛、袁瑞泰、永茂隆等營造廠及上海六合公司分別承建。1935年陸續建成。據說當時耗資300多萬銀圓,算是耗資巨大了。王世傑、王星拱、周鯁生等人相繼擔任校長。辜鴻銘、竺可楨、沈從文、朱光潛等一大批著名學者先後在這裡任教。

建成的武漢大學位於東湖之濱的珞珈山、獅子山等10餘座起伏的山丘之間,由三條南北軸線與兩條東西軸線相交會,形成以圖書館、理學院、工學院為主體的三個建築群組。三條南北軸線為:中心花園在建築整體上,遵循了“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又引入西方的羅馬式、拜占庭式建築式樣。

武漢大學校園內最早的櫻花種植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包括早櫻、晚櫻、紅垂櫻等10多個品種。

除了


珞珈山

【不曾被人遺忘的慘案發生地】

又稱洛迦山,岡巒連綿,與東湖水色交相輝映,成為一組勝景。

“中國最美麗的大學”武漢大學坐落在珞珈山之西部。

珞珈山山,原名羅家山,亦名落駕山。 珞珈山現在這個名字,是國立武漢大學首任文學院院長聞一多先生改的。珞,是石頭堅硬的意思;,是古代婦女戴的頭飾。“落駕”與“珞珈”二字諧音,寓意當年在落駕山竿路藍縷、闢山建校的艱難。珞珈山東北的湖中有浪淘石,離岸400餘米,突出水面有十多塊石頭。每當起風時,浪濤拍打石頭的聲音如鐘鼓和鳴。浪淘石附近有六一紀念亭、六一烈士墓等革命紀念建築物和航海俱樂部等。

除了


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

【唯一一個位於高校內的4A級景區】館藏各類地質標本3萬餘件,其中極其罕見的標本近2000件,如著名的黑龍江東北龍、和平永川龍、鸚鵡嘴龍等恐龍化石骨架及各種珍貴的礦物、寶玉石、化石標本等。還有反映2億多年前爬行動物生活場景、面積達100平方米的《遠古生命足跡》化石幕牆,讓人歎為觀止。

除了


武漢植物園

【我國五大核心科學植物園之一】

​創建於1956年,共栽培各類植物4000餘種,收集和保存中國紅皮書中的國家級保護植物100多種。國內有珍稀植物區、觀賞植物區、水生植物區、藥用植物區、獼猴桃園、松柏園、樹木園、竹園等十多個專類園區和園林景區,被稱為“東方密蘇里植物園”,也是我國華中地區最大的植物資源收藏中心和中國北亞熱帶植物研究保護基地。

除了


卓刀泉

【傳說當年關羽以刀鑿地,水湧成泉】

相傳東漢末年,關羽曾駐兵於武昌伏虎山,因缺少水源,關羽以刀鑿地,竟然水湧成泉,故名卓刀泉。宋代修建御泉寺於此,香火鼎盛。1916年重修。

山門上刻有“卓刀泉”,進得山門,是一個四合院,卓刀泉就在院中央。現在御泉寺的舊址上建有江南園林風格盆景園建築群。

除了


寶通禪寺

【荊楚名剎、武漢四大叢林之一】

寶通禪寺始建於南朝劉宋年間,現存建築是清同治、光緒年間重建的。所有建築皆隨山勢而起伏,隱現自然,層疊有致。

寺內建築自下而上有山門、放生池、聖僧橋、接引殿、大雄寶殿、祖師殿和藏經樓。左有禪堂,右有方丈堂。登上山可見鐵佛殿,再上為華嚴洞、華嚴亭、法界宮和洪山寶塔。

除了


寶通禪寺以其寺內三眼泉水及山上奇石而著稱。寺內有三泉:黃龍泉、白龍泉、乳泉。寶通禪寺所在的洪山自古有“洪山之嶺多奇石”之說,即東崖、雲扃、杯樽、翠屏、棲霞、獅子峰、仙人石、壽字石。寺內存有南宋嘉熙年間孟珙所鑄大鐵鐘兩口,在彌勒殿前還保存有明代初年的石雕大獅子一對,為寺廟增添了威嚴的氣氛。

寺內現存最著名的建築是洪山寶塔。寶塔建於元代,是為紀念靈濟慈忍大師建造的,又名靈濟塔。塔身為磚石砌成,仿木結構,八角七級,塔身內空,每層多面皆有窗口,從底層到最上層有旋轉石級可登。

寺院後山多古樹,相傳南宋民族英雄岳飛在該地駐軍時植過鬆樹,名“嶽松”,明末被砍伐,清同治年間在原地又植松樹多株,長成後仍稱嶽松,現尚存八株,可謂“古木參天”。山門上有趙樸初題寫的“寶通禪寺”四個鎦金大字。

除了


蛇山風景區

【“寒花媚幽石,疏林帶高閣”】

又名黃鵲山,形如伏蛇而得名。蛇山頭臨大江,尾插鬧市。

在長約2公里的山上,歷代建有眾多的名勝古蹟,馳名的樓閣亭臺有20多處。歷代名人崔景、孟浩然、李白、王維、陸游等,均先後登臨遊賞,吟詩作賦。有抱冰堂、勝象寶塔、演武廳、碑廊、岳飛亭等景點。


除了


中山艦博物館

【歷經滄桑的歷史見證】

歷經滄桑的中山艦原名“永豐”,是晚清政府1910年耗資68萬兩白銀在日本三菱船廠定造的。1917年7月,永豐等九艘艦艇在上海起義,南下廣州組成護法艦隊,投入反對北洋軍閥的鬥爭。1922年6月,陳炯明叛變,孫中山先生登上該艦指揮平叛,該艦英名遠播。1926年3月,震驚中外的“中山艦事件”爆發,中山艦成了蔣介石陷害共產黨的歷史見證。

中山艦排水量為780噸,全長659米,寬8.9米,吃水約2.4米,最大航速約13.5節,裝備艦炮8門。1938年,中山艦前往武昌金口巡防,遭到日軍6架飛機的襲擊,沉沒於長江金口水域。1997年,中山艦被打撈出水。出水後的中山艦經過修復後陳列在江夏金口,供人瞻仰。

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