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冬 大山中的彭村


農曆冬月初四。雨後的清晨,太陽還藏在雲霧中,周圍寒意甚濃。一位教授朋友在家休假,相約一起去山裡走走,吾亦羨慕他的詩意生活,欣然同往。出發時,日已高起,加上車內暖氣的效果,頓時覺得陽光融融,這樣的天氣,爬爬山是個不錯的選擇,朋友決定去宵坑大峽谷轉轉。

冬    大山中的彭村

出了城,車子不急不慢地行駛著,目光所至,皆為山色,望遠,是掩映在薄霧中的層巒疊嶂,近看,是冬日裡草木的斑瀾。每到一處,朋友娓娓道來地名的由來及當地的風土人情,聽得人心情放鬆又受益匪淺。許是太依賴導航了,我們竟行駛到一條較窄的山間小道上來,再往前走,有點懷疑路線的正確性了,正好周邊風景不錯,於是決定下車走走看看。車停在一條河邊,河道很長,四周群山環繞,水從山中穿過,山為水岸,水澤萬物,在陽光的照耀下,粼粼的波光與汩汩的流水聲構成了一幅動與靜的奇妙組合。

冬    大山中的彭村

過了一座橋,路邊有一個石碑,通過碑刻,我們方知來到的是棠溪鎮彭村。村子是一排排的農家小院 ,信步而逛,突然就被一戶人家院門兩邊火紅的兩團吸引住了視線,走近才知是火棘樹,樹上果實黃黃紅紅,密密麻麻地掛在枝椏上,煞是好看,我們拿出手機拍照,這時主人大叔走出院子來了,朋友上前與之攀談,大叔家的院子最適宜觀景,前面是河,遠處是山,山水相依,真是一塊風水寶地!

冬    大山中的彭村

大叔介紹說這條河叫龍鬚河,但他們的生活用水都是引自後山上葛仙洞,即使今年乾旱三月未雨也不曾斷流,我們十分好奇打聽了進山的路決定去一探究竟。我們沿著山路向上走去,山勢不高,山道是附近村民踩出來的土路,沒有石階,不算陡峭。山中靜寂,倒是我們的到來打破它的寧靜,山澗清澈的小溪由山的頂部歡暢而下,發出叮咚的流水之聲,掬一捧清泉,應喉而下,那絲絲香甜且略帶涼意,瞬間流至全身,沁人心脾,沐著溫柔的陽光上山,輕鬆的腳步傳遞著我們快樂的心情,我門們興致所至引吭高歌,似乎在與大山對話:“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登高望遠,對面山上的蒼綠、深黃與淺紅和諧的融合在一起,在藍天白雲的映照下,妙趣天成。

冬    大山中的彭村

“層林盡染”是直接的感受,那空曠的幽遠,綿亙的遼闊下,是人類的渺小,此時此景,可否參得一點佛心,悟得一絲禪意?經過一番周折,我們找到了葛仙洞,洞不算太大,洞中有個佛龕供著佛像,香火印跡見證了佛祖對四方眾生的庇護,村民的跪拜,在歷史的雲煙,代代相傳的故事裡,青山依舊在,人們對神靈與自然的敬畏如同歲月一樣亙古綿延。

冬    大山中的彭村

葛仙洞的洞頂呈弧形蓋住了山洞,雖然洞頂上長滿了小樹,但還有幾塊大石頭突兀地伸出來,讓人不禁擔心會不會掉下來,然自然之奇,豈是世人可以想象?洞為山泉之眼,滋潤著這四方百姓,初聽似是虛幻傳說,但確是不爭的事實。在熱情好客的大叔家吃過午飯後,我們決定沿著龍鬚河河灘走一走,冬天河水普遍較淺,正好可以踏著水邊的鵝卵石下得河來,撿起一個小石頭,打個水漂,重溫一下兒時的樂趣,忘卻塵世的喧囂。

冬    大山中的彭村

河道深處,岸即是山,陽光也繞道而行,更顯得幽深碧淨,連那幾只水鳥也懶洋洋的浮在水面上沉默不語,它們似乎也在享受這難得的寧靜,我們就不打擾它們了!返回岸上,且拍攝一下岸邊的蘆葦吧,它仍舊留戀著這人間,執意等著人們的到來,如痴情的女子盼望著情郎,只待長河能渡。山巒遠去,我已轉身,能帶回的只有幾塊從山上挖下來的青苔和假山石,彭村前面的群峰是目之所及未能到達的地方,或許未曾攀登的峰頂才是最美的風景,它靜默地矗立在那兒,召喚著下一次的浪漫之約。

冬    大山中的彭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