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有望助力病毒檢測“雙保險”,科研機構無償提供攻關“戰疫”原料

在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疫”中,科研力量為人類直面病毒研發戰鬥武器,角色關鍵。除了直接針對疫情難點進行攻關,南都科創記者近日觀察發現,2月1日、2日先後有醫療科研機構宣佈無償提供疫情相關科研成果或科研原料,以減少科研人員的重複工作和科研經費浪費,加快針對疫情的科研進度。面對疫情,科研界共同努力、共享成果的風氣漸開。

有望助力病毒检测“双保险”,科研机构无偿提供攻关“战疫”原料

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無償提供病毒科研原料

無償提供原料可節約7天以上科研時間、百萬研究經費

2月1日,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佈了“無償提供2019-nCoV N蛋白表達菌株”的公告。公告介紹,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新檢測技術中心團隊於春節期間成功合成了一種菌株,該菌株含有的“2019-nCoV N蛋白”可作為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卡研發及後續科研的潛在原料。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作為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下設的科技支撐單位,決定將菌株無償提供給全國範圍內的科研院校和生物醫藥公司。

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叢鋒博士在接受南都科創記者採訪時表示,截至2月3日11點30分,監測所已收到800份在線預約,如果這些機構都各自從頭開始進行合成,每家機構在基因合成和載體構建上的費用約要2000元,合計將花費160萬元的科研經費。

有望助力病毒检测“双保险”,科研机构无偿提供攻关“战疫”原料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更重要的是(如果各自合成)要7-10天才能拿到表達的菌株。” 叢鋒介紹,而一旦完成這一合成過程,後續製備菌液的成本和時間都將大為減少,因此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選擇將該菌株無償提供給相關科研工作者,以節約科研工作者寶貴的研發時間。

據叢鋒介紹,目前第一批637份菌株已經發出,800份在線預約主要來自廣東、浙江、江蘇、北京、湖北等地區,還有美國、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國外研究者聯繫。在800份預約中,科研院校共有490份,生物醫藥企業310份,企業積極性很高。

無獨有偶,2月2日,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官方微信發佈消息稱,山東大學高等醫學研究院王培會課題組目前擁有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和SARS病毒編碼的所有基因。為了減少科研人員的重複工作和科研經費浪費,現無償為學術界提供pcDNA6B-viral gene-FLAG載體,希望有能力的課題組早日做出有價值的成果,助力疫情防控。

叢鋒表示,在一般情況下,考慮到尊重市場經濟和知識產權因素,類似科研成果並不會被共享。但在這次疫情防控過程中,鍾南山院士作為廣東省疫情防控科技攻關組的專家指導組長提出“共享”倡議,得到了許多科研工作者的響應和踐行。叢鋒說,“聯繫我的老師也有許多表態願意共享利用該菌株製備的蛋白、單抗、多抗等產品,風氣已開。”

有望助力病毒檢測“雙保險”

2月3日,國務院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田玉龍表示,用於患者診斷的核酸檢測試劑日產77.3萬人份,相當於疑似患病者的40倍,已基本滿足要求。

儘管核酸檢測試劑產量已達需求,但一線病毒檢測仍然存在一些難題。據1月30日《人民日報》報道,天津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在此前三次核酸檢測中均為陰性,直到第四次檢測才確診為陽性。據業內人士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由於檢測方法的侷限性,已寫明可能因多種因素導致出現假陽、假陰結果,多位臨床醫生也對試劑盒準確性提出了疑問。另外,由於核酸檢測試劑盒收集後需要高標準實驗室和實驗操作進行檢測,因此對確診效率也有影響。

有望助力病毒检测“双保险”,科研机构无偿提供攻关“战疫”原料

醫療企業在準備核酸檢測試劑盒

據南方+報道,1月29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對外宣佈,該所通過與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短時間內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IgG、IgM血清學診斷試劑盒,可作為除咽拭子病原核酸檢測以外的重要輔助診斷手段。

據瞭解,血清學病原診斷,作為與咽拭子病原核酸檢測採取不同方法的病毒檢測手段,在補充核酸檢測的侷限性上有較好的表現,例如核酸檢測採集的是咽拭子而非下呼吸道樣本,可能因病毒量不夠等情況造成漏檢,而血清學病原診斷通過人體免疫系統產生的特定抗體進行診斷,兩種診斷方法共同配合,相當於為病毒診斷打上“雙保險”。

叢鋒表示,做血清學檢測時N蛋白是會被優先考慮的幾個蛋白之一。參考其他冠狀病毒,已知N蛋白與病毒基因組RNA相互纏繞形成病毒核衣殼,在病毒RNA的合成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N蛋白相對保守,在病毒的結構蛋白中所佔比例最大,感染早期機體就能產生抗N蛋白的高水平抗體,可以利用N蛋白建立快速檢測2019-nCoV血清抗體方法,也可以進一步製備單抗或開展解析該蛋白結構等研究。

對於無償提供該菌株能否助力血清學試劑盒研發廣泛鋪開,讓臨床一線在短期內形成病毒檢測“雙保險”。叢鋒表示,這是此次無償提供菌株的願景。“具體的未知因素還很多,蛋白的產量、純度、抗原性等有待各位老師後續驗證。”他說,“即使最壞的結果是這個蛋白經評價不適用,也起碼為大家節省了時間和合成的經費,避免重複工作造成浪費。”

出品:南都科創工作室

採寫:南都記者 徐勁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