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蘇聯解體後,家產是如何劃分的?可不是一句話那麼簡單

1991年,強大一時的蘇聯轟然倒塌了。但是分家可不是說說那麼簡單,不是宣佈獨立就完事的。既然不在一起過了,不是拍拍屁股走人,還得分家。

在很多人看來,除了其他國家獨立出去的領土和人口外,大部分應該都是俄羅斯繼承了。畢竟俄羅斯作為蘇聯的主體,成為蘇聯在國際法上的繼承國。原蘇聯在海外的使領館均由俄羅斯繼承。俄羅斯也繼續遵守蘇聯與外國簽訂的條約,聯合國的地位也是由俄羅斯繼承的。

蘇聯解體後,家產是如何劃分的?可不是一句話那麼簡單

可是畢竟在一起幾十年了,萬事都糾葛在一起。那麼蘇聯當年解體時到底是如何分配家產的呢?

各國領土,只能按照當時各個加盟共和國的邊界了,再去糾結過去,恐怕又是一筆算不完的的糊塗賬。即便如此,還是會有很多國家之間有領土糾紛,到了現在仍然是個問題。

蘇聯解體後,家產是如何劃分的?可不是一句話那麼簡單

人口問題,很多人說這個好辦,這些獨立國家都有自己的主體民族,那麼屬於哪個民族遷到哪裡就是了。其實沒有這麼簡單,當時原則是在哪個地方就算是哪個國家的人。當然了,這些人也是有選擇權的,可以選擇自己想去的國家。

但我們知道,蘇聯當年為了加強對少數民族的控制,將大量的俄羅斯人遷移到了各個加盟共和國,希望可以增加俄羅斯人的比例,這也是非常麻煩的,解體後,各國對於當地的俄羅斯人非常的警惕,都在採取各種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比較成功的是哈薩克斯坦。

蘇聯解體後,家產是如何劃分的?可不是一句話那麼簡單

軍隊的問題,主要是按照就地原則,在哪的部隊就歸哪個國家。但畢竟士兵的籍貫與服役地區往往不同,如果將士兵原地劃分,顯然是不合理的。所以這裡面還不得不考慮民族因素。士兵可根據個人的意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還是留下來其實都是可以的。

軍隊好劃分,麻煩的就是武器裝備,要知道蘇聯幾十年就幹了一件事,那就是發展軍事。對於所有國家來說,這都是一筆不小的財富。而且蘇聯的軍事力量可不止部署在俄羅斯,還有相當一部分在邊界,尤其是歐洲部分。按照就地原則,就由所在地的國家繼承了。所以才有了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竟然也分到了不少的核武器。

蘇聯解體後,家產是如何劃分的?可不是一句話那麼簡單

但對於烏克蘭和哈薩克等國來說,這些東西可是個燙手的山芋,絕對的累贅。不過對於大型的武器裝備,各個加盟共和國可誰都不願意放棄。大家爭得是面紅耳赤,俄羅斯也一樣,其實早在分家前,俄羅斯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把其他國家的部隊調回,同時武器裝備也掉了回來,包括陸軍的,還有海軍艦艇,避免大型的武器裝備落入他國之手。

分完了家產,那麼就要分債務了。蘇聯留下了大概兩百多億美元的債務,這筆錢可不是小數目。但說實在的大多國家都是窮的叮噹響,根本沒有能力承擔,不過就算有也不願意。本來說好了,俄羅斯佔大頭,波羅的海三國相對有錢,所以也分得了一部分,剩下的再有其他國家分擔。但是波羅的海三國不願意,這事也就耽擱了。

蘇聯解體後,家產是如何劃分的?可不是一句話那麼簡單

但是要賬的可不管這些,奔著俄羅斯就來了。俄羅斯只能接受了這些債務,但同時也繼承了蘇聯時期在海外的全部資產。

當然了,至於分家這個事,不管是家庭也好還是國家也罷,絕對的公平是不可能的。

蘇聯解體後,家產是如何劃分的?可不是一句話那麼簡單

蘇聯時期,本身就面臨著經濟發展不平均的問題,自然也有貧富差距,就像歐洲部分大多都是發達國家,至少底子不錯。而中亞幾國過得確實不太好,這也是當年中亞幾國不太願意獨立的原因。

不過不管怎麼說,如此龐大的分家竟然沒有戰爭,也算是不錯的,要知道南斯拉夫解體可是陷入了無休止的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