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小村百年洋樓既是民宅又是碉堡,堅固耐用至今有人居住


廣東臺山市有一個叫浮月的村莊,村子不大,只有300多人,但該村卻擁有17棟中西合璧、樣式獨特、既可住人又可御盜匪的洋樓。這些洋樓均建造於上世紀10至30年代,最早的已有百年曆史,最晚的也有80多年。洋樓雖歷史久遠,因結構設計巧妙,材料堅固耐用,至今仍有人在裡面居住。

台山是我國著名僑鄉,華僑遍佈世界92個國家和地區,多達130多萬人。浮月村目前的華僑也有約1500多人,是村裡現住人口的5倍左右。“村裡現存的這些洋樓,都是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的華僑出資興建”,一位關注浮月村洋樓多年的麥先生介紹,“那時,這地方的盜匪較多,常劫掠鄉民財物,在外的僑民為防止家人受到傷害,就節衣縮食將錢匯回家鄉建造了這些洋樓”。圖為掩映在田園中的洋樓。

“這些洋樓的樣式大多是在外的華僑找人設計,風格中西合璧,且各不相同,因為要住人又要防禦盜匪,所以層高都在三四層,每棟樓的高處四角均設有射擊孔,如有盜匪來襲,樓中人可通過此處向外射擊抵禦,所以這些洋樓也被叫做碉樓。”麥先生說。圖為一棟洋樓在突出位置設置的射擊孔。


洋樓的內部結構設計也十分巧妙,除了射擊孔、排水系統和透氣裝置,部分洋樓還有“關門打狗”式的室內設計,在一至三層樓中間留有方孔,平時用木板覆蓋,一旦盜匪進入樓內,樓內人可關閉通往二層以上樓層的通道,揭開木板,從樓上向一樓的盜匪射擊。圖為洋樓頂層的排水通道。雨水可通過這裡直接流到地面。

圖為洋樓裡的透氣裝置。其形狀如同煙囪,和房間裡的窗戶結合,可將樓內的空氣抽換出來。

據瞭解,像浮月村這樣的洋樓、碉樓,在臺山市還有一萬多棟。“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美國、加拿大等國實施排華政策,在外的華僑們只能將傳宗接代的願望寄託在家鄉,他們把建房、買田、娶親看作在外拼搏的最高人生目標,不斷將自己積蓄的血汗錢寄回家中,這是台山洋樓建設的經濟基礎。”圖為一棟飽經歲月滄桑的洋樓。

圖為一棟洋樓內懸掛著主人一家已經發黃的照片。

浮月村的17棟洋樓高低不一、錯落有致,散落在村子紅花綠樹之中,從遠看去,十分美麗壯觀。經介紹,浮月村最早的洋樓叫惠華居,建於1917年,距今已有101年;最晚的叫覺廬,1936年完工,至今也有82歲了。圖為洋樓賢安廬。該樓是旅美華僑陳賢安的傑作,1927年建成。它是浮月村最漂亮的碉樓之一。其特點是用紅磚作牆,被稱為“紅樓”,中間四角亭上聳立著高突的穹頂,好似古羅馬戰將的頭盔。

“浮月村的洋樓和已經是世界遺產的開平碉樓不太一樣,那裡的碉樓已經無人居住,但浮月村的洋樓目前還住著人,原汁原味地展現著碉樓的風貌。”麥先生對攝影師說。圖為綠樹掩映中的兩棟洋樓,大門兩側均貼有紅紅的春聯,告知人們樓裡有人居住。

在一棟洋樓內,居住在裡面的主人熱情地請攝影師參觀。“樓的結構一直沒有改變過,只是前兩年在一樓鋪了地板磚、牆上颳了仿瓷,這麼多年過去,這樓還是非常的結實”,主人介紹。經瞭解,目前在樓內居住的人大都是樓主留在國內的子孫後代或者親戚,他們為先輩堅守祖屋,保留血脈。如要了解更多信息,請關注頭條號大河鄉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