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一段覆成新村的往事,還原南京城歷史記憶

作為南京城市文化名片,南京民國建築不僅是一道獨特風景線,更承載著城市的歷史與記憶。研究民國建築的作品不鮮見,新書《覆成新村的陳年舊事》卻以小見大,獨闢蹊徑。秉承“由小處著手,書寫南京的歷史文化”這一宗旨,兩位民間學者從南京現今保存較為完整的民國建築風貌區“覆成新村” 門牌考證入手,呈現城市的歷史記憶,以及近百年來生活的點點滴滴。

一段覆成新村的往事,還原南京城歷史記憶

城市風貌

百年前住宅小區配套非比尋常

與大眾熟悉的頤和路民國建築群不同,覆成新村雖然身處鬧市,卻略顯清靜。沉浸在煙火氣中的四十多棟風格各異的洋樓,不顯眼,安靜平和。

“覆成新村是南京重要的近現代建築風貌區,北臨常府街,南鄰繡花巷,西接申家巷,東至馬路街,雖不如民國公館風貌區頤和路有名,但它地處鬧市,自成一體,同樣刻錄了歷史的變遷。”作者之一尹引是南京地方史研究者,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與志趣相投的研究民國詩史、民國通俗小說與都市文化的南京大學文學博士張元卿來到覆成新村,立刻被這裡的建築群以及每棟建築背後的故事所吸引,開始著手研究,挖掘歲月變幻中的名人足跡、歷史往事。

一段覆成新村的往事,還原南京城歷史記憶

經過每一棟建築的實地探訪,以及結合大量珍貴的史料和館藏資料,尹引與張元卿發現,覆成新村與頤和路公館風貌區有著太多的不同,“頤和路大多是自建,覆成新村卻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由‘開發公司’主持統一開發統一規劃的產品。”張元卿告訴記者,他們甚至發現了當年覆成新村的“開盤廣告”。

因為先進的開發理念與完善的配套,作為當年中高檔住宅小區的覆成新村吸引了大批買家。“這裡面規劃了四種房型,平房、樓房、有庭院有籬笆牆、美式鄉村風格,總有一款得人心。”不僅如此,張元卿向記者比劃,覆成新村選址此處有著很多講究,“當年覆成新村的西邊有一條鐵路,交通便捷;東邊曾經是南京最有名的‘第一公園’,當時是南京最重要、設備最完善的公園之一,周圍有配套服務設施、展覽館、圖書館,更有民國時期的公共體育場,學校、醫院也都在附近。當年視野開闊之時,在覆成新村的二樓向東望去,紫金山盡在視野之內。”

周邊豐富的生活以及完善的配套設施,讓覆成新村甚是搶手,“不過遺憾的是,第一公園卻在戰時被夷為平地,建築與佈置均蕩然無存,這也是南京的公園路沒有公園的原因。”尹引告訴記者。

一段覆成新村的往事,還原南京城歷史記憶

整齊、精緻、實用,成了覆成新村的標誌性特色。

“別看現在每棟樓的外表都略顯破舊,但是覆成新村的每棟樓裡面都大有乾坤。”張元卿告訴記者,除了周邊的配套之外,當年的開發公司也將先進的房屋建設理念帶到南京,植入覆成新村的房屋圖紙之中,“覆成新村家家戶戶都配有抽水馬桶,擁有國外進口的洗浴設備,更配有24小時熱水。”當年參與建設的陸根記營造廠是近代南京營造業中的四大營造廠之一,可謂引領了近代南京營造業的發展和壯大。

足跡往事

名流串門展現當年社交圖譜

如此精緻的覆成新村,自然吸引諸多名人前來置辦房產。

與覆成新村有所關聯的不乏各色傳奇人物,有當時韓國臨時政府主席金九,也有抗戰前夕二十九軍的重量級人物、抗戰時期南京保衛戰中的鐵血將領。

“以往研究者大多單純從建築角度來研究覆成新村,對於小區整體歷史,特別是單體建築的歷史及其主人身份的研究和確定,基本處於空白狀態。”尹引告訴記者,他們按照門牌號的考證和對應,對每幢建築的原主人身份進行調查和確認,結合大量珍貴的史料和館藏資料,挖掘每棟建築背後的故事,以及來往其中的名人足跡。

一段覆成新村的往事,還原南京城歷史記憶

在44棟建築中,名士名流們相互串門,展現出一幅當年南京上流圈的社交圖譜。

“原文鴻恩寓所中經常能見到文人名士的身影。”據尹引介紹,當年吳德生就住在此處,而中國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民俗學開拓者顧頡剛就常常來此串門,“顧頡剛在其1937年的日記中就有記載:一月十六號星期六,吳德生派車來接,到其覆成新村四號寓中吃飯,談至八時半歸。”

那麼吳德生又是何人?尹引笑道,“他可謂是徐志摩的至交好友。大家都聽聞1922年3月,徐志摩和張幼儀協議離婚,當時就是在吳德生的家中,並由吳德生、金嶽霖作證。當年這裡是否有更多其他文人來此聚會?這些都很值得探究。”

此外,覆成新村中的一處洋樓也與韓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一段覆成新村的往事,還原南京城歷史記憶

當年覆成新村前的合影

“因為這裡同金九有關。”張元卿告訴記者,作為韓國曆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金九不但是著名的韓國獨立運動家,還曾擔任“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主席。

“1935年10月,‘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遷至南京後,金九出於安全的考慮,可能將母親安置在了覆成新村。而後由於日本軍警瘋狂追捕,‘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輾轉嘉興、杭州和鎮江,最後遷至南京。直到1937年11月,南京一直是韓人獨立運動的中心地。1947年韓國臨時政府駐華代表團告知該團自1947年元旦起,改稱‘韓國駐華代表團’,此後也將辦公地點遷至覆成新村。在這個意義上來看,這裡應該相當於韓國在中國第一個大使館級別的寓所。”張元卿解釋。

城市建設

民國“大數據”研究有現實意義

作為現今保存較為完整的少數幾個老街區,覆成新村的建築,將一幅百年前南京城中的種種風貌展現在讀者眼前。

覆成新村的名人足跡,記錄在文字資料中,同樣也留在周邊居民的記憶之中,構成當年南京城中百姓生活圖景。

張元卿與尹引查閱了大量史料,並實地走訪,一一求證,以期最大程度地還原歷史真實。因此,書中附有大量實地拍攝照片及珍貴的史料圖片,既豐富了本書的內容,也讓讀者與那些老建築、那些久遠的人與事更加貼近,讓這本學術著作顯得通俗易懂,趣味橫生。

“由小處著手,書寫南京的歷史文化”,是《覆成新村的陳年舊事》的宗旨。不過作者還有更多的表達,“覆成新村的建造理念到現在都不過時,遵守規範但又允許個性化,讓覆成新村在一眾民國建築中擁有存在感,同樣也展現出當年的社區與山水城林的關係,至今仍有借鑑意義。”張元卿認為,對於此處的研究不但有歷史意義,對與城市建設也有著重要意義。

“都說現在是大數據時代,其實民國時期就是大數據時代。”尹引解釋,“在當時的建築、各種文獻資料中,都有大量信息、數據,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大數據。當年的影像資料少,研究這些大數據對城市的研究、歷史的還原,都有著現實的意義。”

實習生 姜亞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