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高考作文真的那麼難寫嗎?資深高考閱卷人送你6個提分方法!

如果問一個高中生,你覺得高考最重要的是哪個科目?

有人會說數學,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有人會說英語,直通大學四六級。

但是,你算過這樣一筆賬嗎?

被很多人忽略的語文,價值150分,佔高考總分的近五分之一,而作文,幾乎佔據了語文的半壁江山——整整40%的分數!

高考作文真的那么难写吗?资深高考阅卷人送你6个提分方法!

可以說,作文分數能否提上來,直接決定了學生與夢想的大學之間的距離。

有人說,作文分數不好提啊,靠積累。

錯!下這個結論之前,咱們先看看北大教授怎麼說:

作文或者說文章是個什麼東西?自古看法不一,有人說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有人說文章為“載道之具”,否則聖賢之理,不明於世。

對今天高中生尤其是高三考生而言,作文是天大的事體。

一篇作文在語文高考中佔有60分,真是再怎麼強調其重要性也不過分!作文得高分,就意味著有升入重點大學的可能性;作文如果寫砸了,那能否上大學都成了問題。因此,便有了“得作文者得天下”的說法。於是,如何寫出一篇考場作文,便是絕大的話題;如何寫出一篇高分作文,更成為絕大的難題。

由於多年來參與高考語文的評卷工作,我接觸到大量高三學生的作文;近年來更是常常跑到中學去,就高考作文的得失與師生們座談,聽聽他們究竟如何看作文、如何教作文並如何寫作文。我個人認為,北京近些年來,反映在高考作文中最大的弊端,有這麼三點:

是假、大、空泛濫,我們很難看到說真話、講真情、談真事的作文;

是過度的模式化、套路化,大多數作文就像從一塊模子裡塑造出來的,僵化死板,毫無生氣;

是無論什麼題目,都我行我素,不審題立意,“寫什麼都好”,這種現象在北京高考作文中尤為流行。我曾經總結過此類作文常見的十五種寫法,並稱之為“高考體”,似乎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高考作文真的那么难写吗?资深高考阅卷人送你6个提分方法!

那麼,為什麼高考作文會有如此弊端出現?能不能抑止和扭轉這些弊端,讓孩子們說些真話,露些真情,講些真事呢?

高考作文真的那么难写吗?资深高考阅卷人送你6个提分方法!

考場作文,與平時創作的確有諸多的不同,在限定的主題、限定的時間與限定的字數內,要充分表達考生的觀點,體現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認識問題能力,以及語文綜合素養等方面的能力,的確多少有些走鋼絲的味道。但這並不是說考場作文,就完全與平時寫作脫鉤,可以另起爐灶,寫和自己毫無關聯的事兒,或者是沒心沒肺地、盡情開心地讚美時代。

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考場作文同樣可以寫得有個性、有見解、有內容、有文采,不僅獲得閱卷教師的認同,可以得到一個自己滿意的分數,也可以是一篇優秀的文章。

今天我就在這裡掉掉書袋,用些中國古賢的話,來談談並印證我對高考作文寫作的一些體會與建議。

高考作文真的那么难写吗?资深高考阅卷人送你6个提分方法!

01

多讀、多寫、多改、多悟

高考作文表現在考場上,但功夫在考場外。無論是教作文的老師,還是寫作文的學生,必須要廣泛讀書,要體驗生活,要認真觀察,要悉心體悟。蘇軾說:“文無他術,惟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沒有豐富知識與生活體悟的作文,就是無病呻吟,矯情造作。這些都充分說明了讀書積累、日常感悟與多寫多練的重要性。

建議同學們平日咬定一部名著,深讀細賞,慢慢品味,終能有獲(清人李沂談創作經驗是“多讀、多講、多作、多改”,這對老師應該尤具有啟發性)。

02

必須審題立意,要有自己的見解

近年來流行的“寫什麼都好”類型的作文,就是不審題立意,甚至寫與提供材料或題目風馬牛不相及的內容,這是完全錯誤的!古今中外,寫文章必須要審題立意,要有自己的見解。

清人魏禧認為:“作文先貴立意。不必求異,但須有獨到處,便足異人。”意思是說,不一定非要通過標新立異,來顯示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但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見解有大有小,合情合理才行;立論有高有低,不脫題意為好。離題萬里,好為高論,排山倒海,誇誇其談,是最要不得的。

03

文字須平易通順,明白曉暢

沈約曾說,“文當從三易”:謂易見事、易識字、易誦讀也。朱熹也講,歐、蘇文好,只是平易,不使差異字換尋常字。清初錢謙益更強調“文從字順”為作文秘訣。白居易作詩,讀給不識字的老婆婆聽,就是用人人能懂的字詞,表達或深奧或淺顯的道理。我們再看看民國時期那些大師們寫的文字,如魯迅《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哪篇不是大白話,哪篇又是堆砌詞藻的呢?宋祁主編《新唐書》,仿班固《漢書》,喜用生僻字、古字,被後人譏刺如吃美食,卻生噎打嗝。有人特別喜歡用生僻晦澀的字詞,或者坎壘不平的語句,來顯示自己的個性與不同,但往往駕馭不了這些文字,讀起來正如打嗝,徒增厭煩。

04

說理須透徹條暢,切忌空發議論

今天的考場作文,絕大部分學生都寫議論文,議論文不是不好,但空發議論就過猶不及了。很多考生不會敘事,不會講故事,不明白即使議論文也須從敘事說起的道理。清代朱筠稱“學文必自敘事始”,先把話說完整了,才能舉證立論。

朱熹曾說:“作文須是靠實,說得有條理,不可架空纖巧。”這話最為在理,不僅要擺事實,講道理,還要說出個條理與邏輯才好。清代桐城派作家姚瑩說:“文章最忌好發議論,亦自宋人為甚。漢唐人不然,平平說來,斷制處只一筆兩筆,是非得失之旨自了。而感慨詠歎,旨味無窮。”可見,無論大道理還是小見識,敘事順暢,說理清透,立言有據,論說得體,才是好作文。

05

講究自然成文,切忌生搬硬套

作文有一定之規,模式化、套路化是必須的,但我們反對過於模式化與生搬硬套,甚至抄襲默寫他人的文章。

唐人有“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之譏,世人皆知。清代袁守定《佔畢叢談》,曾經非常有意思地總結此類文字。他說:“凡有所作,搬視舊本,謂之‘獺祭魚’;令人檢討出處,掇拾成文,謂之‘衲被’;裝頭者,謂之‘樓上架樓’;摹仿前人者,謂之‘屋下作屋’;鋪敘無含蓄,謂之‘狀體’;好用‘金’‘玉’‘寶’‘璧’字,謂之‘至寶丹’;好用古人名姓,謂之‘點鬼簿’;好用數目字,謂之‘算博士’;好附寒僻者,謂之‘鬼畫符’;俚拙而笨者,謂之‘疥駱駝’;文未成而鐫刻者,謂之‘蘰痴符’。”這段話比我總結的“十五體”說得還好,作文者應該深深引以為戒才是。

06

養成自家文風,善於揚長避短

每個人生活經歷不同,生長環境不同,個性才情不同,所好文風不同,要針對自己的才情、喜好與能力,練習自己的文章風格。魏禧曾為文章分類,認為“簡勁明切,作家之文也;波瀾激盪,才士之文也;紆徐敦厚,儒者之文也”。這充分說明每個人的個性特點與文章風格,都有其獨特性,要在平日的學習與寫作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與文章風格,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缺漏,揚長避短,讓自己的閃光點得到充分的發揮。

高考作文真的那么难写吗?资深高考阅卷人送你6个提分方法!

以上就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漆永祥老師對於高考作文的見解,漆老師曾經擔任2012年北京高考語文閱卷領導小組副組長,多年來主持北京高考語文作文閱卷工作,對於高考作文分數的把握有著深刻的見解。

而這篇珍貴的文章,就來自漆永祥老師的《欲覓金針度與人——語文教育與高考論集》,裡面收錄了漆老師多年來對於語文教學、高考、閱卷、評分的論述和經驗總結,滿滿都是乾貨。

高考作文真的那么难写吗?资深高考阅卷人送你6个提分方法!

溫儒敏老師在序言中評價這本書是在為考生們做“實實在在的事情”,教師和學生“能從中獲取很多有利於改進教學和備考的啟示”;顧之川評價作者“對語文教育和語文高考的許多真知灼見,讀來讓人耳目一新。”

知道你們都眼動、心動、食指大動了。這次,我們又給大家送來了免費送書的機會哦!

高考作文真的那么难写吗?资深高考阅卷人送你6个提分方法!

歡迎在本條推送評論區留言,貢獻出你對於高考作文的經驗、看法,可以是教學經驗,可以是高分心得,或是與之有關的回憶。

截止4月14日12點,留言點贊數前名(點贊數要超過30喔)的讀者,將免費獲得《欲覓金針度與人——語文教育與高考論集》一本!

設計:王婷婷(實習)

主編:吳海濤

高考作文真的那么难写吗?资深高考阅卷人送你6个提分方法!

高考在即,不想等了?點擊閱讀原文,把書直接帶回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