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如果中国是我们的邻居,而不是美国就好了!"

范良君

李晖先生:您好!

从您的几封来信里可以发现,您对中美洲诸国,还有南美的巴西、阿根廷似乎情有独钟,您要我更多写一下这些国家,让远在东半球的国人对那儿增多一些了解,并以为我的写这些国家的文字将是我新书的一大亮点。实话实说,我在中美洲诸国身上所费笔墨够多的了,字数近五万不说,为了弥补过去对南美国家接触较少的缺憾,我羊年春节前后的三四个月时间里都在为这五万文字忙乎,《世界通史》我又通读了一遍,为了增强对拉美国家的了解,我是握着钢笔、边看书边做笔记将《百年孤独》读完的,因为小说中人物的姓名太难记忆了,去古巴,更不会忘记将刚刚读完的《何塞·马蒂评传》带在身边······

中南美洲诸国值得一书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当下,拈我最想说的再和读者说说,我一定会将我在这些国家感受到的那里的人民对我们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对我们中国游客的热情与友善先说说!

世界各地、亚欧非、大洋洲与美洲我跑了不少国家,富的、穷的,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都有,谁对我们中国人最友善?排在首位的必然是非洲、拉美国家,还有一些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也就是我们平日开玩笑说的“穷朋友”!我们在墨西哥、古巴旅行的领队,一位姓张的年轻人,他常年在国外,跑的国家自然比我多得多,他也有我这样的感觉,他不仅对欧美国家某些老外的态度颇有微词,即使是在这些国家打工的“自己人”,他也认为,这些黄皮肤的“自己人”对待来之家乡的游客的态度也“怪怪的”,远不像我们在拉美、非洲国家旅行时那样感觉舒坦——他是我们一行在美国旧金山的一家华人餐馆吃饭时说这话的,当时正好有名华人服务员刚刚甩头离去,问话有一句答一句的,从见面到她离开一直垮着张脸,眼皮都不愿抬一下!

也难怪小张领队的话有些尖刻,中国有句俗话: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在拉美,无论是巴西、阿根廷,或是墨西哥、古巴、哥斯达黎加,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走在大街上会有许多当地人主动朝你用不标准的普通话或英语 “您好”,“ 您好”, “契纳”、 “契纳”(中国)地打招呼,有正在街边酒吧饮酒的,也有坐在的士上开车的司机。如果你向他们问路就甭说了,不目送你走上三五十米,他们不会移动自己的脚步,他们两眼里闪烁着的真诚与友好,还有感激与钦佩,是可以让我们明显感受、领会得到的。


(一些见面就“契纳”(中国)的热情的巴西人)

中国与亚、非、拉美国家的友谊是经过长时间考验的。小时的我就是听着“雄赳赳、气昂昂”、“胡志明——毛泽东”“要古巴,不要美国佬”的歌声一天天长大的;班达拉奈克夫人,一位慈祥的女姓,我无数次在广播里听到她的名字,错以为她就是紧挨着中国的某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那时在我的心目中,亚、非、拉人民就是自己的兄弟,他们的事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事,一条坦赞铁路,不知牵动着多少中国人的心,建成它,比建成一条通往西藏高原的天路还让中国人觉得骄傲与高兴!

最近30年,富起来了的中国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就说这几年吧,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去南非参加金砖国家会议时,同时会晤了安哥拉、阿尔及利亚等十多个非洲国家政要与非盟组织的负责人,继2012年胡锦涛主席在北京举行的中非金融合作论坛上承诺给予非洲国家的提供贷款200亿美金之后又在多个项目上对非洲国家给予了援助;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出席在巴西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随即出席了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的会晤”,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拉美国家巨大支持,包括即将动工的从秘鲁到巴西的跨大西洋铁路以及阿根廷两个大型水电站项目,一时在世界掀起了一股“拉美热”。

巴西金砖国家首脑会议前后,习近平主席还访问了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及古巴四国。仅与古巴政府就签订了29个合作协议,对于古巴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探望菲德尔·卡斯特罗时,习近平主席亲手将5公斤辣木种子送给了他,引出一段为舆论界称道的“辣木之缘”的佳话:那是在前苏联解体后,由于能源供给不足,古巴农业尤其是蔗糖业极度萎缩,粮食自给严重不足,三分之一出口收入用于进口粮食,卡斯特罗采纳了国际知名生物技术专家的意见,决定选用辣木替代部分粮食,对此,中国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辣木是一种原产于印度的植物,可食用部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氨基酸,被世界科学界誉为“奇迹之树”。中国云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挂牌的“中国——古巴辣木科技合作中心”就是中国政府为进一步促进辣木在古巴的广泛推广与古巴政府合作建立的。

我们在古巴旅行时的导游是卡斯特罗的首席汉语翻译,他就是我在写古巴的文章里反复提到的那位中国名字叫陆海天的古巴人,显然是在见证了我在上面所说的有关中国与拉美国家友谊的一切,他才会对我发出以下这样的感叹:“如果中国是我们的邻居,而不是美国就好了”

“如果中国是我们的邻居······”这话让我感慨万千,想得很多。

在现实生活里,朋友是可以选择的,而邻居是无法改变的。也就是因为听陆海天这么一说,我第一次这样认真地思索:亚非拉“穷朋友”喜欢我们中国,将我们中国人视作他们的最可信赖的朋友,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在金钱与物资上给他们提供了支持?

金钱与物资,许多富国都有,甚至比中国还多,但真正可称作朋友的、希望能成为自己朝夕相处的邻居的,这样的朋友是非常少见的,中国自所以会被一些亚非拉国家视作知心朋友,这是因为中国在给予他们金钱与物资上的支持时是不附加任何条件,也不图回报的;在中国这样的知心朋友身上所富有的不是他手中拥有的金钱与物资,弥足珍贵的是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勤劳、善良、正直、勇敢、光明磊落、乐观向上、热爱和平的优秀品德······

在哈瓦那贝达多区利内亚街一旁的一个小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8米,直径2米多的黑色圆柱形大理石纪念碑,它就是有名的旅古华侨记功碑,许多访问古巴的中国代表团都要前来记功碑敬献花篮以示追怀。故事可追朔到19世纪时在古巴进行的两次独立战争中,当时有许多华工踊跃参战,为推翻殖民统治,在战场上舍生忘死,英勇杀敌,在万里之遥的古巴流尽自己最后一滴鲜血,有许多华工还因战功卓著成为了起义军的指挥官。这座纪念碑就是为缅怀华侨在古巴独立战争中的卓越贡献,根据著名爱国者盖萨达的提议而树立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旅古华侨协助古巴独立记功碑”13个大字。碑座上镶嵌着一块铜牌,上面用西班牙文刻着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马蒂的战友盖萨达将军的名言:“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逃兵,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叛徒”。

(刻写着盖萨达将军名言的"纪念碑")

李晖先生:当我第一次听古巴导游口里说出中国人的这两“没有一个”,一时间浑身的热血直往上涌。中国人身上所表现的坚持正义、不畏艰险、英勇不屈的牺牲精神是有目共睹的。二战时期,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的总领事何凤山出于正义和对犹太人的同情,不顾德国纳粹的压力为数千犹太人签发“生命签证”,拯救了许多犹太人的生命,至今为许多被拯救的犹太人及他们的后代的追怀;多少年来,有数不尽的中国人为了异国他乡人民和平幸福的生活贡献出自己无比宝贵的生命,在朝鲜、在越南、在美国西部······如今,斯人已去,他们身后留下的灿烂阳光、美丽河山就是一座座无字的纪功碑!


除了在中国人身上表现的坚持正义、勇于牺牲的精神,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也是有口皆碑、为拉美人民称道的。哥斯达黎加因为地震与火山,城市里少有现代高层建筑,中国赠送的一座体育场在首都圣何塞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可容纳35000人,哥斯达黎加将其视作中国朋友赠送的最心爱的礼物将其名为“哥斯达黎加国家体育场”。但为哥斯达黎加所最为钦佩的是在这座建筑上所表现出来的中国人民的无所不能的创造精神与勤劳的品德。用哥斯达黎加人自己的话说,像这样高水平的体育场馆如果让我们哥斯达黎加人建造,至少需要五年时间,而中国工人只用了一年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它,中国人的能力真让人感到惊讶。哥斯达黎加人最后的结论是:不论什么艰难、复杂的工程交给中国人做,他们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完成它。在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中国人!

(这就是哥斯达黎加人所说的,中国工人仅用一年两个月,而他们需要五年时间才能建好的国家体育场)

这话又岂止有哥斯达黎加人这么说?非洲人不也这样说过吗?巴西人、阿根廷人及众多拉美国家人现在不也都在这么说吗?哥斯达黎加北面有个叫尼加拉瓜的国家,那儿继巴拿马运河之后,又于2014年12月开工挖掘整个美洲的第二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运河,投资者与设计建设者就是中国人!这条运河全长约276公里,是巴拿马运河长度的三倍,可通行船舶最大吨位达40万吨!巴拿马运河是1914年正式通航的,100年过去了,许多国家、包括美国都设想再在中美洲地峡上建设第二条巴拿马运河,可最后实现这一梦想的,不是“腰缠万贯”的美国、日本、英国与德国,而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商人,因为中国人不仅仅是手中有钱,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别一些国家所没有的战胜任何困难的意志与韧劲。这件事在整个美洲、在全世界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还用得着我来说吗?

两月前我在巴西旅游时就听一名巴西利亚人这么说:过去对中国不够了解,2008年的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才知道中国人是多么神奇、多么了不起!6年过去了,拉美人心目中的中国人的“能耐”如今又有了什么“长进”,他们心底里是有数的。

李晖先生,这些年来我去了世界许多国家,所到之处,到处都有中国人在那儿打工,在那儿开餐馆,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外承建工程的中国人多了起来,在柬埔寨、在非洲肯尼亚,我都遇见过许多在那儿负责水电工程的工人、技术人员。乌斯怀亚,世界上最南边的城市,那里的一家中国餐馆尤其红火,乃至口口相传,所有来乌斯怀亚的中国游客没有不知道这家餐馆名字的,没有不前往一饱口福的。还记得是我去阿根廷的这天,飞机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时夜幕已经降临,等我们的大巴开到一家中国餐馆,已是当地时间夜晚9时了,接待我们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中国女人,直到我们吃过晚餐,她还在那儿忙乎,一打听:70多岁的人了,而且是这家餐馆的老板,曾经是国内一家杂技团的演员,定居阿根廷已有30多年了!

(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 餐馆里夜晚九点还在忙碌的华人"老板")

在一些发达国家,高福利让他们的公民一天天失去对劳动的热情,有某个西方国家,失业者的失业救济金与一个普通工人的税后收入相差无几,每天起早贪黑去打工对于这里的打工族还有什么吸引力呢?周末与节假日应该是夫妻俩一同上街购物的大好时间,但市区的诸多商店却关门大吉,因为商店的老板与营业员也是人,他们也要和成千上万顾客一样与家人一起去郊野或国外享受人生······即使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因为种种陋习,勤奋工作受不到应有的尊重,我就见到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那里的男人成天忙乎的是斗鸡与聊天,干活是家中女人的事······

李晖先生:相比之下,我能不为我们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而感到骄傲吗!

李晖先生:下面的话将回到我们要议论的主题上了:对待同一个中国,为什么亚非拉“穷朋友”对我们中国人有更多好感,西方社会(仅仅是少数人)、包括那里的某些“国人”却是另一副面孔呢?其原因主要是:西方社会某些人多是站在他们经历了200多年的努力才到达的现代文明的高度上来看待刚刚将双脚迈出国门的中国人的,更多关注的在某些中国人身上的毛病,觉得眼前的中国人远远不如自己,这就有些像中国古代绣楼上的夫人小姐凭栏一观街景,无论如何,她们都会觉得眼皮底下的游人个个都不如自己漂亮,除非对方是自己早已心仪的白马王子;我们的亚非拉“穷朋友”则与之截然相反,他们看中国人是“平视”而不是“俯视”:中国人民受过的苦难他们也受过,他们了解中国人的苦难的过去,也理解中国人现在的“不容易”,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在中国人身上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某些差距,看到中国人做出了自己一时所不能取得的成绩时打心底表示钦佩,为中国朋友的成功而高兴!因此,他们脸上的笑意才会让我们感觉到无比亲切、纯真!!

至于说到某些身处异乡的国人,他们对来之中国大陆的同胞所表现的冷漠,除了受西方舆论负面影响的因素,多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某种心理障碍所致:30年前,出国、出港澳台就意味着跃入龙门,身价倍增,那时,不论对方是从台湾、还是香港归来的,从美国、英国回国省亲的更不用说了,在家乡人的眼中,他们都是富翁、大款,即使对方是在香港做保姆的。如今的情况是反过来了,是大批出国旅行的家中有车有房的大陆人在国外、境外大把花钱,大碗吃肉, 想到自己在国外、境外举步维艰,即使衣食无忧,但远比家乡的亲友、老同事活得累,也寂寞,久而久之,这些国人就有些看大陆来的游客不顺眼了,近些年来,发生在台湾、香港的某些当地人与大陆游客产生摩擦,这是不是一个重要原因呢?

李晖先生:我最后要说的话是对拉美国家人民好像有些偏爱的您最爱听的,这话是:拉美国家的人民对中国人民所表现的友好与善意,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人给予了他们无私的经济援助和在中国人身上所表现的勤劳、勇敢的优秀品德,还因为坚信“可以没有钱,但不能没有朋友”的拉美人他们的淳朴、善良、热情与好客。提到这,要说的话又会有不少,就留在下一次我们见面再聊吧,我们不是下月就要在北京见面了吗!

顺祝

春安!

您的朋友:老范

2016年x月x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