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前端开发:一文说清互联网“整容史”

【文/以太汽车 徐洲】

前端开发:一文说清互联网“整容史”

前端开发发展简史

从接触电脑的第一天起,想必大家已经和成千上万形形色色的网站打过交道了。用户能够直观看到和交互的页面,便是前端开发者利用HTML/CSS/JavaScript编写而成的。

接下来本文将会逐步介绍前端开发最基本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先说一下HTML。

什么是HTML?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即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并不是一种编程语言而是标记语言,它使用标签(HTML tag)来描述网页,确定整个网页的结构。

HTML标签(HTML tag)是由尖括号包围的关键词,比如

,表示标题;HTML标签通常是成对出现的,比如

1991年Tim Berners Lee首次公开提出了HTML中的18个标签(tag)。三年后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FT)成立以致力于完善HTML,IEFT始终坚信因特网应当为所有人提供服务,他们向全世界征集意见。

到1995年,HTML新增了许多新的标签和特性,包括可以设定字体和背景颜色的标签(这受到了很多批评,人们认为HTML应当仅仅确定网页结构,至于字体、颜色等样式并不是它的职责)。

与此同时,浏览器厂商们觉得IEFT的动作太慢了,相比于浏览器版本的更新HTML发展过于缓慢,于是浏览器厂商决定联合起来更快地实现HTML的标准化,IEFT就这样被废弃。直到今天,HTML的标准仍在不断完善中。

前端开发:一文说清互联网“整容史”

CSS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层叠样式表)是一种将表示样式应用到标记的系统。CSS以设计、改变其HTML页面的样式而知名,并使用于Web和其他媒介,如XML文档中。

1996年12月W3C推出了CSS规范的第一个版本,1998年W3C发布了CSS的第二个版本即CSS2.0,2001年5月 W3C开始进行CSS3标准的制定,到目前为止该标准还没有最终定稿。

前端开发:一文说清互联网“整容史”

JavaScript

JavaScript 是一种脚本语言,被数百万计的网页用来改进设计、验证表单、检测浏览器、创建cookies等等。

JavaScript诞生于1995年,由就职于网景公司(Netscape)的Brendan Eich创立,当时它的主要目的是处理以前由服务端语言负责的一些输入验证操作。

JavaScript问世之前,必须把表单数据发送到服务端才能确定用户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那时候大多数用户都是使用速度仅为 28.8kbit/s 的“猫”上网,想象一下用户填写完表单点击“提交”,然后等待30秒最终服务器返回消息说有一处信息没填好……

JavaScript 1.0发布之后便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由于不同的浏览器厂商对于JavaScript的实现仍有差别,1997 年,以 JavaScript 1.1 为蓝本的建议被提交给了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CMA)。该协会指定 39 号技术委员会(TC39,Technical Committee #39)负责“标准化一种通用、跨平台、供应商中立的脚本语言的语法和语义”。

TC39 由来自 Netscape、Sun、微软、Borland 及其他关注脚本语言发展的公司的程序员组成,他们经过数月的努力完成了 ECMA-262——定义一种名ECMAScript的新脚本语言的标准,ECMAScript是JavaScript的具体实现。

发展到今天,ECMAScript 2015 于2015年6月17日发布。

就这样,HTML、CSS、JavaScript各自经历了标准化的过程,时至今日,他们的功能已经十分强大,他们互相配合,经过浏览器的渲染后为我们展现丰富多彩的信息。

前端开发:一文说清互联网“整容史”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