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極限挑戰——6個問題拉開距離,如果是你,還能贏在終點嗎?

極限挑戰第四季,在某中學高考倒計時100天之際。

男人幫提出了六個問題,如果是,向前走六步。

極限挑戰——6個問題拉開距離,如果是你,還能贏在終點嗎?

極限挑戰——6個問題拉開距離,如果是你,還能贏在終點嗎?
極限挑戰——6個問題拉開距離,如果是你,還能贏在終點嗎?極限挑戰——6個問題拉開距離,如果是你,還能贏在終點嗎?
極限挑戰——6個問題拉開距離,如果是你,還能贏在終點嗎?極限挑戰——6個問題拉開距離,如果是你,還能贏在終點嗎?

1.父母是否都接受過大學教育?

2.父母是否為你請過一對一家教?

3.是否讓你持續學習功課以外的一門特長,且目前還保持一定的水準?

4.是否有過一次出國的經歷?

5.是否承諾過送你出國留學?

6.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並在親友面前炫耀你?

極限挑戰——6個問題拉開距離,如果是你,還能贏在終點嗎?當嘉賓們的問題全部提完後,主持人要求站在最前列的孩子回頭看看,自己身後還有多少人。

而這第一次回望,也代表著孩子對於自己所處社會位置的第一次審視和思考。

一群本來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孩子,在無形中一層層分化,形成了屬於自己的位置;而每個位置的取決因素,在於他們的父母,嚴格意義上說也就是我們。

他們其實就是我們孩子的縮影,從他們的經歷中,我們看到了自己孩子的未來——我們自身的文化程度、所能提供的經濟條件/教育環境,甚至可否送他出國留學……個人背景、教育投資,對今天的很多家庭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這些壓力都是家長們在默默扛著。

而這一次,節目組讓孩子們自己有了真實體會——看,教育投資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

你忽視了哪裡,你的孩子就輸在了哪裡,這就是讓每個人都為之沉默、又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學區房、輔導班等話題已經是千夫所指,被抨擊得體無完膚。儘管是這樣,但節目中站在最後一排的孩子依然不少。

在應試教育依然頑固生存的今天,又有幾個家長能夠真正淡定?捫心自問一句:

換成是我的孩子,在這樣的節目裡能前進幾步,我又能送孩子到哪裡?

幸運的是,比賽還有下半場。“贏在起跑線”之外,我們還有一個熱門關鍵詞“逆襲”。孩子人生裡最重要的一段路程,可以靠自己逆襲。

下半場裡,孩子們要跑向終點盡頭的體育館,前20名會贏得獎勵。如果現在開始起跑的話,站在前面的同學有可能領先很多。但是在抵達終點之前,並不意味著後面的同學不能超越你。你有多努力、多拼命,只有你自己知道。

比賽開始了,所有孩子都拼盡全力向前衝,切實體現了那句口號“沒有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果然,第一個到達終點的,並不是佔據了第一起跑線的孩子;而前20名衝進體育館的孩子,之前甚至都不佔絕對優勢。

起跑之前,讓我們焦慮的起跑線之間看似巨大的差距,最後通過孩子自己的努力,成功逆襲!起跑,只是一個動作;而人生,是一個不斷突破、不斷衝刺的漫長過程。

這場比賽前半程是現實的焦灼,後半程個人努力的逆襲。而這場比賽並不只有一次輸贏,而是通過父母和孩子一代代努力、追逐不斷超越的接力賽。

節目最後黃磊做的總結語,著實讓我忍不住拍手叫好——

有一句詞叫贏在起跑線上。凡是贏在起跑線上的,都是短跑。

人生一定不是場百米賽,一定是場馬拉松,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場馬拉松是在起跑線上贏的。

那麼,我們竭盡全力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更多的資源,換來的所謂優先起跑線,還有意義嗎?

我想告訴大家:有,而且非常現實。但父母能給予的物質條件,就像節目中的上半場,是看的到的起跑線;父母給予孩子的愛、陪伴和信念,才是支撐他贏得下半場的不竭動力。

我們希望孩子的成功,一定不僅僅止於某一次考試、某一次升學。

漫長人生中無數比賽、無數考驗等待著孩子,我們所期待的,是每一次孩子都能抱著足夠的信心去超越自己,贏得最後的勝利。

人生就是如此,你只有用最大的努力,才能趕上你前面的同學。

加油吧!少年!

極限挑戰——6個問題拉開距離,如果是你,還能贏在終點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