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36歲農村小夥投資700萬,建兩千平米樓請人免費入駐,你會來嗎?


2018年5月27日,在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劉家坪村,今年36歲的劉振承,正在耐心的向一位農家大嫂介紹茶園管理、鮮葉採摘等方面的知識。而這位大嫂,只是劉振承成立的茶業合作社500名成員之一。

這位來自淄博的客戶,為了一份春茶訂單,已經住在這個小山村2天。“所有的春茶都是自家茶園採摘,就是為了保證茶葉質量,讓客戶喝到的每一片茶葉都是綠色有機健康的。”面對焦急的客戶,劉振承言辭誠懇。綠茶在我國被譽為“國飲”。現代科學大量研究證實,茶葉確實含 有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生化成份,茶葉具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去脂減肥、清心除煩、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溼等藥理作用。

劉振承,1982年出生在一個三代傳承的“茶業之家”, 祖父在“南茶北引”中,帶領劉家坪人“愚公移山不怕難,寨山腰裡建茶園”。父親母親在20年前就以小作坊的形式炒制綠茶,積累了豐富的炒制和銷售經驗。劉振承年齡不大卻已唸了16年的“茶經”。接過祖父、父母親的接力棒,劉振承註冊五蓮縣振承茶業專業合作社,專走“茶道”。


劉振承自小受長輩薰陶,對日照綠茶發展情有獨鍾。劉家坪四面環山,自然生態得天獨厚,尤其是生長在杜軍山半山腰裡的高山綠茶,更是美名遠揚。五蓮縣潮河鎮劉家坪村位於鎮駐地西南15公里,該村共有320戶976口人,該村有貧困人口26戶51口人。而受管理水平、生產規模、信息渠道等制約,村裡的鄉親們這麼多年,一直是單打獨鬥、小打小鬧,有的戶還換不回莊稼錢。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帶領鄉親們發家致富,劉振承採取“企業加農戶”的模式,於2014年成立茶業專業合作社並吸引散戶入社,為鄉親們免費提供茶樹種及技術指導,按照企業標準生產出的茶葉鮮葉,高於市場價20%優先回收,村民們的收入有了明顯提高。先後帶動發展周邊茶園1000餘畝,農戶500餘戶,直接扶持貧困戶脫貧10戶。

走進劉家坪村,放眼望去,山丘此起彼伏,大大小小地塊裡的茶樹一片蒼翠,茶農們正在忙著採摘鮮葉。 “我自己有很好的管理技術和銷售渠道,通過成立合作社吸引散戶茶農,可以實現抱團發展。” 劉振承說。


開車出劉家坪村,沿著蜿蜒曲折的水泥路,可以很輕鬆地到達每一塊茶園,甚至一直延伸到半山腰。2017年,得知有國土項目補貼,劉振承跑前忙後,爭取了200多萬元的補貼。好多人覺得,劉振承要把這筆錢用到茶園養護管理上。而劉振承卻出人意料的把200多萬元,全部用來修路。改變了鄉親們上山下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局面,村子裡的老人見人就唸叨劉振承的善舉。

四年時間過去了,劉振承共發展茶園2000餘畝,帶動農戶500餘戶。邢記粉就是一名受益貧困戶。2012年,她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兩個年幼的女兒,因平時需要照顧女兒,她不能遠出打工,只能在家圍著茶園轉悠。在加入劉振承的合作社後,劉振承免費給她提供有機肥代替普通肥料,在鮮葉採摘季,又高價收購她的鮮葉。這樣,原來一年一畝茶園收入五六千元,現在能達到近萬元。

不僅是劉家坪村,加入劉振承“振承茶葉專業合作社”的還有周邊5個村的茶農,他們都因此受益。而且劉振承還優先僱傭貧困戶到自己的茶園打工,提高了他們的收入。據介紹,劉振承已幫助前梭頭村和劉家坪村10戶貧困戶順利脫貧。談起助力扶貧,劉振承平淡自然,“一來響應上級號召,二來我有這個能力去幫助大家。”劉振承說。


在劉振承的帶領下,2015年5月,山東省煙臺市舉辦的第十屆東亞國際食品博覽會上,“劉家坪綠茶”終於踏入市場,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品牌。2018年春天,劉振承精心培育炒制的“金觀音”茶,賣到了38800元一斤,還供不應求。

一座面積2000多平米的現代化的綜合樓正在建設,劉振承投資700多萬元,打造立體式的電商平臺,吸引全國各地的茶商免費入駐;以綠茶、紅茶為主打,充分發掘山區資源,擬定達成園林式、花園式,為人們採茶、品茶、購茶與觀光旅遊提供高雅、優美的場所,確保更大範圍發揮脫貧致富作用。

2017年,劉振承憑著專注耕耘五蓮綠茶的工匠精神,受到了共青團中央和農業部的聯合表彰,被授予第十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的光榮稱號。2017年4月,劉振承被中共五蓮縣委、五蓮縣人民政府授予“五蓮縣勞動模範稱號”。期待這位新村8後有志青年,在發展綠茶產業、帶領鄉親共同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