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大灣區創新經濟 高新區和眾創空間的第二個春天

李乾韜

先行者再度先行。珠三角引領了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潮流。而今,粵港澳大灣區在助力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同時,有望引領新一輪改革開放。

但兩次探路先行是完全不同的情形。當初的改革開放,是加工貿易製造對手工業和作坊式製造業的淘汰,從香港購買機器並拿回訂單,各類工廠在珠三角大地快速蔓延,村村冒煙,戶戶點火。這一次,卻是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興科技和新型製造對加工貿易製造業的淘汰,沒有成熟成型的可以套用的模式。

這次先行,是與全球大部分工業2.0以上水平的製造強國一起,探索新興產業的新空間。難度大,成功的回報也更大。過去40年,單是補上機械化和自動化的課,珠三角為代表的中國經濟就實現了巨大騰飛。而今,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參與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機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同樣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崛起的機會。從經濟總量規模指標上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完全不遜色於當今世界的三大灣區,但所謂灣區經濟,必定是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全球產業鏈上的影響力。這正是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的弱項。

從灣區人均GDP這一關鍵指標看,以科技創新為代表的舊金山灣區人均GDP遙遙領先,以金融服務與生物醫藥為特色的紐約灣區位列第二,主攻工業製造的東京灣區排在第三。粵港澳灣區與三大灣區相比,灣區經濟缺乏明顯的產業特徵。體量大,說明灣區經濟基礎好。人均GDP低、無特色,側面說明灣區經濟可塑性強,存在多種發展路徑考量。當前看到的各種分析文章,比如打造科技創新中心、金融總部、智能製造中心等,都是拿世界三大灣區特徵來跟粵港澳大灣區對照的結果。

但簡單對比就拿來套用,未免太過粗暴。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經濟之路究竟應該怎麼走?在筆者看來,結合廣東產業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體制機制更為重要。因此,加快珠三角高新區建設以及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是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經濟工作的重要落腳點。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廣東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推進,而今全省國家級高新區達14個,高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省比重達20%。特別是今年一季度,全省23個省級以上高新區營業總收入比增14%;園區新註冊企業比增61.9%。珠三角國家級高新區營業收入增長15%,粵東西北新晉的國家級高新區營業收入增長18%。

高新區是廣東經濟質量最優和產業資源最聚集的平臺,這是大灣區基本面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單元。此外,廣東已有21個地市實現孵化器、眾創空間全覆蓋,這也成為灣區創新經濟的一大重要依仗。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省3062家主營業務收入5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實現了研發機構全覆蓋,137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立了研發機構,覆蓋率超過30%。

創新是第一動力。科技、金融、工業也許都是構建未來大灣區的重要元素,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對廣東而言,以高新區和眾創空間為重要抓手,聚合創新資源,探路創新經濟更為實在,也更符合廣東實際。

(作者系時代週報評論員)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