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後來的我們》:對不起田壯壯,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後來這首歌

4月28日,《後來的我們》正式在影院上映。

對於很多喜歡劉若英的人來說,這一刻不知道等得多麼望眼欲穿。

《後來的我們》:對不起田壯壯,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後來這首歌

為了宣傳自己的新電影,劉若英一邊在微博煽情回憶與王寶強的姐弟情,與周迅的閨蜜情。

一邊走入各大高校,和一群還不知道愛情苦痛為何物的年輕人,催淚合唱《後來》。

《後來的我們》:對不起田壯壯,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後來這首歌

電影上映的第二天,《後來的我們》就傳出了退票風波。

《後來的我們》:對不起田壯壯,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後來這首歌

《後來的我們》:對不起田壯壯,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後來這首歌

但這並沒有影響人們的觀影熱情,包括我。

整個電影看完,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女主角作,女主角作完,男主角作;

男主角作,男主角作完,一起作;

作著,作著,這段愛情就作沒了。

《後來的我們》:對不起田壯壯,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後來這首歌

也難怪知名電影博主給出了這樣犀利的評論:

《後來的我們》:對不起田壯壯,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後來這首歌

對此,我是深表認同。

不過,這部電影也並非一無是處。

在電影的結尾處,有一個片段令我印象深刻:

那就是女主讀著男主爸爸寫給她的最後一封信。

裡面質樸的語言,深沉的父愛,一下子戳中我的淚點。

這才是絕大多數人的親情好麼?

《後來的我們》:對不起田壯壯,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後來這首歌

為了能在北京安身立命,女主到處傍北京戶口的男人;

一會玩失蹤,一會兒突然出現,一會又莫名其妙的和男主吵架;

大過年的晚上,女主和已婚男主同處一室,說著一些曖昧不清的情話;

中途還給男主幼小的女兒,安排一個電話查崗的角色,來暗示男主和原配之間的感情不幸福;

我敢說,這絕對不是我們大多數人的青春,這也不是戀人分手之後應該有的姿態。

《後來的我們》:對不起田壯壯,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後來這首歌

不知道這5位編劇,在當時確定劇本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呢?

《後來的我們》:對不起田壯壯,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後來這首歌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監製張一白。

當時紅極一時的網劇《匆匆那年》,在被張一白翻拍成電影之後,得到了原著迷們這樣的評價:

《後來的我們》:對不起田壯壯,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後來這首歌

記得看過一期劉若英在電影宣傳期的採訪,她說自己在拍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最大的權利就是決定全劇組人員什麼時候吃飯。

這是一句玩笑話,但也多多少少也反應出點什麼。

所以這部青春回憶片,在張一白的指導之下,變成一部三觀慘不忍睹的"恐怖片"也正常。

這部電影唯一讓我覺得可惜的,是飾演男主爸爸的演員,叫田壯壯。

《後來的我們》:對不起田壯壯,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後來這首歌

《後來的我們》:對不起田壯壯,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後來這首歌

《後來的我們》:對不起田壯壯,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後來這首歌

他在影片中,將一位寡言少語,默默付出的老父親形象,刻畫得如此真實和生動。

表面平靜,其實蘊藏著力量。田壯壯的演技,亦如此。

同時,他也是一位導演

作為中國第五代最有才華的導演之一,田壯壯得過的國內外獎項數不勝數。

有媒體曾這樣評價他:

"田壯壯是第五代導演中的一個異數。在很多人相繼淪落為金錢的奴隸和主流的附庸的時候,田壯壯還沒有淪陷,還堅守著自己的藝術理想。他顯得有些孤獨,而孤獨中又有些蒼涼悲壯。"

《後來的我們》:對不起田壯壯,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後來這首歌

現在為了追逐主流電影市場,各種賣弄情懷的電影層出不窮,而真正算得上優質的基本上寥寥無幾。

《後來的我們》,對不起田壯壯,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後來這首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