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大豐農商行IPO前 核銷不良貸款逾7億元

大豐農商行IPO前 核銷不良貸款逾7億元

日前,江蘇大豐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豐農商行”)在證監會網站披露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成為又一家衝刺A股的農村商業銀行。《經濟參考報》記者研讀招股書發現,這家農商行雖然在報告期內(指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下同)業績穩步提升,但其招股書自揭的不良貸款風險、關聯貸款(關聯交易)風險值得投資者注意。應特別關注的是,大豐農商行在IPO前累計核銷了7億多元不良貸款,其中僅2014年和2015年合計核銷不良貸款近3億元。

報告期業績穩步提升

資產規模業內墊底

招股書顯示,大豐農商行是位於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的一家區縣級農村商業銀行,其前身為大豐市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主營業務主要包括公司銀行業務、零售銀行業務、資金業務及國際業務。該行由於股權相對較為分散,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該行目前在鹽城地區設有總行營業部1個,管轄支行38個,其中37個支行均在大豐區範圍內。

報告期內,大豐農商行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66億元、10.10億元和9.78億元,呈現出波動上升的態勢;當期實現淨利潤分別為2.54億元、3.64億元和4.31億元,也呈現出穩步上升的態勢。財報顯示,利息淨收入是大豐農商行利潤的主要來源,報告期內該行利息淨收入分別為7.62億元、8.73億元和9.85億元。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大豐農商行在排隊等待IPO以及已經上市的眾多農商行中,資產規模、營業收入等指標均處於行業墊底水平。截至2017年12月31日,大豐農商行資產總額為431.19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為191.37億元,吸收存款總額為304.80億元。對此,大豐農商行坦言,相對於國有商業銀行和其他已上市的商業銀行,本行的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有限。對於因經濟環境的巨大變化或法律政策的重大改變而產生的風險,本行的抵禦能力較弱。如果本行不能抵禦此類風險,本行的經營業績、財務狀況及發展前景將遭受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快速增長的同時,大豐農商行負債總額也在逐年攀升。該行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的負債總額分別為254.45億元、365.74億元和403.43億元,2017年末比2015年末負債總額淨增加了148.98億元。對此,大豐農商行解釋稱,負債中吸收存款佔比最大,本行吸收存款增長較快。

IPO前核銷不良貸款7億元

不良貸款存風險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2月31日,大豐農商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3.13億元、2.67億元和2.99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2.05%、1.58%和1.56%。為此,大豐農商行專門揭示了不良貸款的風險。大豐農商行認為,如果信用風險管理政策、流程和體系未能有效運作,可能導致不良貸款增加,從而對本行貸款的質量產生不利影響。此外,本行貸款質量也可能還受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例如鹽城地區經濟增長放緩及其他不利宏觀經濟趨勢等可能導致本行借款人還款能力削弱等,從而可能對本行造成不利影響。

據招股書披露,大豐農商行報告期各期末的逾期貸款餘額分別為27348.00萬元、18924.90萬元和18406.80萬元,佔該行發放貸款總額的比重分別為1.80%、1.12%和0.96%。雖然報告期內逾期貸款總體呈現出下降的態勢,但是大豐農商行計提的逾期貸款減值準備卻呈現出逐年增加的態勢。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末該行逾期貸款的減值準備金額分別為1.10億元、1.12億元和1.18億元。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大豐農商行的固定資產貸款不良率始終居高不下。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該行的固定資產貸款的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6556萬元、9187萬元和9497萬元,固定資產貸款的不良率分別為4.62%、5.39%和5.16%,總體呈現不斷攀升態勢。針對報告期內固定資產貸款不良雙升的問題,大豐農商行解釋稱,主要系報告期內各年度均有個別客戶違約所致,但並未形成系統性風險。加之固定資產貸款採取的主要擔保方式是抵押,抵押物處置週期較長,導致固定資產貸款的不良率報告期內維持在較高水平。

另從貸款對象劃分看,大豐農商行的公司貸款不良率報告期內遠遠高於其個人經營貸款不良率。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該行的公司貸款類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2.67億元、2.12億元和2.49億元,公司貸款不良率分別為4.37%、2.91%和3.11%。大豐農商行在招股書中對此解釋稱,本行公司貸款不良率先下降後略微上升,主要原因是本行加大了不良貸款的清收、核銷力度。

為謀求上市,近年來大豐農商行加大了不良貸款的核銷力度,特別是最近幾年。其在招股書坦承,自成立以來,通過呆賬核銷方式累計處置不良貸款7.07億元。其中,2010年、2012年、2013年分別核銷9311.10萬元、7496.80萬元、9833.80萬元;2014年核銷金額最高,達到了15697.70萬元;報告期內各期核銷金額分別為12819.80萬元、8.20萬元和3674.40萬元,報告期內累計核銷不良貸款高達1.65億元。

招股書中,大豐農商行選取了江陰銀行、無錫銀行、吳江銀行、常熟銀行、張家港行等5家上市銀行作為同行業參照對象,就2011年及以來不良貸款率水平進行了細緻的對比研究。結果顯示,除2016年和2017年兩年外,大豐農商行的不良貸款率均高於同業平均值,且2012年至2015年連續四年均處於高於2%的風險警戒線,其中2012年該行不良貸款率竟然飆升至4.89%,相當於當年同業平均值的4.14倍。

大丰农商行IPO前 核销不良贷款逾7亿元

製造業貸款集中度高

關聯貸款逾10億元

招股書披露,大豐農商行貸款對象主要集中在製造業。數據顯示,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該行製造業的公司貸款和墊款總額逐年攀升,分別為42.05億元、48.87億元和51.86億元,佔該行公司貸款總額(不含貼現)的比例分別高達68.88%、67.12%和64.68%。

鑑於此,大豐農商行在招股書中重點揭示了製造業貸款集中度風險。招股書稱:“如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或原材料價格較大幅度變動等,該行業的相關借款人財務出現困難,一旦違約本行無法收回資金,可能對本行的前景、資產質量、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較大不利影響。”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大豐農商行前十大不良貸款客戶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十大不良貸款客戶中有6戶來自於製造業,如江蘇江動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堅邁緊固件有限公司等。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因存在鉅額關聯貸款,大豐農商行還重點揭示了關聯交易風險。招股書披露,截至2017年12月31日,大豐農商行的關聯公司貸款佔該行貸款和墊款餘額比例為6.12%。測算下來,關聯貸款合計約11.71億元。對此,大豐農商行解釋稱,目前本行關聯公司貸款佔本行貸款和墊款總額比例較高,因為本行關聯方多為本地優質企業,本行出於正常業務發展需要對其發放了貸款。如果本行關聯貸款客戶的貸款質量惡化,可能會導致本行不良貸款大幅增加、貸款損失準備不足,從而對本行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生態環境部今年4月重點通報的重汙染企業——江蘇輝豐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輝豐股份”,股票代碼“002496”),是大豐農商行的第四大股東,目前持有該行3930.57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5.68%。而截至2017年末,大豐農商行向其提供的貸款餘額為3450萬元。此外,大豐農商行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還顯示,截至2015年末,該行發行的一款名為“西部信託-輝豐股份股權收益權單一資金信託”的非保本信託計劃,預期收益為6.15%,餘額為2.2011億元。

除了向關聯股東提供貸款外,大豐農商行還存在向有其他關聯關係的企業提供關聯貸款的情形。如截至2017年12月31日,鹽城市大豐二良紡織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二良紡織”)在大豐農商行的貸款餘額為5000萬元,而此前2015年末、2016年末的貸款餘額分別為3000萬元、3800萬元。記者調查發現,二良紡織註冊資本僅150萬元,法人代表及控股股東為卞玉良,系大豐農商行法人代表、董事長卞玉葉的兄弟。

《經濟參考報》記者就相關問題致電大豐農商行採訪,並將書面採訪提綱發至該公司公開郵箱,截至記者發稿時未有回覆。針對大豐農商行存在的問題,本報將持續予以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