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幹部當摒棄以“聲”作則錯誤觀念

以身作則和以“聲”作則,兩個詞僅一字之差,卻反映出不同的精神境界。對於領導幹部來說,良好的工作作風是開展工作最好的表率。最忌諱的就是以“聲”作則,嘴上說得很熱鬧,實際行動卻背道而馳。(5月29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近日,媒體報道稱,在幹部隊伍內部,有一種以“聲”作則的領導幹部。他們在謀劃工作時,臺上講得頭頭是道,臺下卻遲遲不見下文;落實精準扶貧,要求下屬走村入戶搞調查、真幫扶,自己卻常年腳不沾泥;在生活上,對部屬要求很嚴,對自己卻很鬆,等等。媒體認為,極少數領導幹部聲音大於行動,以“聲”作則代替以身作則,不僅嚴重影響領導幹部個人形象,也會損害地方部門單位的發展利益,是領導幹部為政大忌。

喜歡以“聲”作則的領導幹部,是工作作風和思想認識出了問題。有的領導幹部認為,調門越高、表態越多就表明對工作越重視,殊不知“雷聲大、雨點小”只會寒了幹部群眾的心;有的領導幹部把以“聲”作則當成了一種工作方法,認為自己講過了就等於工作落實了,這恰恰說明領導幹部本人缺少幹工作、抓落實的實幹精神。當然,有些工作確實需要發聲表態,如落實上級要求、部署開展工作、推動任務落實,等等,都需要有明確的態度、響亮的聲音。但這些僅僅是開展工作的一個環節,沒有以身作則的決心和行動,嗓門再大也不能把工作落到實處、做出成績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講得再好,沒有腳踏實地的行動,永遠只會止步不前。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儘管第一步有風險、有阻力、有陣痛,但在風雨中前進,總要強於寒候鳥般“明天就搭窩”的消極待斃。主動作為,不只要唱好“開場白”,更要走好“第一步”。 李克強總理曾經說過:“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我們的領導幹部,規劃的藍圖是多麼的美好,但沒有甩開膀子抓落實的勇氣和決心,藍圖永遠只會是藍圖,也只能是藍圖。

作為領導幹部,要拋棄一切雜念,真抓實幹地解決問題。要摒棄光說不練的陋習,樹立良好的作風,真正打造人民滿意的政府,莫讓以“聲”作則代替了以身作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