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香港湛思:哪些行為讓你破財?

錢寶網事件猶在耳,善林金融又出事了……創始人歸案,投資者破財,這些平臺所運用的仍舊是古老的“龐氏騙局”。

然而,上述兩起集資詐騙案件有一個驚人的共同點,即在相關負責人投案自首、並對不法行為供認不諱後,卻仍有不少投資者在為平臺助威吶喊,為犯罪嫌疑人喊冤。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僅運用理性很難解釋這些投資者的行為。那麼,他們究竟為什麼要如此呢?

人性弱點將你拉入投資騙局

以上問題,讓記者想起了一個社會心理學中的故事——

歷史上很多邪教都有過“世界末日”的預言,只是到了那個特定的日子,預言就會不攻自破,原來的信徒怎麼辦呢?為了研究這種現象,美國的3名社會學家假扮成芝加哥邪教的信徒,深入組織內部,獲取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他們發現,在“末日預言”被證偽後,許多教徒不僅沒有放棄信仰,反而更堅定了!

究其原因,是因為這些信徒們走得太遠了,為了迎接“末日”,有人傾其所有、花光了所有的錢,也有人辭去工作、和親人朋友斷交……為了自己的信念,他們放棄了太多東西,要是信念破滅了,他們也完了,由此而來的恥辱感、經濟損失和旁人的嘲笑,都讓人承受不起。

以上案例記載於社會心理學經典著作,也在商業必讀書目之一的羅伯特西奧迪尼的《影響力》中。

“世界末日”是假,投資騙局是真。對比可見,在善林金融、錢寶網的投資者中,也發生著類似的事情。相關的報道顯示,錢寶網的張小雷投案自首後,部分投資者強烈要求釋放此人;善林金融董事長自首後,官方微信仍然在發佈“雞湯文”,許多投資者在評論區留言表示要“堅持下去”。在這些投資者中,不少人不聽家人朋友的勸告,一心做著“發財夢”,不乏有人投入百萬元以上的資金,還有用槓桿投資的。

我們可以說上述投資者已經失去理性,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們只是繼續相信了他們所“願意”相信的東西。一般我們會認為,人是“理性”的動物——不僅知道,並且會始終選擇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而在心理學中,人可能只是“理由化”的動物——不是用理性、邏輯、分析、決策來決定自己相信什麼,而是總為自己願意相信的事物去尋找理由。

在投資理財時,後者,也可能在每個人的身上發生。

經濟行為中也有“看不見的手”

對於以上種種現象,或許可以在“行為經濟學”中尋找到答案。

行為經濟學將心理學與人們的經濟行為有機結合起來,指出現實生活中人們很多“荒誕”經濟決策的本質,探究非理性行為的規律。在北大教授董志勇所著的《生活中的行為經濟學》一書中,對“行為經濟學”作了十分形象的描摹,他將行為經濟的規律比作另一隻“看不見的手”——

“人們很多看似荒誕的經濟行為,其實背後都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縱,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比起亞當·斯密那隻著名的”看不見的手“,這隻手更加敏感、細膩,帶著濃濃的人情味兒……它有時候又像那個《皇帝的新衣》中的孩子,雖道明瞭真相,但卻讓人多少有點尷尬。”

其實,比起傳統的經濟理論,行為經濟的理論往往與生活聯繫得更緊密。如,中國股市中的“羊群效應”就是行為經濟學的領域。客觀上,在股市上漲時樂觀、下跌時恐慌,是投資者的正常心理,但只有知道了自己本人也有這一心理特點,才能幫助你更理性地決策;同時,還要將市場情緒等非理性的因素納入自己的決策考量,不至於因太相信“理性”而導致過度自信。

近年來,諾貝爾經濟學獎也連續授給行為經濟學家。2017年獲獎的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理查德·H·塞勒,作為行為經濟學的奠基人之一,塞勒早年就開始從事行為經濟相關研究,有專家將他的理論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自我控制(雖然人是理性的,但卻往往經不起誘惑);心理賬戶(不同心理賬戶裡的“錢”不同);稟賦效應(人們傾向於高估自己擁有的東西的價值);社會偏好(人並不完全理性自私,還有一定的利他傾向);過度反應(就是指投資者會對自己曾經受損的股票過度悲觀,而對於自己賺錢的股票過度樂觀)等等。

理財中那些令人“尷尬”的事實

一些既成的行為經濟定理,無疑會幫助我們更瞭解理財中的“自己”,雖然它們中有些與常識相違背,有些甚至會令人有一絲尷尬。比如:

“數錢”的時候,1塊錢永遠是1塊錢嗎?看似答案確定無疑,但轉念一想——你確定拿來去菜場買菜的和“雙十一”瘋狂買買買的是同樣的“1塊錢”嗎?“心理賬戶”理論表明,假設公司多發了同樣數量的錢,如果是工資,人們花錢就會更謹慎;而如果是獎金,就會更“放縱”。此外,在旅行的時候和打折的時候,人們也更傾向於“把錢不當錢”。因此,同樣的1塊錢,如果在你心裡屬於不同的“賬戶”時,則你看待它的方式就會大不相同。

遇到風險的時候,人們的行為也會“自相矛盾”——面對可能的盈利,人們傾向於保守;而面對可能的損失,則反之。這種現象通俗地說就是“人在虧損的時候賭性反而更強”。在股市中“割肉”為什麼困難,就是這個原因,越虧越想翻身,損失所帶來的痛苦要遠遠大於同等程度盈利所帶來的快樂。而是否繼續持有取決於對後市的理性判斷,即未來的漲跌,而非當下的盈虧。

商家的營銷手段也是“險象環生”,分分鐘有讓你破財的危險。同樣價格下,滿杯的冰淇淋和不滿杯的哪一個更讓你有購買慾望呢?但是如果再告訴你後者的實際分量更大呢?又如,在某些購票平臺,為何要把附加的保險及雞肋的增值服務設置在“默認”選項中呢?其實,這些都是商家精心策劃的結果。很多時候,當消費者自以為撿到便宜的時候,或許正是商家大賺之時。

此外,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耳濡目染各色的專家站臺、股神指點,他們似乎比你更瞭解你該怎麼理財;還有鋪天蓋地的炫目廣告,它們也比你更懂什麼更適合你,或何時你該犒賞自己。這些信息在潛移默化地消磨我們的獨立性,當思想被控制,“錢包”被操控也就不再遙遠了……

總而言之,對普通人而言,決策時依賴直覺往往大於理性。行為經濟學中“前景理論”的提出者Kahneman和Tversky認為,經濟個體在一些不確定環境下進行較為複雜的決策時,往往根據直觀推斷或者經驗法則,而不是像理性假定那樣嚴格根據Bayes法則(一種概率法則)形成或者更新自己對某件事情的看法。

會理財的人必須“認識自己”

說起直覺,不如讓我們再以一個故事來作尾聲——回到1萬多年前,當我們的某位祖先在原始叢林中覓食,遇到野獸,危險逼近之時,在他的理性大腦開始工作前,他身體所分泌的腎上腺素,就會配合神經、肌肉等立馬作出“正確的”反應——跑!

這就是本能或直覺的作用,也可能是種種非理性行為的根源,它隱藏在人類的基因,以及社會無意識之中。尤其是在應激狀態下,直覺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往往大於理性。

實際上,無論是在股市中廝殺,還是面對高收益的誘惑,或是商家各類激動人心的銷售方案,還有生活周邊的黑白雞湯……投資理財中往往有很多情景會讓人處於緊張的“應激”狀態。但是,在這場理性者的遊戲中,本能和直覺是靠不住的,否則我們就會成為“猛獸”的盤中餐。

需要指出的是,沒人可以完全擺脫本能,但卻可以擺脫對於“自我”的無知狀態,而不任由行為中的“看不見的手”擺佈。古希臘德爾斐神廟門楣上鐫刻著一句神諭:“認識你自己。”記住這句話,對於投資理財大有裨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