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雅源蘭訊——以蘭為德

靜謐的書房。案几上,一盆綠意盎然的報歲蘭,葉似碧帶,悠閒多姿;排鈴有序、綠中泛黃的幾朵小花,散發出陣陣幽香。假日時間,我喜歡呆在恬靜的書房裡,手捧書卷,與鍾愛的蘭花作伴。近些日子讀的書,多為一些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讀本。中央領導同志的新思想、新論點、豐富的馬克思主義學說,如涓涓細流,滋潤著心田,而優秀共產黨員鍾南山、徐鳳嬌、麥傑俊等的模範事蹟,也令人感慨系之,扼腕深思……

雅源蘭訊——以蘭為德

沁人的蘭香,陣陣襲來。思緒中,蘭花清雅高潔的品性,英模人物的人格氣質,在腦海裡竟是那樣的鸞鳳和鳴、水乳交融……

說起來,與蘭結緣,也是偶然。那是一個露水凝珠的清晨,漫步於虹橋花市。微風中,一陣沁人肺腑的幽香,悠悠飄來。循著馨香,我來到了一家蘭花小店。只見百多盆蘭花,依次放置在鋼架上,室內一派綠韻,斑縞閃灼。眼前的“花中君子”,體態優雅、骨格俊秀、枝葉錯落、蔬密有致;或挺拔、或嬌柔、臨風搖曳,瀟灑飄逸;綻放的花朵,姿型美妙、色彩如玉、香味清幽……初睹蘭花芳容,那婀娜多姿的株型葉態,超凡脫俗的姿、色、香、韻,霎時把我傾倒。捧著蘭花,我愛不擇手,福建籍的蘭花店老闆,則熱情接待……從此,我與蘭花結下了不解之緣。愛蘭、覓蘭、養蘭、賞蘭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份。閒時,我均將養蘭育蘭的濃濃興趣,傾注在我那宜人的、小小的蘭園之中。獨處時,靜靜地欣賞蘭花的天然之美,那種恬淡素雅、清心似水的風韻,著實使人心靈淨化,清爽安寧。

雅源蘭訊——以蘭為德

我鍾愛蘭花,更崇尚人們崇愛蘭花,贊詠蘭花,並以此修身養性,淘治情操,塑造品格。愛蘭的人,常把蘭花擬人化。不是嗎,那“痴情不改,一心為民”的麥傑俊,那“嚴於律己,公正無私”的“造福大使”徐鳳嬌,不正是無多肥、水追求,只需枯枝,石礫足矣,卻盡留素雅清香、無限溫馨滿人間的芝蘭嗎?那“打虎勇士”鄺肖華、“緝私能手”熊曉濱,不正是“一身正氣不浮華、迎霜傲雪鬥盛夏”的“花中君子”嗎?而蘭花清新脫俗、謙和踏實、不爭虛華、質樸堅韌的品格,在蘇貴聰、勞貞波、蔡傳員等共產黨人身上,不也是體現得那麼真實,和諧、貼切嗎?國人推崇、紀念屈原,源於屈原一生高風亮節。屈原留下的傳世詩篇裡,就不乏寫蘭、述蘭、以蘭喻人喻事的絕妙詩句。其在一些詩句中,就通過對蘭的借述,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其以蘭寄情的深刻寓意。例如他在詩中寫道:“惟茲佩之可貴兮”、“芳至今猶未沫”。意為:我保持著蘭花的美德,所以香氣伴我至今也未消失。還寫道:“芳與澤其雜揉兮,惟昭質其猶未虧”,意為:芳香與惡臭混在一起,我堅守著蘭花的品質所以仍然清白芳香。屈原的品質,就是蘭的品質。他把蘭的崇高品質融化在他的人格中、詩篇裡,應是我們當代人塑造高尚人格的楷模。

清醇的馨香,催發我無限的遐思。願我們共產黨人在孜孜不倦的理想目標追求中,以蘭言志,“遭霜雪而不凋,歷千年而不殞”;以蘭為德,不求索取,無私奉現,盡留清香滿人間。長相知,永相識,以蘭相伴,終我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