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僅靠一個背影就帶出這麼多戲,這次是王志文的“歸去來”

僅靠一個背影就帶出這麼多戲,這次是王志文的“歸去來”

近日,《歸來去》開播,沉寂了近半年的電視劇市場終於沸騰起來。

雖然開播不久,劇情還未完全展開,但僅僅看開篇,《歸去來》中可琢磨、分析、解讀的內容就已經非常多、從故事到人物到畫面再到臺詞,方方面面都展現出“真傢伙”的氣質。

“真傢伙”一詞源自一名知名評論人、他區分好劇和普通劇目的標準簡單直接:套路化的是普通劇目,真傢伙的是優秀劇目。這個“真傢伙”就是編劇真的有東西要表達,並且把有效思考灌注進了劇本中,經由導演和演員之手,用視聽語言呈現出來。

僅靠一個背影就帶出這麼多戲,這次是王志文的“歸去來”

《歸去來》符合這種評判標準。劇本之硬、導演之實有口皆碑,短短一個開篇,內容的底蘊、深度已經鋪開。這些不爭之事無需多論,我們來談談演員。

前三集過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志文飾演的書望。書望戲份並不算多,尤其在前三集中,連正臉都沒有露全,但短短一個電話,一個背影,卻令人眼前一亮,因為他的出現有三重看點

首先是由他身份引發的父子代際矛盾。

書望在第三集“頂包事件”中出場。兒子書澈(羅晉飾)因著急去醫院看望做手術的女友,無照駕駛被警察攔截,情急之下,書澈希望蕭清(唐嫣飾)為其頂包。子女犯錯,父母解決,這向來是中國式親情的特徵。書澈被拘留後,書望登場。他的首次登場,帶著兩重身份。

僅靠一個背影就帶出這麼多戲,這次是王志文的“歸去來”

作為父親,他的亮相方式與普通父母不一樣。如果是普通家庭,孩子出事,父親必定十分著急,親身到場,對內批評兒子,對外向警察求情,為其事故奔走。可書望沒有這樣,在劇中,他只是打了一個電話,鏡頭中的他緩緩露出背面,再環移到側面,態度淡定自若,人物身份的特殊性一目瞭然,第二重身份也就自然帶出。

因為副市長的特殊身份,書望不能像普通父母一樣親自為兒子跑前跑後,更不能在違反法律的事情上徇私,他只能假裝不知情,借他人之手暗箱操作。但作為父親,他的心情和普通父母沒有區別,他愛兒子,更看重兒子的前程。所以,他在電話中告訴成偉(張晞臨飾):“不管你用什麼辦法,我要確保我兒子不留案底!”短短一句話,王志文老師將其演繹得層次立現。因為這樣一句話中,既有對孩子的保護,又有對執行人的命令,又有身為一名官員的氣場。無論看或聽的人,感受都能層次分明,這真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僅靠一個背影就帶出這麼多戲,這次是王志文的“歸去來”

書望的假裝不知情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他與兒子僵化的關係。

在與成偉的通話中,書望提醒成偉:絕對不能讓書澈知道倆人關係密切。而書澈在被捕 後也沒有如其他孩子一樣,第一時間向父母求助,他寧可自己坐牢,也不希望求助父親。二人互不告知的行為,除了礙於書望的副市長身份,還有二人間難以調和的代際矛盾。而這個代際矛盾的最大誘因就是書望的官員身份。

在第四集中,書澈對蕭清說過這麼一句話:“我從不輕易交朋友,因為不希望看到他們在我面前摧眉折腰。”由此可見,父親的身份對書澈來講是一種負擔,他是一個有正確價值觀、個性獨立且追求自我實現的人,既不會享用父親職權之便,更希望憑藉一己之力對抗時代和社會的某種潛規則。而書望卻希望他能夠按照自己設定好的軌跡走所謂的“康莊大道”,兩種不同的價值觀產生對立,遠比單純的父子家庭矛盾要複雜。

僅靠一個背影就帶出這麼多戲,這次是王志文的“歸去來”

這對父子價值觀矛盾的產生過程,和兩人的父子關係走向,前史、後續,兩處伏筆同時 埋下,設置不可謂不巧妙。

另一重看點則是由書望身份引發的權商勾結的伏筆。

“頂包事件”既引出書望,也引出另一個父親——成偉。在整個事件中,他充當了書望的替身,替書望完美解決這場事故,很明顯,成偉聽命於書望。成偉是一個商人,商人無利不往,他能心甘情願替書望解決麻煩,證明二人有牢固的利益捆綁。成偉給書望打電話時,特地換上一張沒用過的電話卡,打完電話後又立即將電話卡衝下馬桶,其謹慎且嫻熟的做法也說明了,二人之間的合作非第一次,也絕對不是最後一次。

僅靠一個背影就帶出這麼多戲,這次是王志文的“歸去來”

去年在《人民的名義》中也有衝電話卡這樣一幕,這一幕成為一大懸念一直勾著觀眾邊看邊猜。《歸去來》中,衝電話卡的人一開始就亮了相,身份也不同,但其背後的深意卻更令人嚼不透:還有那麼多電話卡,與成偉有利益勾連的官員只是書望一個嗎?書望與成偉之間形成了怎麼樣的一個利益集團?這個利益集團輻射面有多大?權商勾結的結局會如何?對其子女的影響是什麼?

這裡面的問題可以剝出一地筍衣。也由此可見,《歸去來》的野心很大,其想啃挖的社會現實也絕不是蜻蜓點水式。後續的精彩程度令人心癢。

最後一重是書望作為人的看點。

無論做父親還是副市長,書望的所作所為都與其特定的身份特徵有一定聯繫,多少有些身不由己。如果將其與這些標籤剝離,將其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一個行到中年、有地位、有財富,什麼都不缺的人,他會展現出那種特質?他的慾望、他的追求,他真正所思所想的是什麼?

僅靠一個背影就帶出這麼多戲,這次是王志文的“歸去來”

之所以會聯想到這點,主要源自書望在打完電話後靜立在落地窗旁的幾秒鐘,鎮定自若,卻又飄忽在外,這與王志文老師個人氣質有關。

王志文身上有種了不得的氣質,這種氣質就是他的獨立性。一般來說,我們提及一個演員,總會第一時間想起他塑造過的許多角色,甚至會用其經典角色來稱呼該演員。往好了說,這是角色深入人心,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未嘗不是角色對演員的一種反噬,因為角色的光彩已經蓋過本人。王志文從不缺優秀的作品,但他的神奇之處在於,無論多麼強大的角色,我們回過頭去想時,記住的都是王志文而不是那個角色。

僅靠一個背影就帶出這麼多戲,這次是王志文的“歸去來”

在《歸去來》中,儘管他的戲份不算多,劇情不以他為中心運轉,他卻能在每一處細節化的表演中,都拿出了精準到位的業務素養。在書望一角的塑造中,無論作為父親、副市長還是個體,儘管前三集只有短短的一個出場,他僅用一個背影、一個側顏、寥寥幾句臺詞,人性的複雜就躍然而出。話雖然不多,卻簡短有力,而看似有些強硬的話語中,卻可以自如地捎帶出各種細膩的感受。所以劇集甫一開播,就受到無數網友交口稱讚。

這種表演,在中國男演員中著實不多。

導演劉江在一次媒體採訪中曾對王志文的表現大加讚賞,稱其為“大演員”。“大演員”除了演技擔當外,對劇本的挑選態度也是很傲嬌的。近年來,我們在熒屏上看到王志文的機會並不多,他的加盟也讓我們看到了《歸去來》劇本的厚重感。後續故事陸續在展開,王志文的精彩、《歸去來》的精彩都在一點點釋放。

到了《歸去來》劇本的厚重感。後續故事陸續在展開,王志文的精彩、《歸去來》的精彩都在一點點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