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感悟《樑家河》第20期」趙小燕:追尋領袖初心 發揚樑家河精神

「感悟《梁家河》第20期」趙小燕:追尋領袖初心 發揚梁家河精神

「感悟《梁家河》第20期」趙小燕:追尋領袖初心 發揚梁家河精神
「感悟《梁家河》第20期」趙小燕:追尋領袖初心 發揚梁家河精神

《梁家河》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村插隊時的工作生活,再現了總書記由一名知青成長為大隊黨支部書記的歷程,真實記錄了幾十年來梁家河村發生的巨大變化。該書在我市發行以來,不但受到全市各級黨員幹部的熱捧,也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大家紛紛提筆,寫下了自己的心得體會。

自5月24日起,“天漢先鋒”微信公眾平臺開通“感悟《梁家河》”

欄目,精選最深刻的體悟,最樸實的情懷,讓我們同總書記一起,回顧人生道路上的不變初心。

「感悟《梁家河》第20期」赵小燕:追寻领袖初心 发扬梁家河精神

追尋領袖初心

發揚梁家河精神

漢臺區南關社區黨總支書記 趙小燕

近日,我仔細研讀了《梁家河》一書,並查閱了《我是黃土地的兒子》《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等書中參考的資料。通過對相關書籍、文章的學習,系統瞭解了總書記在梁家河村插隊七年的歲月經歷,深刻感悟到習近平總書記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幹的作風、攻堅克難的意志和復興民族的夢想。

《梁家河》通篇運用群眾語言,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不同人物的鮮活形象,生動地還原了總書記在梁家河的點點滴滴,讀起來讓人感覺眼前有畫面、耳旁有聲音。

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的七年間,同這裡的父老鄉親一起以實際行動踐行和發展了延安精神,賦予了他新的時代內涵。

在這七年的艱苦歲月裡,總書記將延安精神融入到實踐中,實事求是、埋頭苦幹、大膽創新,帶領梁家河的父老鄉親改善了這裡的條件,並在實踐中逐漸培育了適應時代發展的崇高精神,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

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1968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響應"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號召,主動申請到陝北農村插隊,為總書記認識中國農村、瞭解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的所思所想以及確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梁家河插隊時,他並沒有因為父親的問題對自己失去信心,而是以立足於實際、立足於群眾、立足於中國社會發展的宏大視野,通過與農村、農民的接觸,更為深切地意識到中國社會發展的出路在於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而更加堅定了對黨的忠誠和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領導幹部,要注重通過日常社會實踐鍛鍊,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保持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要有艱苦奮鬥的拼搏精神

梁家河是習近平總書記揮灑了七年青春的地方,通過在基層與鄉親們同甘共苦,經受了磨難,鍛造了意志,砥礪出堅強。

面對梁家河艱苦的生活條件,總書記沒有選擇退縮,而是繼承延安時期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帶領梁家河父老鄉親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培育出苦幹實幹、拼搏奮鬥的崇高精神。

在《沼氣專業戶》章節,為建好沼氣池,總書記跑了四川5個地區的17個縣,為了查看沼氣池哪裡漏氣,用手一遍一遍的摸滿是大糞的沼氣池,為了能夠讓沼氣池排氣,被大糞噴了一臉,最終建成陝西首個沼氣池,打破了"沼氣不過秦嶺"的謬言。

基層雖然苦、雖然累,但能磨鍊意志、增強才幹,也大有可為。對於我來講,要學習總書記這種艱苦奮鬥的精神,真正沉在基層、服務基層、造福基層。在思想上,要保持旺盛鬥志,奮鬥不息;在工作上,要不避困難,勇挑重擔;在生活上,要吃苦耐勞,克勤克儉。

要有紮根基層的為民情懷

每一個人都是有情懷的,一心為民的情懷最無私,最受人尊重。

在《淚別梁家河》章節,總書記說,腳踏在大地上,置身於人民群眾中,會使人感到非常踏實,很有力量。習總書記帶領村民打壩造田、修沼氣池、建鐵業社等發展生產的為民情懷,也充分體現為民造福的初心。

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社區工作的根本立場,也是社區工作的生命線。作為社區工作的帶頭人,我將紮實開展巡查走訪,全面瞭解群眾對社區工作最真切的需求,發揮民智、藉助民力,真正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要苦幹實幹、擔當有為

作為共產黨人,不求當多大的官,只求為老百姓多做實實在在的事。平安是老百姓解決溫飽後的第一需求,是極其重要的民生。作為社區工作的負責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踐行"五個紮實"、實現追趕超越為目標,不斷增強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感悟《梁家河》第20期」赵小燕:追寻领袖初心 发扬梁家河精神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總編:黃學鋒

審核:劉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