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激發創新活力 支撐區域建設

激發創新活力 支撐區域建設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實施十年來,北京知識產權綜合實力連續七年居全國首位,各項任務指標全部完成。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知識產權工作合力不斷增強。發佈、修訂了60多項市級政策,出臺了90多項區級政策。出臺了北京市知識產權辦公會議制度,形成了全市聯動、部門互動、市區協動的知識產權工作體系。

二是激發創新活力,知識產權創造再創新高。截至2017年末,北京市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4.6件,居全國首位。每萬戶市場主體平均有效註冊商標擁有量、全市著作權登記量均居全國首位。5件發明專利獲第十九屆中國專利金獎,居全國首位。2017年,京東方等5家企業進入全國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前10名榜單。

三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在全國率先成立知識產權法院,率先建立專利技術分析師制度。成功申建中國(北京)和中國(中關村)兩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立12330分中心和工作站70家。

四是強化知識產權運用,推進金融服務生態群建設。推動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落戶北京。推動設立了全國首支央地財政資金引導的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在全國率先成立20家高校院所專利運營辦公室,運營專利超1000件。構建首都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生態群,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專利質押金額達52億元,成為破解企業融資難題的利器。

五是提升服務質量和能力,推動知識產權服務國際化。據統計,2014年至2016年,國外創新主體在中國提交了近28萬件發明專利申請,其中90%以上是由北京的代理機構提供相應服務。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共有62家專利代理機構在74個國家設立了295個境外聯絡處。

六是國際交流合作成效顯著,知識產權工作影響力大幅提升。成功爭取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落戶北京,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建知識產權國際註冊政策和法律服務中心,共同推進在北京設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

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北京將繼續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聚焦高精尖產業,實施知識產權質量提升工程, 實現知識產權創造新突破;構建“七位一體”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加快兩個保護中心建設,構築知識產權保護新高地;構建平臺、機構、產業、資本、人才“五位一體”運營發展新模式,釋放知識產權運用新活力;加強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建設,樹立首都知識產權國際新形象,讓知識產權戰略繼續在京華大地形成生動實踐。(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陰和俊在紀念《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頒佈實施十週年座談會上的發言摘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