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內陸中小連鎖藥店:退還是進?|競爭力中國行

內陸中小連鎖藥店:退還是進?|競爭力中國行

(yaodiancaizhi)

傳統的陝北地區,一般指陝西榆林市和延安市,以及以兩市為中心的周邊縣地。延安是革命老區,榆林則憑藉豐富的礦藏資源迅速發展,躋身工業強市行列。

醫藥零售產業方面,榆林地區因偏處一方、地廣人稀,既乏外來競爭,發展出一些自身的特色。隨著競爭加劇,資本滲透,外來勢力前來扣關,榆林的本地連鎖的發展被推向一個轉折的節點。

是進是退,是守是攻?

大連鎖要面對,小連鎖亦逃不脫。近日,第一藥店財智深入陝北,走訪了榆林市及以榆林市為中心的周邊縣地的醫藥零售市場。

内陆中小连锁药店:退还是进?|竞争力中国行

隔絕的地緣

即便是現在,榆林和外界的交通聯繫也仍舊難說緊密。坐火車到省會西安,最快將近7個小時。直線距離最近的省會城市是山西太原,也要4個多小時。2008年,榆陽機場投入使用,榆林和外界的聯繫亦漸趨緊密。2017年,榆陽機場旅客吞吐量為177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178噸,在當年度民航機場吞吐量排名中位列第62名。這組數據既反映了城市的發展潛力,也折射出榆林和外界交流的迫切需求。

遠離省會中心的地緣特點,對當地的醫藥零售產業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連鎖勢力以本地為主,外來巨頭甚少滲透。據當地業內人士介紹,除了陝西怡康在榆林市區布點外,再無其它外地連鎖了。

除此之外,工業方面似乎也不願意對這塊貧瘠的市場“澆水施肥”。當地一位連鎖人士反映,無論品類抑或動銷政策,都非常缺乏。而這種情況在門店規模為一二十家的小型連鎖尤為明顯。

然而,本地連鎖呈現出了非常高的集中度。陝西廣濟堂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200多家店位居當地第一,排名第二的則是總部設在神木市的陝西神木博愛連鎖大藥房,門店過百家。除此之外,尚有神木中和堂、高氏中和堂等門店數在20多家、10多家店的小型連鎖,再往下就是一些夫妻店、單體店了。

根據當地連鎖人士介紹,本地許多藥店是由醫生開辦,以夫妻店的形式起家。實際上,後來做到一定規模的,如廣濟堂、中和堂等,其老闆也有從醫背景。

内陆中小连锁药店:退还是进?|竞争力中国行

榆林地區的另外一個特點,是氣候惡劣,地廣人稀。縣與縣之間,動輒一百多公里之遙,相互間只通公路,來往頗為不便。

這一方面為本地連鎖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少受外部威脅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當本地連鎖做大、欲圖向外擴張時,優勢也自然就變成了劣勢。

神木是榆林市下轄的縣級市,下轄15個鎮,2017年統計戶籍人口44.97萬。以7635平方千米的面積而成為陝西省面積最大的縣級市。神木向以豐富的煤礦資源著稱,是“全國十大工業強縣”。2011年起,神木即開始籌備撤縣設市,至2017年終於授牌。

神木市和榆林市區毗鄰,即便如此也相距100多公里,坐大巴需2個小時。而神木博愛連鎖即是在此種環境下誕生。

據其董事長劉博介紹,博愛連鎖的前身是神木藥材公司。2002年,劉博收購了神木藥材公司,併成立了博愛連鎖。如今神木市鎮上的幾家連鎖,差不多也是在那幾年成立。

内陆中小连锁药店:退还是进?|竞争力中国行

經過16年的發育,博愛連鎖已成為擁有兩家批發子公司、三家零售連鎖子公司、門店過百數的縣域巨頭。而除了在西安有分公司,在靖邊等其它縣地剛剛展開擴展外,其主要輻射範圍仍舊在神木市內。76家店集中在鎮上,不僅外來連鎖很難進入,本地連鎖的內生性增長也呈現出飽和態勢——比如距離最近、且實力較強的廣濟堂,亦基本上沒有涉足神木市場。

榆林市區同樣如此。廣濟堂憑藉完整從產業鏈、雄厚的實力以及具備絕對優勢的網點覆蓋,成為了榆林市無可爭議的本地巨頭。其在產業形態方面的探索,也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

廣濟堂創始人陳國良原本是醫生,後下海從商,涉足零售藥店,而對於業內來說,其最出名的板塊則是中藥飲片廠。據介紹,廣濟堂的中藥飲片行銷全國,在當地知名度尤高。而具體到廣濟堂自身,藥品、藥店、醫師、乃至醫院,都是廣濟堂的牌子,聚合效應明顯,“廣濟堂”更是成為了榆林市的一塊名片。

“廣濟堂中藥飲片的品牌信譽,也是時代環境造就的,當時市場上的中藥良莠不齊,藥店亦受其害。等到自己做這個,深知其中苦衷,所以我們在中藥飲片的質量這一塊一直比較嚴格。寧願給廠家短貨,也不會給不合格的。”談及廣濟堂的中藥飲片品牌信譽時,陝西廣濟堂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辦主任馬亞靜如是說道。

據介紹,廣濟堂連鎖的中藥銷售佔比能達到20%以上,這既得益於藥品品質,更受惠於其完整產業鏈所產生的聚合效應。

回顧當地連鎖巨頭的發展史,毋寧說,相對隔絕的地緣為其提供了一個和緩的競爭環境,使其得以逐步發展壯大。而當外部勢力扣門的時候,當地連鎖也不得不轉變思路了。

外面的世界

如何同外界建立聯繫,同外界建立怎樣的聯繫,是榆林本地連鎖持續關心的問題。

但是就競爭而言,榆林市場也並非世外桃源。除了怡康已在榆林市區布點以外,資本同樣注意到了這方市場。

據當地人介紹,高瓴資本曾先後和榆林地區的兩大巨頭接觸過。合作雖然未有進展,卻給本地企業帶來了一股壓力,使其必須將企業的發展置於更宏大的競爭格局當中。博愛連鎖的劉博謀求到鄉鎮級市場滲透、到臨縣擴張。而廣濟堂更是已經積極謀求上市,主動接觸資本市場以求壯大自身,以便於抵制外部的競爭壓力。

2018年1月29日,陝西廣濟堂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榆林正式揭牌,標誌著廣濟堂向資本市場邁出第一步。陳國良在會上表示,進入資本市場,是在當前新的競爭環境下,企業實現做大做強的必須選擇。廣濟堂醫藥集團的成功入場,標誌著企業的發展開始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如果說交通尚未足夠便利榆林和外部的鏈接,市場競爭則早已推動內外雙方互相滲透了。

特別是像廣濟堂這種自身有工業生產板塊的企業,與外界的交流更加緊密,也因此更早感受到外界的影響。由於廣濟堂的中藥飲片遠銷全國,當其它市場格局有所變動時,藉助這些觸角,也能將信息反饋到總部。

“比如像四川市場,一夜之間,我們的客戶被收購了,他們的採購模式也跟以前的不一樣,要跟收購方的新標準新要求,我們隨之也會產生變化,所以我們對這方面問題會保持相當敏感度。”馬亞靜如是表示。

無論是榆林地區,抑或是外面的大氣候,皆能感覺到資本勢力對行業格局的影響,這也迫使榆林本地的企業必須思考。想留下來,就必須要做強,必須要站穩腳跟。

而有時候這又意味著必須要先做大。盤子大了,鏈接的資源多了,試錯的空間拓展了,然後思考怎麼做強。

無論廣濟堂抑或是博愛連鎖,當下都在榆林周邊地區謀求擴張。博愛連鎖已經將店開到了四百多公里的定邊縣,而遠在靖邊縣的同濟堂醫藥有限公司,也必須正面廣濟堂對該市場的滲透。

内陆中小连锁药店:退还是进?|竞争力中国行

據同濟堂的一位負責人李彩霞介紹,同濟堂目前共有門店13家,其中有一半是2017年的新開門店。

2017年是一個重要節點,無論同濟堂等本地連鎖,抑或是廣濟堂這樣的外來連鎖,都在忙於開新店以佔領市場。

靖邊只是廣濟堂滲透的市場片區之一,實際上,以榆林為中心,遍及周邊地區,都是廣濟堂的擴張範圍。其在榆林市區之內,更是形成了中藥飲片廠、社區店、大健康綜合體、中醫館、母嬰店、醫院、養老等構成的大健康綜合產業體。這既得益於資本的助力,同時又是廣濟堂為謀求上市的資本。

談及廣濟堂的上市優勢,馬亞靜總結了三點:

1.董事長陳國良本人對中藥對行業的認知深刻,理念先進。企業要贏,首先會贏在戰略,贏在決策者的前瞻性上。

2.團隊。廣濟堂的團隊都是從一線走出來的,非常瞭解一線的問題,也能瞭解到相互之間的掣肘。這樣制定出的策略也會更有效、更具執行力一些。

3.產業格局。廣濟堂有連鎖,也有工廠,以連鎖為基礎,醫藥連鎖是個從市場上收集信息的渠道。同時又是生產者,期中藥飲片會向全國的市場銷售。既能收集到問題,又可以在生產端解決問題,信息流非常暢通。因此廣濟堂可以在第一時間瞭解到客戶的痛點。他的需求,模式。

顯而易見,如今這些優勢不僅要接受當地市場的考驗,也要被放置於一個更大的競爭環境中重新考量了。

擴張的瓶頸

擴張並非一帆風順,與此相伴的還有突出的發展瓶頸。

這在博愛連鎖這樣的縣域連鎖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最突出的問題,還是人才瓶頸。

據介紹,目前博愛連鎖共有員工450人,總部有近40人服務於門店。這對於應付當下的企業盤子來說,已經略顯緊張,再要擴張,人才問題更顯捉襟見肘。

劉博坦言,企業擴張給招人、培訓工作帶來了很大壓力,拓展周邊縣地村鎮時,人員短缺的狀況尤其明顯。由於地處偏遠,氣候惡劣,榆林本就少有外來人才,而一旦邁出本部,擴及周邊,勢必得就地解決招人、培訓問題。縣鎮地區的地廣人稀,給團隊建設帶來了很大困難,而人才短缺也成為限制企業擴張的主要瓶頸。

劉博表示,這甚至影響了公司的第六個“五年規劃”,使得原本“開店500家”的規劃降低為200家。

除此以外,執業藥師的短缺也是一個突出問題。

直接抓人力資源的馬亞靜,同樣對廣濟堂的人才問題表露出十分關切。“企業不斷壯大,對人才的需求也就非常迫切。我們在人才梯隊的建設,人員的引進方面,都比較滯後,後期這個短板我們一定會補上。”馬亞靜表示。

人才問題是本地企業擴張過程中都會遭遇的共同問題。除此之外,還有中醫師資源的搶奪,這一點在榆林市區表現得尤為明顯。廣濟堂作為當地巨頭,不僅擁有著最多的門店,在優質的中醫師資源方面同樣佔有絕對優勢。據介紹,廣濟堂集團下轄中藥事業部,中藥事業部下面三個分公司之一就是“中醫館諮詢管理公司”,“我們中醫館方面做得比較好,我們就把自己的模式優化,然後輸出。”馬亞靜介紹道。而在輸出中醫館模式過程中,最核心的問題也仍然是中醫師資源。

廣濟堂、博愛連鎖兩家規模最大的本地企業,對各自“大本營”進行的深耕、整合,已經使榆林、神木的市場呈現飽和態勢。隨著兩家企業向周邊縣地擴張,不僅會對當地的夫妻店、單體店產生影響,“兩巨頭”之間的關係也將更有張力。

廣濟堂憑藉完整的產業鏈以及資本賦能,正在向涵蓋醫療、養老、孕嬰等多維度的大健康產業圖景邁進,博愛連鎖則是繼續延伸、精細化其縣域強企的邏輯,堅持向下滲透,把店開到縣裡,開到村裡。

一個向上,一個向下,兩種不同的生長邏輯互相關聯呼應,既整合著榆林地區縣和縣之間的產業關聯,又把陝北和整個全國市場扭結得更加緊密。

廣告

財智說

本公眾號致力於中國藥品零售業的深度研究、熱點資訊傳播、運營幹貨剖析、標杆企業 榜樣人物宣傳...關注請掃描文末二維碼,解鎖更多精彩行業內容

内陆中小连锁药店:退还是进?|竞争力中国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