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重磅發佈丨厲害了!中國特高壓 37項世界第一

今天上午,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旗下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電工程”)在北京總部召開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媒體座談會,中電工程黨委常委、總工程師李寶金出席會議,並就中電工程參與的“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工程”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與多家媒體記者進行了深入地交流。

1月8日,中電工程參與的“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工程”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這是中電工程繼“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獲得201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後,再次在國家科技獎上獲得的最高榮譽。

重磅發佈丨厲害了!中國特高壓 37項世界第一

西藏昌都電網與四川電網聯網輸變電工程

挑戰不可能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是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5大獎項之一,授予在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等過程中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中國公民和組織。

能獲得該獎項,在“特高壓±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背後凝結了我國輸配電領域專家們集體的智慧和汗水。

2005年確定技術路線之初,中電工程面臨的是國內外沒有任何相關經驗可以借鑑的困境,沒有行業標準也沒有國際標準,在幾乎是空白的領域想要完成特高壓±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的設計,幾乎是挑戰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為了保證時間進度,中電工程只好一邊科研實驗,一邊設計相關內容。李寶金說:“為了解決相關技術難題,公司組織所屬六大設計院的技術骨幹和精兵強將,成立特高壓工作組,牽頭負責和組織開展特高壓主要設計原則和設計專題的研究工作。這些參與項目施工的人員,分別來自六大設計院,他們之中有的人孩子剛出生不久,有的人的孩子正處於面臨中考、高考的關鍵階段,但是這些工程設計人員一心撲在工作上,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先顧國家的項目,無怨無悔。不知有多少個夜晚,在中電工程的辦公大樓裡一片燈火通明,不知有多少個本應闔家歡樂的節假日裡,這些工作人員始終奮戰在一線。”

該項目創造了37項世界第一,完成關鍵技術研究141項,是能源電力領域的重大創新,是世界電力工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創世界之最

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地區不平衡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西北部地區此前因外送通道不暢,導致棄水、棄風、棄光問題較為嚴重。我國80%以上的能源分佈在西部和北部地區,而70%以上的電力消費卻又集中在東部和中部,輸電距離長達2000公里以上,因此迫切需要建設大容量、高效率、遠距離的輸電系統,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技術應運而生。

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技術是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達800萬千瓦)、送電距離最遠(2000千米以上)、技術水平最先進的輸電技術,是解決我國能源資源與電力負荷逆向分佈問題、實施國家“西電東送”戰略和電力跨區域大範圍輸送的核心技術。

李寶金介紹說:“特高壓±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具有輸電損耗低,輸電走廊利用率高的特點和優點,與傳統±500kV直流輸電相比,它的輸送容量提高了2至3倍,輸電損耗減少45%,單位造價降低28%,是一種“能幹活、實惠多”的綠色高效輸電技術。”

“該項目的經濟社會效益特別顯著。雲廣、向上示範工程一直安全穩定運行,至2016年12月輸送清潔水電3092億千瓦時,分別約為廣州和上海2015年用電量的4倍和2倍,有效支撐了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能源電力供應。”

重磅發佈丨厲害了!中國特高壓 37項世界第一

雲廣±800kV直流特高壓輸電線路工程

讓中國引領世界

該項目的成功,獲得了極其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2010年建成±800kV雲廣、向上兩個國家級示範工程,後續相繼建成錦蘇、哈鄭等5回工程,在建的還有酒湖、滇西北等6回工程。建成的工程運行安全可靠,目前已成為我國能源輸送的大動脈。

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實現了我國西部、北部大型能源基地、尤其是清潔能源的遠距離高效送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需求,成為落實國務院《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重要技術手段。建設特高壓直流工程對能源資源大範圍優化配置、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經濟社會低碳發展、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以及世界電網技術發展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我國已成功中標了巴西美麗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項目,該項目實現特高壓技術和核心裝備雙輸出。在特高壓輸配電領域,我國已實現了從中國創造到中國引領。中電工程中南院副總工程師梁言橋坦言:目前我們國家確立的特高壓輸電項目的行業標準已經開始反哺世界,國際上在確立相關標準的時候會參照我們國家目前確立的相關標準。該項目的成功實施和推廣應用,確立了我國在直流輸電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