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EPC工程总承包领域中的保证金到底保证了谁?

随着住建部93号文——《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19号文——《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的陆续出台,关于推进总承包业务的开展,各省市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地方历年来出台的关于工程总承包业务相关文件达到100多个(目前还在陆续出台中)。当前来看,各省市出台的文件已经向纵深发展、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


今天结合笔者重点聊一聊在从事工程总承包领域(及至施工领域)各单位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各类保证金的问题。当然,保证金问题各方利益错综复杂,我们主要聊一聊三个问题。

1、保证金有哪些?

保证金的问题由来已久,比较混乱,国家层面也认识到了问题所在并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规范,最新的国家层面的文件为国办发〔2016〕49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了全面清理各类保证金,“对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中需缴纳的保证金,除依法依规设立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外,其他保证金一律取消。对取消的保证金,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一律停止收取”,笔者就默认各方已按照这个文件执行了,因投标保证金有上限限制,我们就聊一聊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

这三项。

2、保证金有多少?

界定了保证金的类别,接下来就到了笔者比较擅长的阶段了——算账!

  • 先算基数,整个勘察设计行业2016年的营业收入为33337亿,收入构成如下图所示:

    其中境内工程总承包与工程施工整体占比为74.6%,也就是24869亿。

  • 再算比例,因各地方政策不一致,同时项目体量也不一样,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比例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笔者就按照大致比例来算,其中履约保证金按10%、工程质量保证金按3%、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按2%来,也就是总的按照15%来计算(当然,各个地方、各个项目遇到的情况不一样,这边是各大致比例)。

  • 最后算结果,结果是24869亿*15%=3730亿。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只算了收取一次的情况,不包括重复收取的问题。

    勘察设计行业企业数量约22000家,其中甲级院占比约三分之一左右,笔者就按照6000家来算,基本上从事工程总承包业务的设计院大部分在这6000家里面(当然肯定不是这6000家设计院都做工程总承包),平均下来每家设计院仅保证金就要交6200万!而且是每年!这些资金都是沉淀资金!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

    EPC工程总承包领域中的保证金到底保证了谁?

    3、保证金保证了谁?

    上面算了账(虽然是粗略的算了一下,而且仅仅是从设计行业的角度,而施工行业的体量更大,沉淀的资金更多),这节我们就看看这些保证金怎么用的,也就是保证金保证了谁?

    当然,各类保证金的设计的初衷肯定是保障履约、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农民工合法权益,这是没错,但是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举两个现象:

    现象一、在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着这么一个死循环——企业负担重,为了履约极力回款;业主方因各种原因不付款;企业无力支付应付款项,信用降低、口碑下降;企业因为信用降低银行授信缩减;业主进一步要求企业加大相关保证;企业的负担更重。

    现象二、某个地区,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账上有资金达百亿,而一年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只有300多万,也就是用百亿级的资金保障百万级的风险。

    透过现象看本质,由于管理的割裂,我们行业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而解决办法往往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进而带来巨量的资金沉淀,一方面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另外一方面,巨量的资金带来的是巨大的利益,进而促使既得利益者对行业的痼疾视而不见。

    上面提出了三个问题,如何解决?其实行业从业者早就给出了建议。

    1. 是不是可以不收。以诚信体系代替保证金,通过企业诚信体系的建立,让好的企业轻松上阵、让差的企业寸步难行。

    2.是不是可以少收。是否可以建立一个综合保证金,企业在出现履约、质量、农民工工资方面有问题,就从综合保证金里面支出。哪怕是降低一个点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