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法國贏了比利時,但10號“熊孩子”姆巴佩輸了全世界?

法國贏了比利時,但10號“熊孩子”姆巴佩輸了全世界?

比賽進行到93分鐘。法國隊1-0領先比利時。

身穿法國隊10號球衣的姆巴佩正在邊路控制球。幾名比利時球員上前逼搶,19歲的黑人小娃獨臂難支,把球碰出了界外。

此時的比利時人心急如焚,恨不得馬上把界外球發出,他們很清楚,如果看臺大屏幕上的比分無法在三分鐘之內改寫,他們爭奪冠軍的希望也將徹底破滅。

可是狡猾的姆巴佩,卻依然把球粘在自己腳下,還往前帶了兩步,不給比利時隊投擲界外球的機會。

這一幕立刻惹毛了比利時人。比利時大將維特塞爾衝上前推了姆巴佩一把,姆巴佩順勢倒地,又故伎重施地開始了他的“假摔”表演——看不過眼的裁判終於上前亮出了黃牌,沒有把雙方的衝突演變成一次全武行。

經過姆巴佩的“加戲”,法國隊將領先優勢保持到了終局。

雖然賽後覆盤起來,很難說姆巴佩的這次拖延,到底是不是對法國隊保持勝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一張黃牌抵消掉對手的一分鐘進攻時間,的確夯實了勝利果實——以成敗論英雄的話,這也算是“用可以承受的代價確保了大局勝利”。

朋友圈的討論也被撕裂成兩個對立的陣營:

“挺姆派”:為了勝利拖延時間有什麼錯?還記得中國隊當年領先的時候武磊倉促出球,最後一分鐘被對手扳平的教訓嗎?我看27歲的武磊球商還沒有人家19歲的姆巴佩高。

“反姆派”:這樣踢球完全違背了職業道德,吃相極其難看,姆巴佩想要成長為巨星,這樣的球品人品真是要不得——年輕人如果不改變,將來可是要吃大虧的。

1

出色的球技,與令人生疑的球品人品,共同構成了姆巴佩賽後熱度居高不下的話題元素。

事實上,姆巴佩本場比賽除了沒有進球,除了拖延時間的小動作之外,他的球技表現,並沒有愧對自己身上的10號球衣。賽後評分,他還拿到了全隊最高的8.4分。

法國贏了比利時,但10號“熊孩子”姆巴佩輸了全世界?

在禁區弧頂,他眼疾手快地發現比利時隊後防的空檔,一記輕輕的直傳把球塞給了跑位絕佳的格里茲曼,後者拔腿就射,可惜球蹭到了比利時門將的小腿飛出了門框之外。

又一次在禁區附近,他靈光一現的腳後跟傳球又穿透了對方的防線,可惜接應的隊友射術不佳,沒能兌現姆巴佩的精彩助攻。

他的腳下充滿了靈性,自由和寫意,在防反足球和大巴足球大行其道的當今,這樣充滿想象力的踢球方式實在是殊為難得。

但就是這樣一個具有藝術家潛質的年輕人,偏偏懂得用最功利、最“不擇手段”的方式踢球。

賽後,他是這樣透露自己的心願的。“我對能否奪得金球獎並不在乎,我只在乎能不能幫助球隊奪得世界盃。”

很難想象一個不到20歲的年輕人,就完全將個人得失拋諸腦後,一心只為最高目標(奪冠)服務——只要能贏,我什麼都幹得出來。

對啊,這就是個成王敗寇的世界,如果我贏了,誰會記得我當初使過什麼齷齪小動作?

只要贏球,馬拉多納的上帝之手都能傳為美談;

只要贏球,C羅的假摔也是曼妙的舞蹈;只要贏球,蘇亞雷斯的咬人和手球也是“確保球隊勝利的必要犧牲”。

一個天賦過人的足球少年,偏偏擁有與年齡極不相稱的功利和狡詐。

踢了90分鐘比賽,體能嚴重消耗的情況下,還能精確地選擇代價最小化(畢竟黃牌從半決賽起已經清零)、利益最大化(儘可能拖延時間比貿然進攻更安全)的處理球方式,這樣的球員哪裡是“浪”?我看他明顯是機關算盡好嗎?

你可以說他球品低下,但不能不承認他真的球商爆棚。

你可以說這樣的球員不夠“可愛”,但你不能否認這樣的球員真的超級“可怕”。

2

有人說,像姆巴佩這樣的球員,球品差人品差,永遠也沒機會成為巨星和球王了。

可惜,這樣的斷言是經不起推敲的。

任何一個關注足球的,無論是偽球迷還是懂球帝都知道,馬拉多納的成名作——除了一個連過五人的驚豔進球之外,還有舉世矚目的“上帝之手”。他的吸毒、家暴、打架和酗酒緋聞更是多年來從未斷絕。

被稱為“絕代雙驕”之一的C羅,假摔和肘擊動作更是能做成一套視頻集錦。

作為姆巴佩假摔“受害者”之一的蘇亞雷斯,更是客串過“守門員”,故意在門線上用手撲出對方的必進球。

法國贏了比利時,但10號“熊孩子”姆巴佩輸了全世界?

上述“行徑”,哪個不比姆巴佩的拖延更敗球品更傷人品?然而,這些“汙點”影響到他們的“巨星”、“球王”地位了嗎?

在網絡世界裡,球迷對球員球技和人品的評價,早就分割成了兩套體系。

只要你球踢得好,黑點都能變成傳說,緋聞都能變成佳話。

歷史已經多次證明了,任何一個球王、巨星都不會是道德楷模。在球品上錙銖必較、有“潔癖”的球員反而偏偏難成大器。

足球的世界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球星,身上總是充滿了矛盾。他們是天使與魔鬼的結合體。

法國贏了比利時,但10號“熊孩子”姆巴佩輸了全世界?

3

有意思的是,我們發現,一個巨星在其職業生涯初期,大多經歷過“全網黑”階段。

可以想見,未來的姆巴佩,必定成為足壇風雲人物。

對他的讚譽,和對他的譭譽,會成為同時挾裹在他身上的兩股輿論風暴。

在“絕代雙嬌”爭雄足壇的十餘年間,我們已經很久沒見到足壇輿論的焦點從C羅和梅西身上移開了。

而1998年出生的姆巴佩,未來能夠接管被前輩們搶佔多年的新聞頭條,會在“雙驕”年歲漸長淡出主流之後,成為足壇新的“流量小生”嗎?

他並不帥氣,很難靠臉和身材惹得女粉絲陣陣尖叫,他只能靠才華,靠他生之俱來的機靈和狡黠,開啟足壇的新生代風暴。

有人可能會問,姆巴佩小聰明小動作這麼多,將來會不會得到教訓?

相信我,一定會。

以他極其善於激怒對手、挑撥對手的天賦,將來肯定少不了拳腳衝突,“壞小子”標籤已經鐵板釘釘。

他會成為足壇“影視學院”裡的榮譽學員,每一次輸球,每一次衝擊受傷,估計都會引來萬眾群嘲。

既然他選擇了功利足球,選擇了精緻的利己主義,那麼他也必須承受輿論反噬的代價。

這就是足球的遊戲規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