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 解讀IABSE傑出結構獎的技術創新與工程創造

解讀IABSE傑出結構獎的技術創新與工程創造

美國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

國際橋樑與結構工程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ridge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ABSE)成立於1929年,現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會員3000多名,是目前會員國最多的國際土木類協會。協會的宗旨是促進國際學術交流、推動國際行業和社會範圍內的橋樑與結構工程技術進步。1998年,IABSE設立了傑出結構獎(Outstanding Structure Award),從2000年起由IABSE各國團組推薦、評獎委員會評選,每年評出1~4個橋樑或結構工程的獲獎項目,代表了全世界橋樑和結構的技術創新與工程創造。作者作為IABSE中國團組秘書(2001年——2010年)、中國團組主席(2010年至今)和評獎委員會委員(2007年——2015年),有幸參與了IABSE傑出結構獎的推薦、評審和頒獎工作。本文試圖通過作者10多年的推薦和評獎工作經歷,來解讀新世紀國際橋樑的技術創新與工程創造動態。

解讀IABSE傑出結構獎的技術創新與工程創造

上海盧浦大橋

不求最大最長 但求最有創造

IABSE傑出結構獎創辦於1998年,是IABSE最高結構項目類榮譽獎。傑出結構獎的宗旨是表彰全世界最著名的、最創新的、最有創造性的或最令人振奮的橋樑和結構工程項目,但該項目並不一定是最大的、最長的、最高的或破紀錄的項目,可持續性和環境保護也是重要的評獎因素。傑出結構獎的評獎程序包括提名、評審和頒獎三大步驟。

解讀IABSE傑出結構獎的技術創新與工程創造

韓國丹東橋

傑出結構獎提名

傑出結構獎的提名理論上可以是IABSE的執行委員會委員、管理委員會委員、技術委員會委員、評獎委員會委員和國家團組(主席),但實際上每年傑出結構獎的提名主要來自於國家團組。提名材料包括項目結構和特徵介紹(包括設計和施工時間、插圖和照片等,A4紙10頁)、100個英文單詞的頒獎詞、項目相關單位和負責人的詳細信息、用於發表在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期刊上的項目介紹(A4紙2頁)。

傑出結構獎評審

傑出結構獎的評審分為兩個環節,即評獎委員會初評和執行委員會終審。評獎委員會由IABSE主席和執行委員會提名的主席1人和委員8至10人組成,每年秋季年會時召開一次會議。一般每年會收到20項左右的提名,會前首先進行一次排序投票,會上主要就排名靠前的項目進行討論和多輪投票,評選出1~4個獲獎項目;第二年春季年會上,執行委員會終審確定評獎委員會的評審結果。

傑出結構獎頒獎

傑出結構獎的頒獎工作包括頒獎詞準備、獎狀和獎牌製作、大會獎狀頒發、獎牌揭牌儀式等。頒獎詞由提名人起草,不超過100個英文單詞,評獎委員會主席修改確定;傑出結構獎和提名獎均有獎狀,獎狀簽發給負責項目的經營業主、建築設計、結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諮詢等項目相關單位,而獎牌只頒給傑出結構獎獲獎項目;傑出結構獎頒發一般是在秋季學術大會上進行,傑出結構獎獲得者的代表需要到會上臺領獎,提名獎獲得者無需領獎;獎牌揭牌儀式是指頒獎大會後,IABSE主席和評獎委員會主席要親臨項目現場,為固定安放的傑出結構獎獎牌進行揭牌。

解讀IABSE傑出結構獎的技術創新與工程創造

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

不管橋樑結構 只評傑出項目

1998年設立的IABSE傑出結構獎,自從2000年評選出第一屆獲獎項目以來,18年共評選出了十八屆獲獎項目。其中,2000年——2009年的前10屆,共評選出20個橋樑和結構工程項目,平均每年兩項;2010年起,改為每年設傑出結構獎一項和提名獎不超過3項,到2017年,8年間共評選出8項傑出結構獎和19項提名獎,平均每年3.4項。2000年——2017年,IABSE共評選出傑出結構獎(包括提名獎)的獲獎項目47項,如表1所示。

解讀IABSE傑出結構獎的技術創新與工程創造

表1 IABSE傑出結構獎項目(2000年至2017年共47項)

表1所示的47個獲獎項目中,橋樑結構項目有20項、佔43%,其他結構項目27項、佔57%。在20個橋樑結構項目中,中國6個、法國3個、韓國3個,瑞士、丹麥、日本、英國、希臘、美國、西班牙和德國等8國各1個。與其它各種橋樑獎相比,IABSE傑出結構獎具有更高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解讀IABSE傑出結構獎的技術創新與工程創造

西堠門大橋

不僅技術創新 更要追求增值

技術創新的目標是創造主觀需要的工具和方法——核心是創新,其過程是通過可能的途徑創造新技術——追求有增值,因此,其成果就是創新有增值的工具或方法——工法新穎性。在獲獎的20個橋樑結構項目中,可以歸納為三種主要創新途徑,即發明新的技術(例如:斜拉橋頂推技術、深水抗震橋墩基礎、獨塔四柱抗震剪力鍵技術等)、改進舊的技術(提升開啟技術、分體箱梁抗風技術、預製浮運沉井技術等)、集成好的技術(例如:索輔橋技術、可持續性和環境保護技術、鋼桁架腹板組合梁技術等)以及這三種創新方法的綜合,並彙總成17項橋樑技術創新如表2所示。

解讀IABSE傑出結構獎的技術創新與工程創造

表2 橋樑創新技術和工程創造(2000年至2017年)

解讀IABSE傑出結構獎的技術創新與工程創造

昂船洲大橋

不止工程建造 還需工程創造

工程建造的目標是工程師建造客觀沒有的建築——核心是建造,其過程是工程師應用各種技術進行建造——不能有失敗,其成果就是工程師合理建造人工建築——建築多樣性,因此,工程建造的最高境界是創造——建造新結構。總結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橋樑工程創造,主要是指採用新材料、新結構、新方法的工程創造。雖然,在鋼和混凝土兩種主要結構材料之外,我們沒有創造出第三種可與之媲美的材料,但是,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高性能鋼材和混凝土仍然促成了許多橋樑工程創造;同樣,在梁式橋、拱式橋、斜拉橋和懸索橋等4種橋型之外,也沒有創造出第5種可與相比的橋型,但是,從連續梁到連續剛構再到索輔橋(俗稱矮塔斜拉橋),從預應力混凝土箱梁到波形鋼腹板再到鋼桁架腹板等都是新的結構形式帶來的橋樑工程創造;橋樑設計、施工、運營等新方法推動的橋樑工程創新也很多。

在獲獎的20個橋樑結構項目中,可以歸納出基於新材料的工程創造(例如:鋼桁架腹板組合懸臂樑橋、多種高性能鋼混合拱橋、鋼桁架腹板組合連續梁橋等)、基於新結構的工程創造(例如:矮塔斜拉橋、鋼箱拱肋拱橋、多主跨懸索橋等)、基於新方法的工程創造(例如:雙拱轉體開啟橋、頂推施工斜拉橋、橋樑和隧道混合通道等),並彙總成18項橋樑工程創造如表2所示。

解讀IABSE傑出結構獎的技術創新與工程創造

蘇通大橋

中國橋樑 百尺竿頭

從2000年到2017年的18年間,IABSE傑出結構獎共評選出了20個橋樑工程項目和27個其他結構工程項目。在獲獎的20個橋樑項目中,可以總結出17項橋樑創新技術,其中包括髮明技術、改進技術和集成技術,這些創新技術已經並將繼續在橋樑建設中發揮科技支撐作用;20個獲獎橋樑項目又可以歸納出18項橋樑工程創造,其中包括基於新材料、新結構和新方法的工程創造,不僅涵蓋了梁式橋、拱式橋、斜拉橋和懸索橋等全部四種傳統橋型,而且也涉及到了索輔橋、開啟橋、橋隧混合通道等新型或特殊結構。值得關注的是,我國有6座橋樑獲此殊榮,包括2座拱橋(上海盧浦大橋和南京大勝關大橋)、2座斜拉橋(蘇通大橋和昂船洲大橋)和2座懸索橋(西堠門大橋和泰州大橋)。

解讀IABSE傑出結構獎的技術創新與工程創造

泰州大橋

進入21世紀後,我國迎來了建設大跨度橋樑的高峰期,中國橋樑界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中國的大橋建設集中了全國的精兵強將,設計和施工都十分重視創新和質量,還邀請一些外國公司擔任顧問工作,因而獲得了一些國際同行的認可和重要獎項。但中國橋樑的數量大、有不少中小橋樑還存在設計落後和施工質量的問題,影響了耐久性。所以,不僅要在長大橋樑上,而且要在中小橋樑上,重視技術創新和工程創造,只有這樣才能早日實現從橋樑大國到橋樑強國的中國夢。


作者 / 葛耀君

作者單位 / 同濟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