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孫肖子:從求學女孩到國家級教學名師

孫肖子:從求學女孩到國家級教學名師

孫肖子:從求學女孩到國家級教學名師

“教育教學已成為我生命中的重要元素。教學是潛移默化的東西,作為老師要永遠保持對教學的那份原始激情和衝動,守住平淡,腳踏實地。”孫肖子,1939年出生於浙江永嘉。年近80歲的她,放棄和女兒去國外安度優渥晚年,堅持留在她學習工作了60多年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留在她所熱愛的學生身邊,通過慕課等形式開展教學,守護著一名教師的初心。

17歲實現報考軍校的美好願望

20世紀三十年代末,孫肖子出生在浙江永嘉縣的一個偏僻小山村。1956年從溫州二中高中畢業參加高考。那年,還不到17歲的她,做了一個和多數同齡小姑娘不太一樣的決定——報考軍校。

“恰好河北張家口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學院(西電前身)來校選拔學生,基於對解放軍的無限崇拜和嚮往,我就特想報考。”孫肖子激動地說。

“軍校7月份就開學了,溫州地區的同學提前在溫州市集中,學校用汽車將我們送到金華,然後乘火車到杭州,與浙江省錄取的學生匯合,一起坐火車到張家口(當年學校僅在浙江、安徽、江西三省招生)。這是我第一次坐汽車、坐火車、出遠門,一切都十分新奇。到張家口火車站已是傍晚,耳邊突然響起軍樂隊的嘹亮演奏聲,原來是學校專門派軍樂隊來歡迎我們浙江籍學員。”

“我學習還算努力,第一學期數學、物理、化學三門考試課全五分,是全班兩位獲得獎學金的學員之一。”孫肖子說。

投入國家電工電子教學基地建設

1960年7月,21歲的孫肖子大學畢業,從此開始了她的教師生涯。起初她被分配到5系,第一個教學任務是給指揮系軍官班上課,接著又給5系591班上課,主要講授電子管和電子管放大器等專業基礎課。

“建設這個基地就要高水平高起點,放眼全國,與國際接軌,這樣才能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水平復合型人才。”1996年盛夏,在時任副校長傅豐林教授領導下,孫肖子撰寫了“國家電工電子教學基地”的申報材料。經過層層嚴格篩選,“國家電工電子教學基地”成功獲批(全國共8家),這也是西電首次獲批國家教學基地。

為了把基地建設得更好,孫肖子全身心投入。每次去兄弟院校學習交流,她都會把對方的長處暗自記在心裡,一回到學校馬上據實整改。“不斷完善”的工作思路和運行機制,使得基地在2004年驗收時獲評優秀。基地的先進建設經驗吸引了全國很多高校慕名前來學習,在隨後由石光明教授、周佳社教授、王爽教授領導下的國家級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原基地基礎上建立)越辦越好,發揮了更好的示範輻射作用。

退休13年不改教師初心

2005年,孫肖子光榮退休。退休後的孫肖子,依然給學生們上課。她與學生平等相處,通過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自主學習積極性。她常調侃“不讓一個階級兄弟掉隊”,對於學習困難的同學耐心輔導,啟發他們,不輕言放棄。

孫肖子秉承“質量重於泰山,過程體現關愛,以生為本,能力為核”的教學理念,長期堅持在教學一線。2017年春季,孫肖子在網上開設了一門慕課(MOOC),錄製了上百集視頻,製作了上百集PPT,創辦了“絲綢之路雲課堂”。她每天早上7點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在線為學生答疑解惑。她十分認真嚴謹,親自做計算機仿真,親自上傳答疑圖片,和學生保持密切的聯繫。

高尚師德育出芬芳桃李。一次孫肖子作為教學督導去聽課,下了課幾個學生趕忙拿著教材找她要簽名。還有個學生專門把孫老師畫進了自己出版的漫畫裡。學生的愛戴,給了她很大的動力,更加堅定了她對教育教學的初心。她認為,教學是潛移默化的東西,作為老師要永遠保持對教學的那份激情和衝動,守住平淡,腳踏實地。

(文/圖 記者 張瀟 通訊員 田敬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